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健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太阳系
  • 1篇动力学
  • 1篇行星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太阳
  • 1篇太阳系形成
  • 1篇天体
  • 1篇天体力学
  • 1篇小行星
  • 1篇柯伊伯带
  • 1篇KUIPER...
  • 1篇值模拟

机构

  • 2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篇黎健
  • 2篇周礼勇
  • 2篇孙义燧

传媒

  • 1篇天文学报
  • 1篇天文学进展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长期共振迁移对经典Kuiper带的影响
2008年
太阳星云气体的耗散可以引起长期共振迁移(secular resonance sweeping,SRS),当长期共振的位置扫过经典Kuiper带小天体(Kuiper Belt objects,KBOs),就会激发其轨道倾角.详细研究了在太阳系紧致构形中(指四个大行星轨道彼此相距较小的状态)SRS对经典KBOs轨道倾角的激发过程,发现KBOs轨道倾角受激发的程度敏感地依赖于星云气体中面与太阳系不变平面^1 的夹角δ:当星云气体中面与不变平面重合,即δ=0时,经典KBOs倾角受到的激发很小;而当星云气体中面与黄道面重合,即δ≈1.6^。时,在合理的初始条件下,经典KBOs的倾角最高可以被激发到30^。以上,另外,通过模拟木星具有较大轨道倾角的情形以及SRS和大行星轨道迁移同时发生的情形,发现对于经典KBOs倾角的受激发程度而言,它们两者的影响都远弱于6.
黎健周礼勇孙义燧
柯伊伯带结构形成动力学被引量:1
2009年
柯伊伯带是指位于海王星轨道外的小天体构成的盘状区域。一般认为柯伊伯带小天体是早期太阳系物质凝聚成各大行星后的残留物,因此这些小天体能够为研究外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提供很多重要的线索。该文首先介绍了柯伊伯带的发现历史及它的主要观测特征,然后回顾了近年来提出的形成这些特征的机制,最后讨论了柯伊伯带中有待解释的主要问题。
黎健周礼勇孙义燧
关键词:小行星柯伊伯带太阳系形成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