齐黔方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膜移盖在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观察结膜移盖在真菌性角膜炎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手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60例(60眼),按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2组,A组: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结膜移盖及药物治疗组;对比观察其疗效2年。结果结膜移盖及药物治疗组炎症控制以及角膜的透明性均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结论结膜移盖在真菌性角膜炎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的治疗成功率。
- 齐黔方徐尧南
- 关键词:角膜炎真菌性
-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33例(36眼),平均年龄56.3±2.6岁。治疗前每例患者均行常规眼科检查及眼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
- 齐黔方
- 关键词: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糖尿病黄斑水肿
- 文献传递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前应用贝伐单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玻璃体切割(PPV)术前行玻璃体腔内注射贝伐单抗(Bevacizumab)对玻璃体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对74例80眼PDR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74例80眼患者随机分为玻璃体切割术组(对照组)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贝伐单抗注射组(观察组),观察组行玻璃体切割术前10d注射贝伐单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视力、眼压、并发症及术中和术后出血情况。结果:手术时间: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108±20.6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129±32.4min。术后视力:观察组术后平均视力0.32±0.20,对照组为0.21±0.16,两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mo眼压平均为21.3±7.2mmHg,对照组为20.6±6.7mmHg,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evacizumab能使活跃的新生血管膜纤维化,剥膜过程中出血减少,手术视野清晰,手术时间缩短,术后获得更好的视力,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 齐黔方史要武郭涛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贝伐单抗玻璃体切割
-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 2009年
-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33例(36眼),治疗前每例患者均行常规眼科检查及眼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用4mg的TA(0.1ml)玻璃体内注射。用药后平均随访8.7个月,观察用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的视力、眼压、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以及晶状体及眼底改变。结果:用药后36例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玻璃体内注射TA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有效措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进一步评价。
- 齐黔方
- 关键词: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药物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 巩膜破裂伤手术的疗效观察
- 2014年
- 目的探讨巩膜破裂伤急诊手术的方法和对疗效的观察。方法将2010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急诊收治的巩膜破裂伤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予以患者缝合巩膜,玻璃体腔内注气,巩膜外冷冻,必要时巩膜外硅胶垫压,对照组单纯巩膜裂伤缝合术。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急诊处理巩膜伤的正确性对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及术后视力起决定性作用。
- 齐黔方
- 关键词:巩膜裂伤注气
- 曲安奈德辅助玻璃体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 2014年
-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TA)玻璃体内注射辅助玻璃体切除术对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及提高手术效果的意义。方法不同原因导致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需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41例(44眼),分为TA组和对照组。TA组18例(21眼)常规行玻璃体切除术,中央玻璃体切除后,注入曲安奈德混悬液,标识网膜前残存的玻璃体。对照组23例(23眼)单纯玻璃体切除组仅在无菌条件下常规行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比较TA组和对照组手术中操作难度的作用、手术效果,术后1d、3d、1周、1月、2月、3月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内炎症反应及晶状体状况。结果TA组术中注入曲安奈德辅助玻璃体染色,可明显改善玻璃体后皮质、视网膜前膜及视网膜内界膜的辨识度,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两组间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组术后炎症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组术后出现眼压升高及白内障的发生发展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差异。结论相对于单纯行玻璃体切除术,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辅助玻璃体切除术可以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并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玻璃体切除术术后TA组与对照组相比短期内的最佳矫正视力未见明显差异,但可明显减轻眼内炎症反应,减轻黄斑区水肿,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
- 齐黔方马翔
- 关键词:曲安奈德玻璃体切除术临床疗效并发症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中的AngⅡ、VEGF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本文通过测定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及非PDR对照组患者玻璃体中AngⅡ、VEGF水平,旨在探讨AngⅡ、VEGF在PDR发病中的作用,并分析其间的相关关系。为探讨PDR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测定15例PDR患者和15例非PDR患者玻璃体及血液中AngⅡ、VEGF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的水平。用放免法(radioimmunoassay)测定玻璃体及血浆中AngⅡ的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玻璃体及血浆中VEGF的水平。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spectrophotometry),测定玻璃体及血清中ACE的水平。结果(1)PDR患者玻璃体中,AngⅡ、VEGF和ACE的水平显著高于非PDR对照组患者(P<0.001),PDR患者玻璃体中,AngⅡ、VEGF和ACE的水平显著高于血液(P<0.01);非PDR患者玻璃体中,AngⅡ、VEGF和ACE的水平与血液中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PDR患者玻璃体中,AngⅡ与VEGF之间呈正相关性(P<0.01),PDR患者玻璃体中,AngⅡ与ACE之间具正相关性(P<0.05)。结论(1)PDR患者玻璃体中,AngⅡ、VEGF的水平明显升高,推测AngⅡ、VEGF在PDR的病理过程中起一定作用;(2)PDR患者玻璃体中,AngⅡ、ACE和VEGF的水平分别高于血液中AngⅡ、ACE和VEGF的水平;非PDR患者玻璃体中,AngⅡ、VEGF和ACE的水平与血液中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推测眼内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可能是独立的,PDR患者玻璃体中,VEGF可能来源于眼内组织;(3)PDR患者玻璃体中,AngⅡ与AGE、VEGF呈正相关关系,PDR患者玻璃体中,ACE的水平明显升高,提示高水平的AngⅡ可能由高水平的ACE引起的,AngⅡ、VEGF在PDR的发生、发展中,具有相辅相承、互相促进的作用。
- 齐黔方丁菘徐尧南
- 关键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雷珠单抗对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割术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实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PDR患者40例(45眼),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22眼)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0.5mg,行玻璃体切割术;对照组20例(23眼)直接行玻璃体切割术。分析两组术中、术后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平均手术持续时间、术中电凝止血频率及医源裂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时间:(96±12)vs(133±15)min,P<0.001;止血百分率:3(13.6%)vs 9(39.1%),P=0.038;裂空发生率:1(4.54%)vs 4(17.4%),P=0.034]。试验组术后1个月内前房和玻璃体腔积血率均较对照组降低[前房:1(4.54%)vs 2(8.70%),P=0.025;玻璃体腔:1(4.54%)vs 3(13.0%),P=0.048]。两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 PDR患者在玻璃体切割术前注射雷珠单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医源性裂孔的发生,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获得更好的术后视力。
- 齐黔方史要武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