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娟
- 作品数:84 被引量:58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A/O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的挂膜与启动被引量:7
- 2016年
- 采用生活污水,研究了A/O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的挂膜启动及对COD、NH_4^+-N、PO_4^(3-)-P和NO_3^--N的去除性能。在平均进水COD、NH_4^+-N、PO_4^(3-)-P和NO_3^--N浓度分别为179、45.8、3.61和0.93 mg/L,水温为22~25℃,DO为2~3 mg/L的条件下,采用连续流人工接种挂膜,22 d后生物膜成熟。第6天,HRT为12 h时,对COD、NH_4^+-N和PO_4^(3-)-P的去除率分别为64.29%、38.38%和18.25%,出水NO_3^--N为16.21 mg/L;第15天时HRT为9 h,开始排泥使SRT保持在30 d,对COD、NH_4^+-N和PO_4^(3-)-P的去除率分别为78.51%、67.71%和36.49%,出水NO_3^--N为17.67 mg/L,填料表面附着一层黄褐色的生物膜;第22天时HRT降至6 h,达到设计值,SRT为10 d,对COD、NH_4^+-N和PO_4^(3-)-P的去除率分别为86.84%、78.20%和73.79%,出水NO_3^--N浓度为10.79 mg/L,生物膜增厚呈深褐色,表明系统启动成功。
- 崔鹏彭永臻曾立云张永辉马娟陈永志
- 关键词:人工接种挂膜生活污水脱氮除磷
- UV/O3复合杀菌去除2,4—DCP的试验研究
- 2003年
- 以紫外光源为主要依托,变换反应器中的不同工艺条件,分别对紫外光、臭氧和紫外光/臭氧三种不同工艺条件对水中微污染物2,4二氯酚(2,4-DCP)的降解规律进行研究。试验证明,UV/O_3复合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杀菌、除微污染技术。
- 马娟朱琨杨建涛
- 关键词:UV微污染物杀菌E.COLI
- 有机氯农药微生物降解机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1年
- 微生物修复技术因其安全、高效、经济等优点,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有机氯农药污染的修复方式之一。介绍了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功能菌的投加对有机氯农药降解的微生物强化作用,以及关键酶作用下有机氯农药的降解过程和降解机理,阐述了电子受体、外源营养、微生物载体及环境因子等对微生物降解有机氯农药的刺激作用,指出微生物修复技术发展方向。
- 赵元添马娟张澜田坤姚丹丹刘云
-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微生物生物强化
- 反硝化除磷技术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2
- 2009年
- 反硝化除磷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污水脱氮除磷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基于其高效低能耗特性,探讨反硝化除磷的基本原理、介绍几种典型工艺、总结反硝化除磷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认为NO3-和NO2-均可以作为最终电子受体进行缺氧吸磷,提出结合亚硝酸盐型硝化技术以实现短程硝化后的反硝化除磷,从而进一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 马娟彭永臻王丽刘莹
- 关键词:反硝化除磷反硝化聚磷菌反硝化除磷工艺电子受体
- FNA的抑制作用及反硝化过程的交叉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通常被认为对反硝化细菌的代谢有抑制作用.通过大量批式试验,对不同浓度亚硝酸盐在不同pH条件下对硝酸盐还原的抑制作用及2种电子受体之间的交叉影响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硝酸盐还原与游离亚硝酸(FNA)有显著的相关关系,FNA而非亚硝酸盐是硝酸盐还原的真正抑制剂.FNA浓度为0.01~0.025mg·L-1时硝酸盐还原能力受抑制程度为60%,当FNA浓度>0.2mg·L-1时,硝酸盐还原反应被完全抑制.此外,污泥亚硝酸盐还原能力也受FNA抑制,当FNA浓度由0.01mg·L-1增至0.2mg·L-1,亚硝酸盐还原能力下降80%.研究还发现,亚硝酸盐还原受硝酸盐抑制影响很小,不同浓度抑制剂下还原能力恢复达90%以上.相反,硝酸盐还原能力仅恢复3.04%~72.54%,且恢复程度主要取决于抑制剂投加量,而受抑制时间和抑制剂投加方式影响较小.
- 马娟王丽彭永臻王淑莹高永青
- 关键词:反硝化反应游离亚硝酸
- A^2/O氧化沟工艺中NO3^-对生物除磷影响被引量:14
- 2008年
- 为研究NO3^-对生物除磷的影响,采用A^2/O氧化沟中试对城市污水进行4个月的研究,并结合静态试验和实际A^2/O氧化沟污水处理厂运行结果,研究NO3^-对厌氧释磷影响,首次全面研究NO3^-对二沉池释磷的影响.中试试验反应器总有效容积为375 L.结果表明,氧化沟出水ρ(NO3^-)〉5.0 mg/L时,回流污泥带入的NO3^-较多,不利于磷的释放,TP去除率随出水NO3^-的升高而降低;氧化沟出水ρ(NO3^-)〈5.0 mg/L时,NO3^-较低导致在二沉池中进行了内碳源释磷反应,TP去除率随NO3^-的降低而降低;静态试验结果证明当ρ(NO3^-)〉0.5 mg/L时,NO3^-抑制磷的内碳源释放.NO3^-降低至0.5 mg/L以下时,发生内碳源释磷,比内碳源释磷速率为0.18-0.47 mg/(gVSS.h);某污水处理厂运行结果也证明,二沉池污泥停留时间过长,发生内碳源释磷致使出水TP升高.
- 彭永臻侯红勋孙洪伟马娟
- 关键词:污水处理A^2/O氧化沟生物除磷
- 游离氨对硝化菌活性的抑制及可逆性影响被引量:53
- 2015年
- 为考察游离氨(FA)对硝化菌(氨氧化菌AOB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活性的抑制影响,采用SBR反应器,基于FA与过程控制协同作用在实现短程硝化的基础上,考察了不同FA浓度(1.0,5.3,16.6,13.4,9.9,5.2,1.0mg/L)梯度下,FA对AOB和NOB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可逆性.结果表明,当FA浓度达到13.4mg/L时,系统内亚硝态氮积累率(Ni AR)逐渐增加,硝态氮积累率(Na AR)逐渐减小,且Ni AR/Na AR>1时,系统实现了稳定短程硝化.在此FA浓度条件下,FA对AOB和NOB活性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相对于AOB,NOB对FA的抑制作用更加敏感.当AOB活性被短暂抑制后,其活性又迅速恢复;而NOB活性被完全抑制.此后当FA浓度又逐渐降至1.0mg/L时,AOB活性始终维持较高水平,而NOB活性尚未恢复.也即是说,在本试验控制的FA浓度条件下,FA对AOB活性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而对NOB活性的抑制作用不可逆.
- 孙洪伟尤永军赵华南郭英于海燕李晗马娟
- 关键词:亚硝化氨氧化菌亚硝酸盐氧化菌
- 长期侧流提取对EBPR系统除磷及其磷回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实验采用交替厌氧/好氧(An/O)运行模式的SBR反应器,考察310 d内分3个批次提取侧流比为0、1/4、1/3、1/2的厌氧放磷上清液后EBPR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及相应的磷回收性能.结果表明,整个实验阶段系统对COD和氨氮的去除较为稳定,出水均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总氮去除因厌氧阶段反硝化不断增强有所提升,达标率由88.2%显著上升至98.6%.然而,随着厌氧上清液提取次数的增多,系统释磷能力整体下降,但前两个批次中系统除磷均稳定高效,去除率在90%以上,相应地出水磷达标率大于75%,仅第3批次实验中侧流比为1/2时系统除磷率出现大幅波动,最低降为54.2%,并贡献该批次出水磷不达标率的60%,说明长期提取1/2侧流比不利于主流工艺出水稳定维持.研究还发现,长期进行侧流磷回收实验有利于污泥减量,且对污泥沉降性能影响不大.因此,在EBPR系统内长期提取适当侧流比的厌氧上清液以进行磷回收与主流工艺同步高效脱氮除磷具有可行性.
- 俞小军李杰周猛宋璐李维维王亚娥马娟吕慧
- 关键词:磷回收
- 提升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方法策略被引量:5
- 2017年
-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环境工程专业凸显出在毕业设计(论文)上的诸多问题,因此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已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方法策略,以期提高毕业生的培养质量。
- 陈永志马娟蒋煜峰卢炯元谭磊
- 关键词:环境工程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课程体系改革
- 游离氨对硝化菌活性的短期抑制影响试验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采用SBR反应器,在不同游离氨(FA)浓度梯度结合限时曝气条件下,考察了FA对全程硝化活性污泥(CNAS)和短程硝化活性污泥(PNAS)的抑制特性。结果表明,当3FA浓度介于2.5。197.2mg/L时,CNAS和PNAS系统内均可发生较好的硝化作用,氨氧化速率(AOR)均维持在较高水平,表明氨氧化茵(AOB)活性未受到抑制。但对于CNAS系统,当3FA浓度达到137.6~168.4mg/L时,亚硝酸盐氧化茵(NOB)活性受到完全抑制。此外,CNAS和PNAS的比氨氧化速率(SAOR)与FA浓度之间总体上呈现出指数增长关系,仅在反应的初始阶段,CNAS的SAOR表现出略微降低的适应过程。相对于CNAS,PNAS具有更强的抵抗FA抑制的能力。
- 孙洪伟尤永军白宝霞魏雪芬郭英马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