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饶智凯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台湾交通大学海洋与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柱梁
  • 1篇结构梁
  • 1篇加劲
  • 1篇加劲板
  • 1篇钢结构
  • 1篇钢结构梁
  • 1篇补强接头

机构

  • 1篇台湾交通大学
  • 1篇台湾大学

作者

  • 1篇饶智凯
  • 1篇周中哲

传媒

  • 1篇建筑钢结构进...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钢结构梁柱梁翼内侧加劲板补强接头耐震试验及有限元素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本研究主要探讨钢结构梁柱补强接头之耐震行为,补强接头的主要方式是采取避免破坏既存建筑物楼板且不会减低楼层净高度要求下,在钢梁翼板内侧与箱形柱间焊加劲板增加梁端近柱面之弯矩强度。为证明此补强接头之耐震行为,共进行六组大尺寸之梁柱接头试验,其中一组为传统未补强之梁柱接头,另外五组为梁翼内侧加劲板补强接头,未补强之梁柱接头及一组补强接头之梁柱焊接工作于1996年前工地现场完成后,于2006年由既存34层大楼切除后运至实验室进行试验,另四组梁柱补强接头之焊接工作均于2006年在实验室内完成。补强接头试体加劲板与梁翼及柱板接合均采用全渗透焊接,梁上下翼板之背垫板均未移除,亦未与柱面进行填角焊接。二组补强接头试体在实验时的韧性行为极佳,试体在历经第一次反复载重测试至超越美国规范AISC(2005)规定之4%弧度层间侧位移角的要求下,并未发生梁柱接头焊道断裂及强度递减的情形。因此将此二组试体分别进行第二次AISC(2005)反复载重测试,在历经第二次反复载重测试至4%弧度的层间侧位移角时,发生较明显之梁挫屈及强度递减,但梁柱界面焊道未断裂。而另外三组补强接头因梁翼板内侧加劲板所提供的劲度及强度不足,与未补强之梁柱接头试体同样在未能达到AISC(2005)所订定之4%弧度层间侧位移角前而发生破坏。本研究并利用非线性有限元素分析程序ABAQUS(2003)仿真梁柱接头试体,以进一步了解梁翼板内侧加劲板传递梁弯矩的贡献,和可能发生接头破坏的区域。根据实验及有限元素分析结果提出设计方法及范例供工程师补强既有钢结构梁柱接头参考。
周中哲饶智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