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瑞雪
- 作品数:46 被引量:429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科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复发性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
- 目的:探讨复发性肝癌在超声造影中的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资料和方法:对复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52例(63个肿瘤),其中男46例,女6例,年龄34~75岁。仪器选用意大利百胜公司生产的DU8彩色多普勒超声仪,PHILIPS...
- 王文平魏瑞雪丁红黄备建李超伦毛枫季正标
- 文献传递
-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延伸至右房室伴盆腹腔巨大肌瘤一例
- 2011年
- 患者女,38岁,未婚未孕.腹胀1年余,月经紊乱伴经量增多,不伴腹痛,未至医院就诊.4个月前自觉下腹部增大明显,无明显胸闷、憋气,就诊外院,考虑盆腔巨大包块,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盆腔肿块活检术',术后病理示: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盆腔平滑肌瘤组织.建议其至综合性医院进一步手术治疗,遂来我院就诊.查体:腹部明显膨隆,似孕足月,可扪及一巨大、质硬肿物.超声心动图示:右房内见多枚中等回声结节,建议进一步检查.腹部超声检查:盆腔及腹腔内见一巨大实性不均质肿块,上至剑突下,下至盆腔,腹腔内脏器及血管受压移位,CDFI见内部较丰富的线状彩色血流,测及动静脉频谱.
- 毛丽娟丁红魏瑞雪毛枫
- 关键词: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房室盆腹腔巨大包块孕足月
- 实时超声造影检测肝癌血供状况的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肝癌血供情况判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造影剂为SonoVue,经肘部静脉弹丸注射。结果:注射SonoVue后15个病灶均快速增强,增强达峰值时,有8个病灶内部出现大小不一或不规则形的造影剂非填充区(低回声),与病理对照显示该低回声区为肿瘤坏死区域,并且大小及位置与标本显示相一致。结论:实时超声造影能反映肝癌的血供情况,对判断肿瘤有无坏死有很大帮助。
- 魏瑞雪王文平黄备建丁红齐青
- 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
- 复发性肝癌及初发性肝癌超声造影表现比较研究
- 目的探讨肿块的大小与复发性及初发性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对395例(438个肿瘤)初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和400例(458个肿瘤)复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进行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将初发性肝细胞肝癌和复发性肝细胞肝癌...
- 魏瑞雪王文平丁红黄备建毛枫李超伦毛丽娟燕翠菊
- 实时谐波超声造影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讨实时谐波超声造影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病理证实的肝门胆管癌病例,分析病灶的增强时间、增强强度及增强方式,并比较造影前后病灶的清晰显示率。结果:肝门胆管癌平均在17.3s病灶开始增强,25.0s时增强达峰值,64.3s时回声已表现为低于周围肝实质。在门脉期及延迟期分别有50.0%(15/30)及93.3%(28/30)表现为低回声。73.3%(22/30)的病灶增强方式表现为整体增强。造影后,病灶清晰显示率从造影前的23.3%(7/30)提高到93.3%(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时谐波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病灶的清晰显示率,对于指导临床选择手术方式有重要意义。
- 袁海霞王文平丁红魏瑞雪闻捷先徐本华
- 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胆管肿瘤
- 新型内冷微波天线凝固肝组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0
- 2004年
- 目的 评价新型水循环内冷集束聚能微波天线的性能及其对肝组织的凝固效果。方法 采用新型微波天线和以往的尖端螺纹形天线在同等条件下凝固新鲜离体猪肝组织 ,比较二者凝固坏死灶形态、范围、热场分布情况和天线的抗粘耐用性能等。结果 新型天线凝固灶中心炭化较轻 ,短轴径更大 (P <0 .0 1) ,形态更接近球形 ;长轴径相对较小 (P <0 .0 1) ,更好地保护了正常肝组织 ;凝固时针杆无发热 ,不会引起皮肤烫伤并发症 ;天线更耐用。结论 新型微波天线更适合临床经皮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要求。
- 何年安王文平季正标黄备建魏瑞雪张倩李超伦
- 关键词:微波天线肝脏
- 实时超声造影对胆囊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 探讨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在胆囊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7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病变,其中包括胆固醇性息肉25例,胆囊炎7例,腺肌瘤样增生5例,腺瘤6例,胆囊附壁结石7例,胆囊癌23例。观察病灶开始增强时间(t1),达峰时间(t2)及病灶回声低于肝实质时间(t5),并比较不同时相胆囊病灶与肝实质回声强弱。结果 7例始终未出现增强的病变病理证实为胆囊附壁结石或胆泥。其余66例胆囊病变均增强。增强的66例病变中,良性病变组的t3明显晚于恶性组(P<0.05);良性组在延迟期病灶回声低于肝实质回声的百分数18.6%(8/43)明显低于恶性组的95.7%(22/23)。若用延迟期病灶回声低于同期肝实质回声作为诊断胆囊恶性肿瘤的指标,其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7%(22/23),84.0%(42/50)和87.7%(64/73)。结论 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在鉴别胆囊良恶性病变方面有重要价值。
- 袁海霞王文平丁红王敏荣黄备建季正标魏瑞雪
- 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胆囊疾病
- 彩色多普勒对异位嗜铬细胞瘤诊断价值
- 2000年
- 异位嗜铬细胞瘤,是指发生肾上腺以外的嗜铬细胞瘤(PHEO)。由于发病部位广泛,定位诊断、治疗、预后各具其特殊性,临床诊断困难。故结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6例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6例系住院病例,临床上均有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并发头痛、头晕病史。其中两例膀胱的PHEO其症状与排尿有关系。男性3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1.1岁(42~53)。术前彩超均已行定位诊断,后经手术病理证实有膀胱内PHEO 2例,前列腺内PHEO 1例,盆腔内PHEO 1例,腹主动脉旁和下腔静脉旁各1例。
- 万昭海李垂平孙洪军贾涛王宝珍魏瑞雪边琴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彩色多普勒腹主动脉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下腔静脉膀胱内
- 超声造影检测和诊断小肝癌的价值被引量:37
- 2007年
-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检测和诊断体积较小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分析353例共378个经临床和病理检查证实的直径≤3cm的原发性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包括造影的增强时相和增强方式,并与病理类型相比较。结果所有原发性肝癌中96.6%(365/378)的病灶动脉相显示增强,其中317(83.9%)个病灶增强早于肝实质,48(12.7%)个病灶增强与肝实质同步;增强方式中329(87.0%)个病灶呈整体增强,35(9.3%)个呈斑片状增强,14(3.7%)个病灶呈环状增强。在门脉相和晚期相,342(90.5%)个病灶相对于肝实质呈低回声。若将造影时病灶动脉相增强早于或同步于肝实质以及门脉期消退作为超声造影诊断肝癌的标准,则敏感性为87.3%(330/378);若将整体增强和斑片状增强作为原发性肝癌的特异增强方式,结合增强方式和时相,则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为92.9%(351/378)。结论超声造影可实时动态观察肝肿瘤相对于肝实质的灌注和廓清过程,揭示肿瘤的血流动力学,在鉴别诊断小肝癌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 丁红王文平黄备建李超伦张晖魏瑞雪
- 关键词:超声造影剂小肝癌影像诊断
-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超声造影血流动力学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患者共36个病灶进行超声检查,观察病灶的常规超声表现和超声造影增强方式及表现并进行分析。结果36个病灶多为低回声,39%(14/36)病灶周围见低回声环。65%(20/31)病灶内显示特征性的星状或轮辐状彩色血流。超声造影后动脉相观察到3种增强形式:整体型增强28%(10/36),泉涌状增强44%(16/36)和放射状增强28%(10/36)。超声造影中瘢痕出现率17%(6/36),而对照病理标本瘢痕检出率为40%(6/15)。若以超声造影出现其中一种征象(泉涌状增强、放射状增强或瘢痕)作为FNH的诊断指标,则超声造影诊断FNH的符合率达78%(28/36),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的诊断符合率(28%,10/36)。结论超声造影对诊断FNH有很大价值。
- 王文平范培丽魏瑞雪丁红黄备建季正标李超伦
- 关键词:超声检查微气泡局限性结节状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