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志伟

作品数:47 被引量:285H指数:12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天文地球
  • 4篇水利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2篇岩溶
  • 7篇水化学
  • 7篇水体
  • 7篇同位素
  • 6篇硝酸盐
  • 5篇污染
  • 5篇河流
  • 4篇岩溶流域
  • 4篇水库
  • 4篇酸化
  • 4篇土地利用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化学组成
  • 4篇河流水
  • 4篇
  • 3篇地下河
  • 3篇地下水
  • 3篇地质
  • 3篇源解析

机构

  • 47篇贵州大学
  • 15篇教育部
  • 3篇国土资源部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千叶大学
  • 2篇上海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贵州科学院
  • 1篇贵州省交通规...
  • 1篇中山大学
  • 1篇贵州省煤田地...

作者

  • 47篇韩志伟
  • 28篇吴攀
  • 14篇韩志伟
  • 9篇张瑞雪
  • 7篇张翅鹏
  • 7篇张水
  • 6篇何守阳
  • 6篇涂汉
  • 4篇曹星星
  • 3篇孙静
  • 3篇吴起鑫
  • 2篇李学先
  • 2篇刘丛强
  • 2篇陶秀珍
  • 2篇刘宏
  • 2篇黄家琰
  • 2篇唐常源
  • 2篇叶慧君
  • 2篇雷琨
  • 2篇石金芳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中国农村水利...
  • 3篇环境科学
  • 3篇中国岩溶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地球与环境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3篇地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岩矿测试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给水排水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环保科技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10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1
  • 6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岩溶地下河水化学对城镇化进程的时序响应被引量:3
2019年
利用25年地下水观测与遥感解译数据研究地下河对城镇化进程的水化学时序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城镇化的进行,地下河的矿化度逐渐上升;水化学类型时序演变从枯水期单一的HCO3·SO4-Ca·Mg型和丰水期HCO3-Ca·Mg型向HCO3·ClCa型、HCO3·SO4-Ca型、HCO3-Ca和HCO3·SO4-Ca·Mg型等多类型演化,快速城镇化时期水化学类型多变.受地表降水输入影响,地下河枯水期与丰水期[Mg2+]/[Ca2+]和[HCO3-]/[SO42-](摩尔比)变化较大,城镇化前地下河水化学受水岩相互作用、农业活动和酸雨入渗共同影响,两者均值分别为0. 86和29. 34;2001年城镇化后农业活动和酸雨输入贡献减少,丰水期城镇化输入(居民生活和工业排污)明显增加,两者出现突变特征,分别降低至0. 38与6. 01. 1990~1995、1996~2010和2011~2015年不同时期的主要地球化学敏感阳离子分别为Ca2+及Mg2+、Na+和NH4+,阴离子则分别为HCO3-、HCO3-及SO42-和Cl-.地下河对城镇化进程的水化学响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时序性.
杨应增何守阳吴攀吴起鑫韩志伟罗维
关键词:地下河城镇化
岩溶流域典型农业区水体氢氧同位素的空间异质性及形成机制被引量:2
2021年
分别于平水期和枯水期采集了花溪河流域典型农业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样品。利用氢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对研究区不同水体的补给来源、季节变化及主要影响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值进行了空间插值分析,同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阐明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下的主要水文过程。结果表明:(1)研究区不同水体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当地大气降水,月亮湖水库受蒸发作用影响明显,地表水和地下水的δD和δ~(18)O整体上呈现平水期高于枯水期的特征。(2)地下水的δD和δ~(18)O在枯水期与平水期均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性特征,西部水田/水库集中区富集,东部旱地集中区贫化,土地利用对研究区环境水文过程影响明显。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水对地下水的影响,为流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张金韩志伟韩志伟吴攀赵然罗广飞
关键词:氢氧同位素水汽来源土地利用
基于文献计量的中国喀斯特耕地研究进展与热点被引量:3
2020年
基于CNKI中国期刊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文献计量,从发文量及年份、学科分类、关键词、基金来源与研究层次、研究作者以及研究机构等方面对中国喀斯特地区耕地的研究进展、热点及其前沿动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对于喀斯特耕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该地区的土地石漠化、土壤退化、土地利用、土地类型等方面。中国喀斯特地区耕地的研究与"五年规划"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自"十一五"规划后,该领域的研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对喀斯特地区耕地的研究极为重视,该领域75.88%的研究受到国家级基金项目的资助,且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研究机构主要集中于该地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
罗广飞韩志伟韩志伟田永著张金
关键词:耕地喀斯特地区
酸性矿坑废水对流域酸化的影响——以贵州兴仁县典型废弃煤矿区小流域为例(英文)被引量:17
2009年
人们在开采使用矿产资源的同时,堆弃大量含有硫化物的废弃矿石和废渣于周围环境中。矿山环境中因硫化矿物氧化,导致采矿产生大量的酸性矿坑排水。这种水体具有低pH值,高电导率,高硫酸根和高重金属含量特征。酸性矿坑排水对下游水生生物及植物等具有很强的毒性,大量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为了了解酸性矿山排水对流域水体和土壤的影响,本文选择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兴仁的一个典型废弃煤矿区进行研究,通过测定矿坑排水、水库水、河水的pH之和EC,以及土壤的pH值,分析矿坑排水、地表水以及土壤pH值的空间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对矿坑排水对流域酸化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调查结果表明,酸性矿坑排水和受其影响的水库水体的电导率很高,且pH值均小于3。研究区域地表水(水库水、河水)本底水化学类型为Ca2+-HCO3-型,其pH值在7左右,反映了流域内有碳酸盐岩广泛分布的自然环境特征。当受到酸性矿坑排水影响后,水化学类型转变为Ca2+-SO42-型,pH值则低于4.0。通常,酸性矿坑排水在流动过程中与河床中的碳酸盐岩发生中和反应,促使水体的pH升高。野外考察发现,研究区河道中碳酸盐岩中空易碎,其CaCO3成分因长期与酸性矿山排水发生反应而被耗尽。同时,在氧化条件下,酸性矿坑排水中的铁在流动过程中生成大量的氢氧化物覆盖了沿程的河床。这种覆盖作用抑制了酸性矿山排水进一步与碳酸盐岩发生中和反应。因此,在研究区分布有广泛的碳酸盐岩情况下,受酸性矿坑排水影响的河水到下游5km处仍保持较低的pH值。研究区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其灌溉水源主要是水库水。为了了解酸性矿坑排水对土壤的影响,对水库下游流域土壤pH值的空间分布进行普查,统计其出现频率。结果表明,以受酸性矿坑排水影响的水库水作为灌溉水源的土壤,其表
唐常源吴攀陶秀珍张翅鹏韩志伟
西南岩溶农业区典型土地利用对土壤氮素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为探究岩溶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氮素特征的影响,阐明土壤氮素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深度下的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以花溪河流域中凯掌水库周边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壤(草地、河滨带、水田、旱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全氮、硝态氮及铵态氮含量,分析了岩溶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状态下土壤不同形态氮素空间分布特征、氮素的组成比例以及氮素与各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用地(水田、旱地)土壤全氮含量均值高于非农用地(草地、河滨带)垂直方向上呈“表聚”现象,整体呈随深度增加而减少的特征;硝态氮受农业活动影响,农用地含量要高于非农用地,在垂直方向上在农用地中变化幅度较大,整体呈随着深度而减少的趋势;铵态氮含量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差异不大,在垂直剖面上整体较为稳定;对比硝态氮及铵态氮在无机氮中的占比,表明研究区土壤无机氮主要以铵态氮为主;研究区各环境因子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各氮素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pH与氮素呈显著负相关(P<0.05)。农用地土壤氮素含量普遍高于非农用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氮素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田雨桐韩志伟韩志伟田永著罗广飞杨淼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岩溶水水化学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以贵州水城盆地为例被引量:19
2017年
2015年9月对贵州水城盆地进行采样,共采集地下水样品12个,地表水样品10个,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并结合PHREEQC软件对矿物饱和度指数的计算结果,探讨了地下水、地表水水化学特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水城盆地岩溶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型,部分为SO_4-Ca型,地下水和地表水水化学组成主要受Ca^(2+)、K^++Na^+、HCO_3^-、SO_4^(2-)和Cl^-影响。研究区地下水和地表水中Ca^(2+)和HCO_3^-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地区的水-岩反应,水体中Cl^-、NO_3^-和Na^+主要来源于城镇生活污水、屠宰废水排放。地下水水质受水-岩反应影响,部分区域受到人类活动干扰明显;地表水水质在钟山区方向主要受沿途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水汇入影响显著,而在水城县方向受煤矿企业排放废水影响较大。
叶慧君张瑞雪吴攀李学先覃应机査学芳韩志伟
关键词:水化学特征主成分分析影响因素
贵州草海氮磷分布特征及沉积物释放通量估算被引量:12
2017年
通过对草海丰水期和枯水期水体、表层沉积物及周边河流水体系统的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阐明丰水期和枯水期氮磷在草海水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表层沉积物中氮磷的释放通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识别沉积物的"源"和"汇"特征。结果表明,两个水文期大部分入湖河流的总氮和总磷浓度高于出湖河流,湖水氮磷浓度受外源输入影响较明显;丰、枯两期挺水植物区水中氮磷浓度高于沉水植物区,且沿主要水流方向逐渐降低;丰水期水-沉积物界面水中氮磷浓度高于表层水体,枯水期该特征不明显。枯水期沉积物中总氮的释放通量范围为5.244~362.506 mg·m^(-2)·d^(-1),呈现出"源"的特征;沉积物中总磷释放通量范围为-3.081~3.009 mg·m^(-2)·d^(-1),在挺水植物区表现为"汇",在沉水植物区表现为"源",内源释放也不可忽视。
韩志伟张水吴攀曹星星涂汉
关键词:湿地释放通量
入库支流对贵州阿哈水库水体Fe和Mn的贡献率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游鱼河为贵州省阿哈湖水库典型煤矿酸性废水汇人支流,通过对游鱼河6月和8月分别连续24 h的现场物理化学参数测试和样品实测分析,从水库水质安全方面探讨游鱼河铁、锰的变化特征及对水库水体铁、锰的贡献率。结果显示,游鱼河流域煤矿酸性废水通过投加石灰处理,pH值提高,符合排放要求,HCO_3^-碱度也有所增加,使水体具备一定缓冲性能。而SO_4^(2-)质量浓度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除6月铁符合标准,锰的超标率达到91.7%,8月铁、锰超标率分别为87.5%和100%。游鱼河入库水体中铁、锰按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65 mg/L和0.98 mg/L,每年进入阿哈湖水库中溶解态铁、锰分别为23.57 t和35.54 t,铁、锰来源与外来补水中铁、锰浓度及河流底泥中铁、锰释放有很大关系。
杨绍章吴攀张瑞雪张翅鹏韩志伟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煤矿酸性废水贡献率
大坝拦截对河流水溶解组分化学组成的影响分析--以夏季乌江渡水库为例被引量:12
2009年
以乌江渡水库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了大坝拦截条件下的夏季水化学特征:阴离子以HCO3-,SO42-为主,阳离子以Ca2+,Mg2+为主,其余离子含量低于10%,说明了碳酸盐岩的风化对水体化学组成起到了主要控制作用,蒸发盐岩石的风化对水体化学组成影响较小。水库水体存在温度分层现象,形成了不同层位的水体有着不同的水化学组成,即水化学分层。水化学的分层形成了溶解组分在水库垂直深度上的规律分布,比如受藻类的影响,Si和叶绿素随深度成相反的变化特征;HCO3-受光合作用和有机质降解的影响,30 m以上随着水深的增加而递增,30 m以下呈现相反趋势;水库泄水方式明显改变了水化学各种参数和离子在水体中的分配。乌江水库两主要支流(息烽河和偏岩河)分别对乌江渡坝前水体中的Ca2+,SO42-,HCO3-,Mg2+和K+,Na+,Cl-有贡献。网箱养鱼、生活污水、农业施肥、酸性矿山废水以及酸雨沉降都会对水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韩志伟刘丛强吴攀汪福顺王宝利李思亮灌瑾
关键词:乌江渡水库
大型水电工程对河流水化学组成的影响分析——以乌江中上游水坝梯级拦截为例
水坝拦截极大地改变了陆地水循环和水环境状况,“蓄水河流”或河流水库化已成为全球普遍问题。因此,水坝拦截引起的“水库效应”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选取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典型的梯级开发河流—水库体系(乌江中上游)作为研究对象...
韩志伟
关键词:河流水化学组成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