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映勤 作品数:74 被引量:187 H指数:8 供职机构: 昆明市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生物学 电气工程 更多>>
几种听力检查方法在小儿听力检测中的运用 2002年 目的为了准确,客观的判断小儿的听力损失程度。方法运用听性脑干反应(ABR)、40Hz相关电位(40HzAERP)、声导抗对220例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小儿进行检查。结果440耳中有376耳(85.5%)引出40HzAERP,288耳(65.5%)引出ABR,从其反应阈看,73%40HzAERP较ABR低,6%较ABR高,从ABR的波间期(PL)及波潜伏期(IPL)看,感音神经性聋两者均有改变,而导音性聋仅PL有改变。结论几种听力检查方法可联合运用,能反应其听力损失程度及初步判断其性质,相互之间又可互补不足,这样能使结果更准确、客观,能对小儿的听力治疗及康复提供依据。 高映勤 张铁松 林建云 陈泉东关键词:听性脑干反应 声导抗 小儿 听力检测 术前多频稳态残余听力对人耳蜗术后言语恢复影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高低频残余听力对人工耳蜗术后言语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市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诊断为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且术前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存在残余听力的102例患儿,采用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得分,判断术前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高低频残余听力对人工耳蜗术后语训1 a言语恢复的影响.结果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高频组术后语训1 a言语可懂度分级(SIR)得分(3.93±0.8)分,而低频组术后语训1 a言语可懂度分级(SIR)得分(3.20±0.94)分,且高频组与低频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高频组(1.0,2.0 kHz)术后语训1 a言语可懂度分级(SIR)得分为(3.93±0.8)分,而低频组(0.5,1.0kHz)术后语训1 a言语可懂度分级(SIR)得分(3.20±0.94)分,且高频组与低频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为高频残余听力的患儿术后言语恢复情况较术前为低频残余听力的患儿恢复情况好,故高频残余听力对人工耳蜗术后言语恢复更加有利. 陈泉东 马静 林垦 高映勤 肖洋 赵丽萍 张铁松关键词:感音神经性聋 言语功能 复方木芙蓉涂鼻膏治疗婴幼儿急性鼻炎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复方木芙蓉涂鼻膏治疗婴幼儿急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7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20例婴幼儿急性鼻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方法将12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鼻朗(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木芙蓉涂鼻膏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儿伪麻美芬滴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相对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治疗组惠儿的治疗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木芙蓉涂鼻膏配合鼻朗(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可迅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对婴幼儿急性鼻炎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用药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毛志勇 马静 高映勤 李正才耳聋易感基因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能力评估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耳聋易感基因患儿人工耳蜗植入后不同阶段的康复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GJB2基因突变组、SLC26A4基因突变组、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组、常见耳聋基因检测阴性对照组,术后随访1年,采用汉语版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评估体系评估患者术后听觉能力、言语能力康复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MAIS得分,GJB2基因突变组的患儿术后评分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C26A4基因突变组随访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各项评估结果未显现出明显优势,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CAP分级和SIR分级得分,4组间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儿术前听觉言语能力得分与开机后术后3、6、9、12个月的听觉言语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耳聋易感基因的患儿人工耳蜗植入言语康复效果有差异,GJB2基因突变组各项随访结果显示出了较好的长期听觉。 戴溪 马静 林垦 高映勤 陈泉东 张铁松关键词:人工耳蜗 GJB2基因 SLC26A4基因 线粒体12S RRNA基因 局部变应性鼻炎诊疗研究进展 2024年 局部变应性鼻炎(local allergic rhinitis,LAR)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儿童和成人患病人群,由于临床诊断技术不完善以及对该病的认识不足,临床误诊率偏高。LAR的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鼻腔症状、鼻腔变应原激发试验阳性及局部检测出特异性IgE抗体。临床上需要与变应性鼻炎和非变应性鼻炎相鉴别。本文对LAR诊断的方法及治疗的经验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中对于LAR诊断与治疗提供思路。 肖洋 郭磊 马静 张铁松 高映勤关键词:免疫疗法 云南地区非综合征性聋患儿GJB2、SLC26A4和线粒体DNA12S rRNA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云南地区非综合征性聋患儿GJ B2、SL C 26A4和线粒体DNA12S r R NA基因的突变情况,了解其遗传特征。方法采集2010年1月~2014年5月我院门诊散发的139例先天性重度和极重度非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外周血,提取DNA。应用飞行质谱技术对GJB2、SLC26A4和线粒体DNA12S r RNA编码区域中8个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包括GJB2(35del G、167d e l T、176-191d e l l 6、2 35 d e l C、29 9-3 0 0 d e l AT),SLC26A4(281C→T、589G→A、IVs7-2A→G、1174A→T、12 2 6 G→A、12 29 C→T、I VSl 5+5 G→A、19 75 G→C、2 0 27 T→A、2162C→T、2168A→G)及线粒体DNA12S r R NA(1494→T、1555A→G)。结果 139例耳聋患者中共检出41例存在致聋突变(29.49%)。GJB2基因突变24例(16.11%),其中235del C纯合突变10例,235del C单杂合突变6例,235del C/299-300del AT复合杂合突变8例;SLC26A4基因突变16例(11.51%),其中IVs7-2A→G纯合突变5例,IVs7-2A→G杂合突变4例,IVSl5+5G→A杂合突变2例,I Vs7-2 A→G/12 2 9 C→T复合杂合突变3例,2 0 2 7 T→A杂合突变2例;线粒体DNA12S r RNA基因同质突变1例(0.72%),位点为1555A→G。结论 GJB2基因突变是导致云南地区非综合征性聋患儿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235del C是其最常见的突变形式,IVs7-2A→G为SLC26A4基因主要的突变形式。对本地区耳聋患者行常见基因的筛查,将为部分患儿和家庭提供分子病因学诊断和相应的遗传学咨询。 马静 林垦 高映勤 高映勤 周丽娟 陈泉东儿童变应性鼻炎鼻阻力与肺功能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儿鼻阻力和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探究鼻阻力升高的AR患儿是否伴有潜在的下呼吸道受累。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确诊为AR的88例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期2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及对照组儿童均进行肺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鼻阻力测定,将鼻阻力和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多重性线性回归分析,探究两者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根据鼻阻力测定结果将鼻阻力升高伴肺功能异常的患儿分为鼻阻力轻度升高伴肺功能异常组及鼻阻力中-重度升高伴肺功能异常组,分析鼻阻力升高的程度是否会影响肺功能。结果研究组用力呼出25%、50%、75%肺活量时的平均呼气流量(FEF_(25)、FEF_(50)、FEF_(7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R鼻阻力中-重度升高的患儿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_(1))明显低于AR鼻阻力轻度升高的患儿(P<0.05)。AR患儿鼻阻力与一秒率(FEV_(1)/FVC)、中心呼吸道阻力(R20)具有相关性,FEV_(1)/FVC、R20是AR患儿鼻阻力的影响因素(P<0.05)。AR患儿血清总IgE与肺功能及支气管舒张试验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AR患儿鼻腔通气功能发生了改变,小气道功能有下降趋势。AR鼻阻力中-重度升高的患儿比轻度升高的患儿肺通气功能下降更明显。AR患儿鼻阻力受FEV_(1)/FVC、R20的影响,FEV_(1)/FVC、R20随着鼻阻力值升高而降低。肺功能和FEV_(1)改善率不是血清总IgE升高的影响因素。 陈奕均 高映勤 马静 王美兰 李果 李正才 张铁松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儿童 鼻阻力 肺功能 昆明市青少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分析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调查昆明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变应原谱。方法将具有典型AR临床症状的567例患者按年龄分为9组,采用13种当地常见变应原对不同性别年龄组患者进行变应原分布情况分析。结果①女性患者粉尘螨、户尘螨、蒿属花粉和法国梧桐的过敏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t=2.701,P=0.012)。②不同年龄组中,过敏原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93.5%患者检测出过敏原,其中2.1%患者对一种过敏原过敏,91.4%患者为多重过敏。在粉尘螨与户尘螨两种过敏原中,5.46%仅对其中一种尘螨过敏,85.4%同时对两种尘螨过敏。④平均过敏原的个数随年龄增大而增多(F=8.738,P=0.012),而各年龄组男女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73,P=0.400)。结论尘螨、蒿属花粉和法国梧桐是昆明地区最常见的过敏原,随年龄增长,患者的人均变应原个数增多。 高映勤 马静 陆涛 林垦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变应原 粉尘螨 户尘螨 皮肤点刺试验 婴儿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干预策略探讨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婴儿分泌性中耳炎(SOM)影响因素,探讨婴儿SOM临床干预措施。方法对确诊为SOM的65例(112耳)婴儿进行跟踪随访,每3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2次,随访时对每例患儿复查声导抗、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ABR)、耳纤维内镜组合检查,分析其SOM病情的变化,且在随访时询问家长患儿是否有反复呛奶、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及是否处于二手烟环境等影响因素。结果第1次随访时存在不同颜色鼓室积液耳转归为正常声导抗结果为:淡黄色积液、琥珀色积液、咖啡色积液转归分别为26、25、15耳,转归比分别为68.42%、59.52%、46.88%;第2次随访时存在不同颜色鼓室积液耳转归为正常声导抗结果为:淡黄色积液、琥珀色积液、咖啡色积液转归分别为10、9、7耳,转归比分别为83.33%、52.94%、41.18%。首次确诊时ABR阈值、第1次随访ABR阈值、第2次随访ABR阈值逐渐降低,两两之间具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病例中未痊愈的患儿与反复呛奶、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及是否处于二手烟环境显著相关(P<0.05)。结论淡黄色积液型SOM转归为正常声导抗的几率最大,琥珀色次之,咖啡色最小;SOM有较强的自愈性,有效的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及正确指导患儿家长喂养和生活环境管理有助于婴儿分泌中耳炎的康复。 高映勤 李果 马静 陈泉东 肖洋 李霞 苏栋 张铁松 林垦关键词:婴儿 中耳炎 伴渗出液 听力检查 鼓室积液 小儿声门下水蛭取出10例体会 被引量:4 2014年 云南地处高原,农田及山涧较多,适合水蛭生存,加之山区患儿有直接饮用生水或下水洗澡习惯,致幼龄水蛭进入体内并寄生于上呼吸道。寄生于鼻腔、咽部者多见[1],而寄生于声门下者少见。笔者于2011年5月~2014年4月共诊治小儿声门下水蛭异物1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 0例患儿中男性7例,女性3例; 李正才 林垦 高映勤 毛志勇 张铁松 马静关键词:儿童 声门下异物 水蛭 支气管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