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玲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角膜
  • 5篇近视
  • 5篇激光
  • 4篇分子
  • 4篇薄角膜
  • 3篇原位
  • 3篇术后
  • 3篇准分子
  • 3篇准分子激光
  • 3篇准分子激光原...
  • 3篇准分子激光原...
  • 3篇磨镶术
  • 3篇激光原位
  • 3篇激光原位角膜...
  • 3篇角膜磨镶术
  • 2篇原位角膜磨镶...
  • 2篇手术
  • 2篇术后干眼
  • 2篇准分子激光原...
  • 2篇激光原位角膜...

机构

  • 9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魏玲
  • 7篇张新
  • 6篇卢莎
  • 6篇梁晓丽
  • 5篇石瑜
  • 4篇宋耕
  • 2篇赵燕
  • 1篇崔增敏
  • 1篇牟海燕

传媒

  • 2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人生与伴侣(...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华眼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激光治疗近视的注意事项
2009年
准分子激光手术是目前国际眼科界确认的治疗近视的主要方法。但是在做准分子激光手术前后,患者应知晓各种注意事项,以便使手术取得最佳效果:
魏玲
关键词:激光手术近视分子
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治疗相对薄角膜近视术后干眼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BK)治疗相对薄角膜近视眼术后不同时间干眼的症状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对于78例(156只眼)相对薄角膜近视患者行SBK手术,分别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干眼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BUT)、泪液分泌量(SI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干眼症状:术后1周(89眼,57.05%),1个月(56眼,35.90%),2个月(35眼,22.44%)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0眼,6.41%)较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荧光染色:术后1周(79眼,50.54%),1个月(43眼,27.56%),2个月(30眼,19.23%)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4眼,2.56%)较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2个月Schirmer 1实验分别为(6.11±2.35)mm,(7.45±1.29)mm,(8.15±1.80)mm,2组分别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BUT术后1周,1个月,2个月分别为(6.98±1.53)s,(7.83±2.15)s,(8.57±1.46)s,术后3个月Schirmer 1实验和NIBUT分别为(15.01±2.36)mm,(14.97±2.79)s,较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角膜近视眼行SBK术后会发生干眼,临床应积极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减低干眼发病率,使严重程度降至最低。
张新魏玲卢莎梁晓丽石瑜宋耕
关键词:近视薄角膜干眼
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薄角膜近视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ub-bowman keratomileusis,SBK)治疗薄角膜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SBK治疗薄角膜近视患者78例,观察术后视力、屈光度、泪液学检查、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并发症等。结果术后3个月有153眼(98.1%)达到或超过了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平均1.08±0.17,较术前的0.11±0.08明显提高(P<0.01)。术后3个月的等效球镜平均为(0.32±0.18)D,较术前的(5.60±2.14)D明显降低(P<0.01)。泪液分泌量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为(6.11±2.35)mm、(7.45±1.29)mm、(8.15±1.80)mm、(15.01±2.36)mm,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为(6.98±1.53)s、(7.83±2.15)s、(8.57±1.46)s、(14.97±2.79)s,术前1周、1个月、2个月泪液分泌量和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泪液分泌量和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症为角膜缘血管出血9眼(5.8%)。术后并发症为后出现轻度畏光流泪2例(2.6%),出现角膜上皮脱落3眼(1.9%),结膜下出血2眼(1.3%)。结论 SBK对于薄角膜患者拓展了准分子手术的适应证,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安全性、有效性、准确性、稳定性。
张新魏玲石瑜卢莎梁晓丽宋耕
关键词:近视激光视力
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干眼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ub-Browman’s keratomileusis,SBK)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不同时间干眼的症状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近视患者。行SBK者106例(212眼)为SBK组,行LASIK者130例(260眼)为LASIK组,分别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干眼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和3个月SBK组分别有47眼(22.2%)和25眼(11.8%)出现干眼症状,而LASIK组分别有139眼(53.5%)和92眼(35.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SBK组分别有39眼(18.4%)和18眼(8.5%)出现角膜着色,而LASIK组分别为125眼(48.1%)和81眼(31.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SBK组基础泪液分泌量和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分别为(11.28±1.51)mm、(11.56±1.32)s和(13.57±2.36)mm、(14.39±1.01)s,LASIK组分别为(7.45±1.29)mm、(7.83±2.15)s和(8.15±1.80)mm、(8.57±1.46)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至术后6个月,以上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SBK较LASIK治疗近视术后干眼发生率低,恢复快。
张新魏玲梁晓丽卢莎石瑜宋耕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干眼
决明子多糖对大鼠青光眼视网膜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决明子多糖对大鼠青光眼视网膜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BV2小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脂多糖(1 mg/L,LPS)组,决明子多糖低、中和高剂量组(15,30和60 mg/L)。决明子多糖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决明子多糖孵育12 h,对照组给予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孵育完成后,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LPS刺激12 h。显微镜观察细胞阿米巴样变化,Q-PCR法检测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1β基因表达变化。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决明子多糖低、中和高剂量组(500,1 000和2 000 mg/kg),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烙断巩膜上静脉造大鼠青光眼模型。手术结束3 d后记录大鼠眼内压,同时决明子多糖组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决明子多糖,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3 w后,测定大鼠眼内压,同时取大鼠眼球TUNEL法检测原位细胞凋亡,HE染色观察大鼠视网膜变化。结果与LPS组相比,决明子多糖低、中和高剂量组BV2小胶质细胞的阿米巴样变化明显减少(P<0.05或P<0.01);决明子多糖低、中和高剂量组的TNF-α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决明子多糖高剂量组的IL-1β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手术3 d后造模大鼠的眼内压明显升高(P<0.01);给药3 w后,与模型组相比,决明子多糖低、中和高剂量组的视网膜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5),但眼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对照组大鼠视网膜排列整齐,模型组大鼠视网膜明显萎缩,神经节细胞减少。决明子多糖低、中和高剂量组视网膜结构均有恢复,且中和高剂量组神经节细胞层未见明显损伤。结论决明子多糖具有保护青光眼所致视网膜细胞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小胶质细胞的炎性病变有关。
张新赵燕魏玲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青光眼视网膜细胞
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薄角膜近视的临床研究
张新魏玲卢莎石瑜梁晓丽宋耕
分析不同屈光度数薄角膜近视患者行SBK手术后疗效的临床观察,通过对术后裸眼视力、屈光度、眼压,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角膜地形图,术后并发症等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应用SBK治疗近视,尤其是薄角膜近视患者,可减...
关键词:
关键词:手术治疗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早期视疲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评价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后早期视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FS-LASIK术后1周诉双眼视疲劳患者118例236眼,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124眼)和对照组56例(112眼)。2组除术后常规用药外,治疗组加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分别于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对2组视疲劳评分、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调节滞后量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在用药1周、2周、3周时视疲劳评分比较,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用药4周时视疲劳评分为(2.13±0.99)分;对照组视疲劳评分为(2.77±1.19)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用药1周、2周、3周时调节幅度比较,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用药4周时调节幅度为(9.77±0.83)D,对照组调节幅度为(9.66±0.83)D,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用药1周、2周、3周时调节灵敏度度比较,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用药4周时调节灵敏度(9.73±1.08)cpm/min,对照组调节灵敏度度(9.18±1.05)cpm/min,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用药1周、2周、3周时调节滞后量比较,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用药4周时调节滞后量(0.94±0.22)D,对照组调节滞后量(1.02±0.27)D,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对FS-LASIK术后早期视疲劳主觉症状及客观调节指标都有明显改善作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FS-LASIK术后早期视疲劳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张新赵燕魏玲梁晓丽卢莎
关键词:视疲劳
儿童视功能检查仪在学龄前儿童弱视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童视功能检查仪在学龄前儿童弱视危险因素筛查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使用儿童视功能检查仪检查的371例(742只眼)学龄前儿童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屈光状态及弱视危险因素的筛查,再行眼科常规散瞳和验光检查。应用流行病学调查筛检试验评价公式,将阿托品散瞳静态检影及临床检查结果与儿童视功能检查仪筛查资料分析结果进行相比较,得出儿童视功能检查仪筛查验光对学龄前儿童弱视致病因素普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Youden指数。结果应用儿童视功能检查仪检查的371例(742只眼)患者中,检查出远视眼者136例(272只眼),近视眼者25例(50只眼),散光者93例(186只眼),屈光参差者43例(86只眼),斜视者11例(22只眼),屈光间质混浊者1例(2只眼)。进行检影验光及临床检查的371例(742只眼)患者中,检查出远视眼者131例(262只眼),近视眼者24例(48只眼),散光者86例(172只眼),屈光参差者41例(82只眼),斜视者16例(32只眼),屈光间质混浊者1例(2只眼)。斜视者16例(32只眼)中,内斜视者6例(12只眼),间歇性外斜视者6例(12只眼),恒定性外斜视3例(6只眼),上斜肌不全麻痹者1例(2只眼)。屈光间质混浊者1例(2只眼),经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确诊为先天性白内障。儿童视功能检查仪筛查敏感度为94.57%,特异度为80.53%;筛查敏感度最高的为远视96.18%,最低的为斜视68.75%;特异度最高的为斜视100%,最低的为散光86.67%。结论儿童视功能检查仪可用于学龄前儿童弱视危险因素的筛查,是一种安全、快速和有效的儿童眼病筛查方法。
牟海燕崔增敏魏玲卢莎石瑜梁晓丽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弱视
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薄角膜近视的临床观察
2015年
目的评价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LASIK治疗薄角膜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LASIK手术治疗近视65例薄角膜患者,观察术后视力,屈光度,泪液学检查,泪膜破裂时间,并发症等.结果: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为0.8~1.5,,平均1.08±0.17,有153眼(98%)达到或超过了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3月的等效球镜为(-0.25~+1.25)D,平均为(0.32±0.18)D.等效球镜均≤1.25D,其中93.56%≤±0.5D.术后1周,1个月,2个月Schirmer 1实验分别为(6.11±2.35)mm,(7.45±1.29)mm,(8.15±1.80)mm两组分别较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NIBUT术后1周,1个月,2个月分别为(6.98±1.53)s,(7.83±2.15)s,(8.57±1.46)s,术后3个月Schirmer 1实验和NIBUT分别为(15.01±2.36)mm,(14.97±2.79)s,较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症:角膜缘血管出血9眼(5.8%).术后并发症:术后2例(2.6%)患者出现轻度畏光流泪,3眼(1.92%)出现角膜上皮脱落.结膜下出血2眼(1.3%).结论: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LASIK对于薄角膜患者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安全性,有效性,准确性,稳定性.
张新魏玲
关键词:近视飞秒激光薄角膜泪液分泌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