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田骏
- 作品数:16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市妇婴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妊娠期高血压性疾病合并HELLP综合征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性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4例HELLP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积极综合性救治,14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围产儿死亡5例,死亡率为35.7%。结论:HELLP综合征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综合性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
- 张秋实韩田骏
- 关键词:HELLP综合征母婴病死率
- 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 2001年
- 为进一步了解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价值,我们通过对口服米索、单次阴道放置米索及静脉点滴低浓度催产素引产的临床观察,对3者用于足月引产的效果、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 张国正章卫韩田骏吴琦嫦
- 关键词:足月妊娠引产米索前列醇催产素引产阴道放置足月引产静脉点滴
-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程中血糖及其新生儿血糖监测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产程中血糖浓度对其新生儿血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阴道分娩的62例足月头位、单活胎GDM产妇产程中血糖的浓度及其新生儿生后1 h内和24 h血糖浓度。结果GDM产妇在第二产程血糖升高明显,与第一产程血糖(6.05±1.44)mmol/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血糖波动范围大,应提早采取措施。产妇血糖控制在适当范围,则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低,仅有3例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结论在GDM产妇的第二产程,必须控制其血糖在合适的范围。GDM产妇的新生儿应常规进行血糖监测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新生儿低血糖发作。
- 李芳韩田骏区霞晖张秀兴王滢毅钟卓慧
- 关键词:糖尿病妊娠血糖产程
- 283例妊高征患者血尿酸变化对胎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袁健文黎艳梁启锋韩田骏
- 关键词:妊高征患者胎儿生长发育血尿酸变化正常孕产妇适时终止妊娠血尿酸含量
- 中央电子胎心监护异常图形与新生儿结局关系的探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中央电子胎心监护异常图形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阴道试产且宫口开大3cm开始进行持续中央电子胎心监护的产妇56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正常FHR图形(对照组)与异常FHR图形(观察组)产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差异。结果对照组284例产妇中剖宫产45例(15.8%),观察组276例产妇中剖宫产148例(53.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羊水Ⅱ°或Ⅲ°粪染产妇占4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1);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P<0.01)。结论对胎心监护异常图形密切观察、积极处理,可明显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改善新生儿的预后。
- 韩田骏韩田骏黄卓华
- 关键词:胎心监护新生儿窒息
- 血糖异常孕妇分娩前血糖控制水平对新生儿的影响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观察血糖异常孕妇分娩前血糖控制水平及常规使用促胎肺成熟治疗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 5 6例产前血糖异常孕妇分娩前血糖控制好坏的结果对新生儿的影响情况分别进行分析。结果 分娩前 1周的血糖控制佳者 5 0例 ( 89% ) ,控制差者 6例 ( 11% )。新生儿Apgar’s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控制佳组有 15例新生儿出现并发症 ,占 3 0 % ;控制差组有 5例新生儿出现并发症 ,占 83 % ,经校正 χ2 检验P <0 0 5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产前对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及促胎肺成熟治疗可明显减少糖尿病对新生儿的影响。
- 韩田骏
- 关键词:妊娠合并症血糖控制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内皮素-1水平与胎儿宫内发育受限发病的关系
- 2006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内皮素-1(ET-1)与胎儿宫内发育受限(FGR)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测定21例FGR患儿脐血、孕妇(FGR组)血清及羊水中IGF-1和ET-1水平,同期住院的正常晚期妊娠妇女34例(正常妊娠组)作为对照。结果(1)FGR组孕妇血清IGF-1为112.16±7.02μg/L,低于正常妊娠组的207.07±8.25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FGR组脐血清IGF-1为16.27±7.38μg/L,低于正常妊娠组的44.89±6.44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FGR组羊水中IGF-1与正常妊娠组无明显差异(P>0.05);(2)FGR组脐血清ET-1为79.34±3.67μg/L,高于正常妊娠组的43.96±4.16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FGR组羊水中ET-1水平(21.96±1.89μg/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10.41±2.13μg/L),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FGR组孕妇血清ET-1与正常妊娠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GF-1及ET-1在FGR的发病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有关。
- 张秋实韩田骏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内皮素-1胎儿生长受限
- 初产妇临产后剖宫产的影响因素研究
- 2006年
- 目的探讨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临产后行剖宫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360例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临产后行剖宫产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孕妇年龄、身高、孕期体重增长等9个因素与临产后行剖宫产有关,条件logistic分析进一步提示临产后阴检次数、临产后8小时宫口扩张情况、孕妇年龄、孕期体重增长、临产后2小时先露位置是临产后行剖宫产的最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及时对临产后剖宫产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评估与及时手术,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赖毓冕韩田骏
- 关键词:初产妇临产剖宫产影响因素
- 先天性梅毒合并HIV感染联合用药与干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寻找联合用药与干预母婴垂直传播梅毒艾滋病的方法。方法:利用孕前保健指导和住院分娩,对每一位产妇产前必查TRUST和TPHA及HIV抗体,对孕妇即时或既往有梅毒病史和HIV抗体阳性(或感染或携带者),无论是否经过正规"驱梅"治疗及预防艾滋病用药以及治疗结果如何,所出生婴儿均纳入该次研究也即临床诊断为先天性梅毒先天性隐匿型梅毒儿,先天性隐匿型梅毒儿以及母亲HIV时阴时阳,TRUST、TPHA为阳性母亲所生婴儿为研究对象。结果:该研究6例母婴,母亲孕晚期TPHA、TRUST、HIV抗体阳性3例,于确诊时及临产前孕妇用药,在用药后0个月、9月个、12个月、18个月检验TRUST、TPHA和HIV抗体,定时复查FTA-ABS用于确诊和干预效果评定研究。6例确诊为梅毒合并HIV感染(时阴时阳)母亲所生婴儿,由于母体青霉素治疗和奈韦拉平临产时用药,6例先天性梅毒患儿临床表现改变不明显,皮疹,肝脾损害无,骨骼轻度改变,但TRUST和TPHA为阳性。该研究中6例,其中3例出生后HIV阳性,随访追踪18个月HIV筛查阳性,坚持随访及各项保健措施,智能及体能评估正常,生长发育良好。结论:先天性梅毒合并HIV感染要早防早治,联合用药与早期干预,综合保健对策,患儿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能得到提高,坚持实际易操作的联合用药方案及干预研究是根治和保护这部分婴儿的方法。
- 刘浪吴春龄褐庆山韩田骏朱志琴杨文姬麦杰卢永诚钟活麟李爱军王春华
- 关键词:母婴垂直传播梅毒艾滋病病毒
- 产时发热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产时发热即体温>38℃时产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产科临床资料记录与产后42d调查,收集分娩时发热产妇共196例(2008年1—10月分娩人数共47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从同期中抽取孕期无发热史的产妇19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产时发热所致不良妊娠结局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产妇年龄、自然流产史、孕期并发症与合并症、孕期职业有害因素接触史、孕期吸烟、孕期饮酒等混杂因素。结果产时有发热史的产妇占产妇总数的4.15%。产时发热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气管插管、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单因素分析结果一致。结论产妇产时发热可致新生儿不良的结局。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 韩田骏韩田骏
- 关键词: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