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仕思

作品数:16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口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晚期
  • 5篇肝癌
  • 4篇原发性
  • 4篇原发性肝癌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 4篇疗效
  • 4篇肺癌
  • 4篇癌患者
  • 3篇原发性肝癌患...
  • 3篇肿瘤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肝癌患者
  • 2篇单抗
  • 2篇植入
  • 2篇植入治疗
  • 2篇索拉非尼
  • 2篇紫杉

机构

  • 15篇海口市人民医...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6篇黄仕思
  • 10篇彭大为
  • 7篇许振胜
  • 6篇周宇
  • 5篇王美清
  • 5篇刘英平
  • 3篇程小珍
  • 2篇莫小翠
  • 2篇黎辉武
  • 2篇梁倩影
  • 1篇元建华
  • 1篇李建旺
  • 1篇何立香
  • 1篇羊永梅
  • 1篇于伟玲

传媒

  • 6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求医问药(下...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6月间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CT引导下植入^(125)I,术后2个月和6个月时复查胸部CT评估疗效,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植入病例全部成功,术后13例患者达完全缓解(CR),55例患者部分缓解(PR),20例患者稳定(SD),12例患者为进展(PD),总有效率达到88.0%,1年生存率为59.0%,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12个月。术后并发症:气胸7例,痰中带血9例,胸腔积液9例,白细胞下降4例,经对症处理均好转。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无严重并发症。
许振胜彭大为符芳姿于伟玲黄仕思
关键词:^125碘晚期
抗肿瘤缓释剂加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插植入治疗恶性肿瘤
王美清彭大为周宇刘英平黎辉武黄仕思许振胜程小珍梁倩影莫小翠
对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转移的难治性肿瘤,多采用放、化疗,但它们的非靶向性以及产生的严重毒副反应仍然是不能忽略的问题。缓释化疗粒子与放射性粒子的联合应用则有可能改善该种局面。在该项目中课题组参与中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抗肿...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治疗
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析CT引导下经皮植入125Ⅰ粒子治疗晚期肺癌的应用效果。方法:入组108例晚期肺癌患者在CT引导下植入125Ⅰ,术后1、3、6、12个月定期复查胸部cT,观察肿瘤大小变化评估疗效。结果:植入病例全部成功,术后16例达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70例达到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12例稳定(Stable disease,SD),10例为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总有效率达到90.7%术中出现气胸4例,其中2例术中同步抽气,术后抽净气拔出穿刺针。2例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5例少量出血,其中2例肺内渗血,2例少量胸腔淤血,1例痰中带血,经对症处理均好转。结论:CT引导下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并发症少。
张玮芳许振胜彭大为李建旺黄仕思陈琼慧
关键词:晚期肺癌
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Pemetrexed,PEM)联合奈达铂(Nedaplatin,NDP)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自2003年1月~2007年8月间,收集在我院肿瘤科经4~6个周期的一线化疗后复发或转移的晚期NSCLC患者36例,给予PEM500mg/m2,静注,第1d,NDP100mg/m2,静注,第2d;21d为1疗程,两个周期化疗后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一年。结果入组的3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14例,进展(PD)17例,有效(RR)为13.89%,稳定率为52.78%,中位生存期为10.2个月,1年存活率36.11%。主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达Ⅲ、IV度者为10例(27.78%),血小板下降达Ⅲ、IV度者5例(13.89%),血红蛋白下降达Ⅲ、IV度者4例(11.11%),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占3例(8.33%),脱发、皮疹、腹泻等发生率均较低。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彭大为程小珍王美清周宇刘英平黄仕思许振胜
关键词:培美曲塞奈达铂非小细胞肺癌
siRNA靶向沉默Rictor基因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靶向沉默Rictor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向SMMC-7721和Hep3B细胞转染成功构建靶向沉默Rictor表达的siRNA载体片段(沉默组)或无义siRNA片段(对照组),转染48 h后采用QPCR检测Rictor mRNA水平,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Rictor、p-Akt、细胞周期蛋白和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MTT实验、EdU增殖实验、Transwell实验和Boyden实验分别检测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增殖能力。结果转染48 h后,沉默组细胞的Rictor mRNA蛋白水平大部分都低于对照组细胞;沉默组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低于对照组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TT实验及EdU增殖实验表明,两组肝癌细胞在沉默Rictor表达后增殖减慢、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均<0.01);Transwell实验和Boyden实验表明,两组肝癌细胞在沉默Rictor表达后穿膜细胞数显著减少(P均<0.01)。结论Rictor基因在肝癌细胞中起到癌基因的作用,沉默Rictor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过程,可能与下调p-Akt、CCND1和N-cadherin、ZEB1、Vimentin蛋白表达,上调E-cadherin,P21和P27蛋白表达有关。
黄仕思罗荣城
关键词:肝癌RICTOR增殖
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疗效与安全性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由于晚期肺鳞癌的早期症状和体征均不明显,很多患者没有及时确诊及治疗,失去了手术机会,化疗是晚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目的是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探讨分析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方案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10-08-2016-12-31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肺鳞癌患者1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多西他赛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的治疗方案。在患者接受2个周期治疗后评估治疗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3,P=0.94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缓解率分别为40.22%(37/92)和39.13%(32/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3,P=0.880;观察组和对照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5.22%(60/92)和66.30%(61/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4,P=0.877。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下降(χ~2=31.745,P<0.001)、红细胞下降(χ~2=11.280,P=0.001)和恶心呕吐(χ~2=11.290,P=0.001)的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血小板下降(χ~2=0.035,P=0.851)、肝功能受损(χ~2=2.421,P=0.120)、肾功能受损(χ~2=0.464,P=0.496)和脱发(χ~2=1.517,P=0.218)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方案对晚期肺鳞癌的疗效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周宇何立香黄仕思
关键词:肺鳞癌吉西他滨奈达铂疗效
MMP20在鼻咽癌中表达及与预后关联性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MMP20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参数、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病理科共127例鼻咽癌组织和37例正常鼻咽组织,利用免疫组化检测MMP20蛋白表达。采用卡方和Kaplan Meier生存曲线统计分析MMP20蛋白表达变化以及鼻咽癌患者临床参数、预后之间的关系。稳定沉默鼻咽癌细胞MMP20的表达,比较单克隆形成能力。结果免疫组化分析检测显示,MMP20蛋白在鼻咽癌与正常鼻咽组织的细胞浆中均表达,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鼻咽组织。MMP20的高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的T、N和TNM分期呈明显正相关。MMP20蛋白升高明显缩短鼻咽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显示MMP20表达是预测鼻咽癌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沉默MMP20表达会导致鼻咽癌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结论MMP20蛋白在鼻咽癌中高表达并导致了患者预后不良。
黄仕思梁倩影梁倩影许振胜
关键词:鼻咽癌免疫组化预后
胸腺五肽治疗前后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附114例报告
彭大为黄仕思
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联合HIFU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
2009年
目的观察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后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TACE联合HIFU组(n=32)与单纯TACE组(n=20)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大小、血供、甲胎蛋白(AFP)的水平,随访1年,比较两组0.5年生存率,1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有无差异。结果①经过治疗,两组的肿瘤缩小,肿瘤血供减少,血清AFP下降,且肿瘤缩小率、肿瘤血供消失和减少率、血清AFP水平下降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单纯的TACE治疗者有效率78.13%,0.5年生存率84.38%,1年生存率68.75%,中位生存期9.7月;TACE加HIFU治疗者有效率90.00%,0.5年生存率95.00%,1年生存率85.00%,中位生存期11.2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联合HIFU是中晚期肝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其疗效略优于单纯TACE,但尚需大规模的临床随机试验进一步证实。
彭大为程小珍周宇王美清黄仕思许振胜刘英平
关键词: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高能聚焦超声原发性肝癌
肿瘤标志物12项在肺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12项在肺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检测124例肺癌患者、60例肺部良性病变者、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12项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结果肺癌组CA-199、NSE、CEA、CA242、Ferritin、Beta-HCG、AFP、PSA、free-PSA、CA125、HGH、CA15-3的阳性率分别是25.81%、4.84%、50.81%、15.32%、79.84%、6.45%、11.29%、4.84%、3.23%、47.58%、4.03%、12.10%,以CEA、Ferritin、CA125为主;肺癌组CEA+CA125、CEA+Ferritin、CEA+CA125+CA19-9、CEA+CA125+Ferritin、CEA+CA125+CA19-9+Ferritin、CEA+CA125+CA19-9+Ferritin+CA242的阳性率分别是67.74%、90.32%、68.55%、92.74%、92.74%、92.74%。结论CEA、CA125、CA19-9的联合检测可以为肺癌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彭大为王美清黎辉武周宇刘英平黄仕思许振胜
关键词:肺癌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