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卫东

作品数:6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机械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大型低压
  • 2篇岩心
  • 2篇岩性
  • 2篇岩性油气藏
  • 2篇油气
  • 2篇油气藏
  • 2篇气藏
  • 2篇侏罗系
  • 2篇马朗凹陷
  • 2篇凹陷
  • 1篇地层
  • 1篇岩心渗透率
  • 1篇岩心实验
  • 1篇岩样
  • 1篇油藏
  • 1篇油藏储层
  • 1篇油气藏勘探
  • 1篇油田
  • 1篇油田开采
  • 1篇渗透率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6篇黄卫东
  • 3篇甘仁忠
  • 3篇罗刚
  • 3篇张浩
  • 3篇房涛
  • 2篇王刚
  • 2篇李华明
  • 2篇梁世君
  • 2篇闫玉魁
  • 2篇焦立新
  • 2篇毛锐
  • 1篇郭旭光
  • 1篇毛新军
  • 1篇蒋勇
  • 1篇杨刚
  • 1篇郑孟林
  • 1篇王玉伟
  • 1篇白鹏
  • 1篇樊海涛
  • 1篇安鹏

传媒

  • 1篇“十五”重要...
  • 1篇2011年度...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11
  • 2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裂缝性地层充氮气钻井防漏治漏技术
本文论述了裂缝性地层的漏失特点、漏失形式及常规堵漏技术应用于裂缝性地层处理漏失的不足之处.针对如何有效处理此类地层的漏失问题,提出了应用充氮气欠平衡钻井技术的技术思路,并就充氮气欠平衡钻井防漏、治漏的机理进行了阐释.文中...
伊明黄卫东杨刚王紫璇
关键词:油田开采裂缝性地层
文献传递
马朗凹陷侏罗系大型低压岩性油气藏形成机理
马朗凹陷为三塘湖盆地富油气凹陷,1993~2000年发现马中、牛圈湖、西峡沟、黑墩和牛东等五个含油气构造.但由于二叠系芦草沟组源内裂缝性油藏地质条件复杂、产量不稳定,而侏罗系源外异常低压油藏自然产能低,储量难以升级动用....
梁世君黄卫东闫玉魁李华明焦立新
关键词:岩性油气藏马朗凹陷油气藏勘探
文献传递
基于岩石粒度特征构建储层产水率曲线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藏储层评价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岩石粒度特征构建储层产水率曲线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S1,对油藏目的层的岩心开展实验测量,获取岩心常规物性、粒度分析及岩心油‑水相对渗透率的相关实验数据;S2,应用相关实验数...
甘仁忠张浩牟立伟黄卫东金力新王刚郑孟林房涛毛锐陈敬罗刚安鹏于潇潇
岩心渗透率测量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心渗透率测量装置及方法。岩心渗透率测量装置包括:夹持器,用于放置岩心试样;第一计量泵;第二计量泵,第一计量泵和第二计量泵分别与夹持器的进口端和夹持器的出口端连接,用于向岩心试样施加孔隙压力;围压管路,围...
毛新军甘仁忠郭旭光张浩牟立伟罗刚黄卫东王刚房涛毛锐陈敬徐永华
马朗凹陷侏罗系大型低压岩性油气藏形成机理
<正>马朗凹陷为三塘湖盆地富油气凹陷,1993~ 2000年发现马中、牛圈湖、西峡沟、黑墩和牛东等五个含油气构造。但由于二叠系芦草沟组源内裂缝性油藏地质条件复杂、产量不稳定,而侏罗系源外异常低压油藏自然产能低,储量难以升...
梁世君黄卫东闫玉魁李华明焦立新
文献传递
在天然岩心上制备产状可控的微裂缝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裂缝制备技术领域,是一种在天然岩心上制备产状可控的微裂缝的方法,包括:预设裂缝的位置及产状;根据预设裂缝的张开度选择合适线径的金刚石砂线,并结合预设裂缝的位置及倾角使用金刚石砂线切割车床在柱塞样或全直径岩样...
张浩甘仁忠 牟立伟黄卫东王玉伟房涛罗刚 徐永华白鹏樊海涛蒋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