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
- 作品数:41 被引量:12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炎症性肠病手术切除标本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标本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诊断为IBD的手术切除标本、肠结核及肠白塞病重新阅片,并进行病理形态分析、总结。对疑有巨细胞病毒(cytomegaoviyns,CMV)感染的病例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44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9例,其中2例UC伴CMV感染。结论手术切除标本IBD的病理诊断相对容易,CD需与肠淋巴瘤、肠结核及肠白塞病相鉴别。
- 黄艳姜泽樱朱亚西詹焕淼黄瑞妍谭伟艳吴小剑林汉良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 缺血性肠病的诊断被引量:9
- 2020年
- 本文介绍肠道血供情况,总结肠道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内镜特点、病理形态特点以及几种特异性缺血性肠病,旨在提高对缺血性肠病的认识。
- 黄艳薛玲许晶虹刘秀丽周炜洵
- 关键词:缺血性肠病病理
-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晚发和长病程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建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晚发和长病程动物模型,为NEC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实验平台。方法 10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Dith/FFLAS组(n=47)、FFLAS组(n=32)、Dith组(n=32)、Control组(n=32)。Dith/FFLAS组给予腹腔注射双硫腙(Dith),结合人工喂养和缺氧、内毒素LPS刺激(FFLAS)进行诱导。每天观察临床表现和体质量变化,于24 h、72 h、7 d、15 d抽样进行肠组织学评分,分析各时点的NEC患病率和病损程度,评估最佳成模时间和病变迁延情况。结果 Dith/FFLAS组48~72 h普遍出现腹胀、腹泻等NEC症状,个别出现血便;72 h和7 d患病率最高,分别为87.50%(7/8)和71.43%(5/7),显著高于FFLAS组(P<0.05)。4组肠组织评分分别为:24 h(1.00±0.53),(0.50±0.53),(0.50±0.53),(0.25±0.46),72 h(2.38±0.92),(1.13±0.64),(0.25±0.46),(0.38±0.52),7 d(2.00±0.82),(0.75±0.46),(0.13±0.35),(0.25±0.46),15 d(1.00±0.63),(0.38±0.52),(0.25±0.46),(0.13±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 h=3.00,F72 h=17.05,F7 d=14.09,F15 d=4.08,P值均<0.05)。各时点均以Dith/FFLAS组评分最高,不仅与Contr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72 h、7 d、15 d时点都显著高于FFLAS组(P<0.05)和Dith组(P<0.05)。Dith/FFLAS组不同时点病变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0,P<0.01);72 h和7 d损伤程度显著高于24 h和15 d(P<0.05)。结论 Dith/FFLAS法能在10日龄大鼠成功建立晚发和长病程NEC模型,72 h成模率87.50%,病变至少迁延至第7天,15天仍未完全修复。
- 王玲玲金芳温博贤冼其熊慧林楚琴黄堃莹江观银黄艳
- 关键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双硫腙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在本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间接诊的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研究组、治疗后心电图的改变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 廖思晓黄艳
- 关键词:复方血栓通胶囊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 骶前间隙胰腺并胃幽门腺异位继发感染1例被引量:4
- 2015年
- 患者,男,38岁,因肛周流脓10余年,右下腹痛6个月于2013年12月17日入院。既往反复肛周脓肿病史,多次行瘘管及脓肿切开治疗未愈。6个月前外院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发现右髂窝脓肿,诊断为“坏疽性阑尾炎”,术后出现切口化脓性感染及腹壁瘘形成,瘘管造影提示腹壁瘘管与肛周瘘管相通。
- 张恒任东林万星阳黄艳
- 关键词:继发感染骶前间隙胃幽门胰腺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
- 结肠原发性粒细胞肉瘤一例被引量:3
- 2012年
- 患者女性.48岁.因腹痛不适2年余.体检发现结肠肿物而于2011年1月17日入院.CT检查提示:盲肠及升结肠下段肿块.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肠镜见肠腔明显狭窄.黏膜肿胀.
- 朱亚西谭伟艳黄瑞妍黄艳
- 关键词:原发性粒细胞肉瘤升结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CT检查膜肿胀
- 新辅助放化疗后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直肠癌局部复发后治疗难度大、生活质量低,故控制直肠癌局部复发、提高手术保肛率和术后生活质量,是直肠癌治疗的主要目的。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能够增加肿瘤的切除率,更有效地控制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有学者认为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的全直肠系膜切除已成为T3/T4期直肠癌治疗的标准。本研究利用结直肠癌晚期患者一线化疗方案FOLFOX[奥沙利铂、氟尿嘧啶(5-FU)和甲酰四氢叶酸钙,
- 董功航丁卫星邓艳红黄艳汪建平兰平
- 关键词:放化疗后临床病理学局部复发率全直肠系膜切除甲酰四氢叶酸钙新辅助放化疗
-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2010年1~8月住院患者3195例,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195例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4.26%。其中不合理用药61例,抗菌药物使用中以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占42.74%,其次为喹诺酮类,占16.58%。结论:抗菌药物的选用基本合理,少数抗菌药物的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
- 叶国增黄艳
- 关键词:抗菌药物
- 特发性肠系膜静脉肌内膜增生症一例被引量:3
- 2019年
- 报道1例以腹痛、反复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的青年患者,由于急性肠梗阻加重最终行外科手术治疗,并通过手术病理明确为罕见的肠道疾病,即特发性肠系膜静脉肌内膜增生症.
- 唐健刘晓凡黄艳黄梓城高翔
- 关键词:特发性肠系膜静脉增生症内膜
-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淋巴结检出数目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影响术后淋巴结检出数目的相关因素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随机对照III期临床研究中(FOWARC研究)接受了根治性手术的患者,评估各项临床、影像及病理因素对淋巴结检出数目的影响,并根据不同的肿瘤消退分级(tumor regression grade,TRG),评估淋巴结检出数目、阳性淋巴结比例、癌结节、脉管癌栓和神经束浸润的情况。结果:纳入临床研究中444例接受新辅助治疗及根治性手术的直肠癌患者,平均检出淋巴结数目11个,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纵径、新辅助治疗方案以及TRG是影响淋巴结检出数目的独立因素。TRG 0~3级患者检出淋巴结数目中位值为8、10、11、13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检出阳性淋巴结的比例分别为7.8%、14.7%、21.8%及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检出癌结节(P=0.002),以及脉管癌栓或神经束浸润(P=0.005)的比例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淋巴结检出数目减少,尤其对新辅助治疗治疗敏感的患者,检出淋巴结数目较少,但并不一定提示预后不良,有待进一步结合生存分析最适宜的淋巴结检出数目。
- 张剑威蔡月谢晓煜胡华斌胡华斌凌家瑜黎健霞凌家瑜邓艳红
- 关键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