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继钧 作品数:13 被引量:20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理学 更多>>
磁共振引导下术中开放式多通道射频接收线圈设计 被引量:2 2011年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为超声聚能热消融术中开放式磁共振系统设计新型多通道射频接收线圈。首先针对低场磁共振引导超声聚能系统的设计要求,提出新型射频线圈结构,通过计算机仿真对该结构所形成的磁场进行分析,从而验证所设计的线圈模型,并基于该结构模型实现原型线圈。水膜成像实验和测温实验表明,所设计线圈达到临床热消融术中测温要求,从而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本研究为低场磁共振系统设计了一种新型专用多通道射频线圈,使低场磁共振应用于监测及引导热消融手术成为可能。 韩继钧 辛学刚 冯衍秋 陈武凡关键词:射频线圈 磁共振 测温 热消融 磁共振人体组织电特性断层成像关键技术研究 人体组织电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电特性测量技术中,磁共振人体组织电特性断层成像(electric properties tomography,EPT)因其无创性、高分辨率、无需注入电流等诸多优点,成为当... 韩继钧关键词:电特性 断层成像 射频线圈 文献传递 7.0 T高场磁共振磁敏感倍增成像效应研究 被引量:3 2021年 磁敏感性可以看作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同的组织由于成分与结构的差异,磁敏感性往往各不相同,有效地利用磁化率的差异可为组织结构与功能提供额外的信息。基于这种新的成像对比机制,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WI)诞生。研究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于磁敏感性差异的存在,特定组织在MR成像过程中会出现"成像倍增",这种现象被称为磁敏感倍增成像效应。作为SWI技术的研究基础,全面准确地评估磁敏感倍增成像效应对SWI技术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有重要意义。开展磁敏感倍增成像效应的相关研究,结合计算机模拟与体外实验,以像素数量及倍增因子为评估指标,建立磁化率、回波时间及物理大小与磁敏感倍增成像效应之间的量化关系。计算机模拟实验结果显示,磁化率、回波时间与磁敏感倍增成像效应呈正相关,在实验范围内,幅值与相位得到的倍增因子最高可达37,而在半径为0.5 voxel的圆柱模型中,SWI数据得到的倍增因子最高可达51;体外实验结果显示,0.3和0.46mm为直径的圆柱模型的倍增因子最高分别为13.25以及10.75,模型半径越小,磁敏感倍增成像效应越明显。研究结果对于SWI成像技术的发展以及疾病的早期发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朱裕荣 高云钰 韩继钧 王佳佳 辛学刚关键词:磁化率 像素数量 一种用于引导超声聚焦系统的射频线圈及其设计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引导超声聚焦系统的射频线圈及其设计方法,属于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该射频线圈所用的线圈支撑壳体为圆柱面;并且圆柱面径向设有弧面缺口α;线圈回路排布于支撑壳体上,包括两组8字形回路和一组环形补偿回路;两组8... 辛学刚 韩继钧 陈武凡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引导超声聚焦系统的射频线圈及其设计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引导超声聚焦系统的射频线圈及其设计方法,属于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该射频线圈所用的线圈支撑壳体为圆柱面;并且圆柱面径向设有弧面缺口α;线圈回路排布于支撑壳体上,包括两组8字形回路和一组环形补偿回路;两组8... 辛学刚 韩继钧 陈武凡文献传递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设计调幅射频辐照头部线圈 2017年 研究应用于调幅射频电磁场生物效应研究的非接触式射频线圈。首先根据射频辐照线圈的设计要求,通过时域有限差分(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方法进行电磁仿真计算分析;进而根据仿真计算结果实现辐照原型射频线圈。S参数测试和信号测试结果显示,S_(11)参数达到了-31.41 d B,且射频线圈共振在载波频率上,所实现的射频线圈符合设计要求。该射频线圈可作为核心硬件部件应用于后续的调幅射频电磁场生物效应研究中。 蓝茂英 蔡林波 邓官华 段松 韩继钧 辛学刚关键词: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射频线圈 S参数 多通道线圈去耦技术及其在新型术中磁共振射频接收线圈的应用 被引量:2 2011年 在多通道磁共振射频线圈设计过程中,回路之间的耦合会使射频线圈发生共振频率分裂及偏移,从而降低线圈的性能,因此对于多通道线圈,去耦技术在其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此外,线圈回路的空间排列不同,将导致回路间的耦合类型及程度不同,故所采用的去耦方法也将不同。本文应对超声聚能热消融手术的临床需求,提出一新型多通道射频线圈,该线圈是与超声聚能设备相结合的术中磁共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该射频线圈,本文提出了去耦电路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测相关参数来验证该去耦电路的设计,最后通过人体盆腔成像实验说明所设计线圈的去耦效果。 辛学刚 韩继钧 冯衍秋 陈武凡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射频线圈 去耦合 基于FDTD//MoM混合方法设计磁共振射频线圈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可在无创的条件下对人体或其它生物体内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进行成像,它具有图像分辨率高、成像参数多、可任意方向断层、对人体无电离辐射伤害等优点。因... 韩继钧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FDTD 矩量法 射频线圈 文献传递 矩量法及其在磁共振射频线圈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基于矩量法,实现对具体射频线圈的电磁仿真分析。方法:对不同射频线圈进行建模,基于具体的线圈模型,选取合适的基函数对未知函数进行展开,并代入电磁场下的相应算子方程,从而实现运用矩量法对射频线圈的电磁仿真分析。本文首先通过推导给出矩量法的电磁场计算公式,再将其进行必要的化简,最后通过Matlab工具实现对具体线圈模型的仿真计算。结果:通过对头部线圈,头颈联合线圈以及术中多通道射频接收线圈的仿真,得到电磁场分布结果。结论:与基于比奥-萨法尔定律传统方法计算磁场分布相比,矩量法能够更方便地分析复杂拓扑结构的射频线圈的磁场分布,应用范围更广。同时,该方法比FDTD等方法需要的计算资源少很多,更适合工程设计人员使用。 辛学刚 韩继钧 陈武凡关键词:矩量法 磁共振 射频线圈 FDTD方法在磁共振射频线圈仿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0年 本文提出了磁共振射频线圈电磁场仿真计算的FDTD方法,并对该方法中的仿真计算稳定性和边界吸收条件等关键技术的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利用这种方法,本文对磁共振鸟笼线圈的电磁场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并给出了电磁场分布的仿真计算结果,仿真结果与鸟笼线圈的实际电磁场分布相吻合。 辛学刚 韩继钧 陈武凡关键词:FDTD 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