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博
- 作品数:17 被引量:16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适用于高寒地区自适应太阳能供电系统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寒地区自适应太阳能供电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可调稳压模块、两个快速响应程控开关、电压采样监测模块、微型控制器、输出端口、配电箱组成。电压采样监测模块采集太阳能充电控制...
- 王作亮文军王欣韩博康悦刘蓉张堂堂
- 沙漠下垫面地面温度及能量收支的BATS模式参数化改进被引量:4
- 2017年
- 利用陆面过程模式BATS,引入地表发射率及两种大气发射率参数化方案,同时引入不同的地表粗糙度参数化方案,对比各种参数化方案对沙漠下垫面地面温度及能量收支的模拟状况。结果表明:采用Van Bavel等发展的地表发射率及Chung等发展的大气发射率方案可以明显改进地面温度及向上长波辐射的模拟,Chung等方案在夜间与正午的模拟效果更好,减小了1℃左右的地面温度模拟偏差,减小了10 W·m^(-2)左右的向上长波辐射模拟偏差。晴天地面温度及向上长波辐射的模拟结果优于阴天。利用Zhang等发展的裸土粗糙度参数化方案也会提高模式对地表感热通量模拟的准确性。
- 马迪吕世华鲍艳奥银焕韩博赵林
- 关键词:陆面过程模式发射率地面温度
- 近30年黄土高原春季降水特征与春旱变化的关系被引量:15
- 2017年
- 利用1980—2014年黄土高原52个气象台站观测的降水资料,计算得到了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进而比较了黄土高原不同地区近35年春季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发现:春季SPI与春季降水的时间变化较为一致,二者都能反映出1995年,2000年和2001年的三次较严重的春旱,且二者在1980—2014年间均呈线性减少的趋势。同时,黄土高原春季降水与春季SPI的空间分布却存在一定差别,这主要是因为春季降水的概率密度分布特征在不同站点存在差异。黄土高原北部,一次春季降水量少的发生概率较大,而在高原南部,较大降水概率则对应较多的降水量值。所以,对于黄土高原整体而言,当各区域春季降水偏少,且降水量值相等时,高原南部的春旱更严重;但当各地区春季降水异常量相等时,则在高原北部春旱等级较高。因此,未来黄土高原的春旱不仅受降水量控制,还与春季降水概率密度的分布特征关系密切。
- 王丹云吕世华韩博李照国潘永洁孟宪红奥银焕王欣
- 关键词:标准化降水指数降水异常经验正交函数概率密度函数
- 巴丹吉林沙漠夏季近地层微气象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利用2009年夏季巴丹吉林沙漠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的近地层微气象特征。结果表明:(1)夏季晴天条件下,沙漠区日平均波文比远大于沙湖区,沙湖区白天潜热较大,动量通量主要受风速切变控制,而沙漠区动量通量可能受到热力稳定度的控制;(2)在不稳定条件下沙漠区湍流强度均随风速增加而明显减小,当风速固定时,沙漠区湍流强度随着大气不稳定度的增加而增大,沙湖区湍流强度变化类似但不明显;(3)沙漠地表能量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加入浅层土壤热储存后,上午时段能量闭合率显著提高,沙漠土壤热储存在能量平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4)在沙湖区,白天气流辐散下沉、夜间辐合上升,形成典型的次级环流。
- 奥银焕吕世华韩博李照国
- 关键词:湍流能量平衡
- 10个CMIP5模式对亚澳季风环流及其变率的模拟被引量:9
- 2013年
- 利用参加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简称CMIP5)的10个海气耦合模式的输出结果,比较了这些模式对6种季风指数年际变化的模拟能力,并从季风区大气环流场的气候态以及海表温度异常(SSTA)与季风的相关关系两个方面对季风指数的模拟差异原因进行了讨论。得到结论:CMIP5模式对于季风指数年际变化模拟的结果与观测资料差异较大,其中对南亚季风指数(WebsterYang index)模拟最好,模式集合会显著改进对南亚季风指数的模拟效果;不同模式基本可以描述出各个季风区大气环流场的气候态分布特征;耦合模式对南亚季风指数模拟的关键可能在于对SSTA的年际变化以及SSTA与季风相关关系的准确模拟。
- 李瑞青吕世华韩博
- 关键词:季风指数环流特征海表温度异常
- 夏季巴丹吉林沙漠陆面热状况对边界层高度影响的模拟实验被引量:19
- 2014年
- 利用中尺度天气模式WRF对夏季晴天巴丹吉林沙漠地表温度、感热通量和边界层高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陆面热状况下边界层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WRF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出沙漠的陆面热状况和边界层高度的变化;白天感热输送越强、地表温度越高时,对流边界层高度越高;夜间负感热越强、地表温度越低时,稳定边界层高度越厚。白天对流边界层变化与地表温度、感热通量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表明陆面热状况对对流边界层发展和维持的影响较大;夜间稳定边界层变化与地表温度、感热通量变化的相关性不大,影响夜间稳定边界层发展的因素较多,陆面热状况仅是因素之一。
- 赵采玲吕世华李照国李建刚韩博
- 关键词:巴丹吉林沙漠数值模拟
- 从波文比的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特征
- 1基于波文比的气候分区不同气候带的划分标准和依据之一就是地表植被及下垫面类型的差异。由于下垫面类型很大长度上决定了气候带之间的地气作用特征。因此,可以通过地表通量来定义新的气候带。由于波文比具有很好的区分干湿下垫面的能力...
- 韩博
- 关键词:气候分区波文比气候变化
- 文献传递
- CMIP5部分模式气温和降水模拟结果在北半球及青藏高原的检验被引量:33
- 2013年
- 利用北半球和青藏高原的观测资料,通过趋势分析、量值比较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已提交历史模拟结果的8个模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模式对北半球气温年变化模拟的较好,一般7、8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不存在相位差问题。各模式模拟的历史气温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趋势比较一致,气温最大相差2.8℃以上;模拟的1850-2005年气温平均最高和最低值相差可达1.8℃左右;除1个模式外,其余模式都能较准确地模拟出至少有一次气温突变。对北半球降水的模拟,各模式都模拟出了降水的季节变化,但从年际变化趋势来看,4个模式模拟的降水为增大趋势,4个为减小趋势。对青藏高原的模拟,从变化趋势与观测气温的对比来看,8个模式中,除2个模式通过了0.05显著性水平检验外,其余均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检验;各模式都模拟出了青藏高原的降水中心,但对降水量值的模拟相差较大。
- 李振朝韦志刚吕世华高艳红韩博李锁锁奥银焕陈昊
- 关键词:青藏高原北半球
- 金塔绿洲土壤中蒸发/凝结过程的初步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利用2005年6月27日~7月4日金塔绿洲地表及0.40m土壤温度观测资料作为边界条件,结合一维土壤热传导方程计算了该时段0.05,0.10和0.20m深处的土壤温度。通过比较同时段观测值与计算值的观测,发现0.05m深处的土壤温度计算值与观测值的差异最大。结果表明,在方程中只需简单考虑浅层土壤蒸发/凝结过程,便可以使模拟结果得到显著改善。金塔绿洲地表能量通量分析表明,08:00~12:00浅层土壤有虚假的热储项;而在12:00~16:00则有偏大的地表潜热通量。这些能量不闭合现象可部分归结为在观测时未充分考虑绿洲浅层土壤蒸发/凝结过程。
- 韩博吕世华奥银焕
- 关键词:金塔绿洲热传导方程地表能量平衡
- 青藏高原东部三种再分析资料与地面气温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被引量:60
- 2012年
- 为了检验再分析资料在青藏高原(下称高原)的适用性,以地面观测资料为标准,综合比较了1989-2009年间NCEP/DOE(简称NCEP)、ERA-interim(ERA)和JRA-25(JRA)三种再分析资料在高原东部地区的月平均地面气温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从平均季节变化来看,夏季再分析资料与观测资料的一致性总体好于冬季,其中NCEP资料整体偏低于观测资料,JRA则相反。从线性趋势来看,ERA和JRA资料与观测资料较一致,均表现出高原东部区域整体增暖趋势,而NCEP资料则表现出略微的下降趋势。从年际尺度变化来看,ERA和JRA资料所反映的年际变化和变率特征要好于NCEP资料,并且JRA资料的结果要优于ERA资料。最后,比较了三种再分析资料的质量指数,发现ERA资料质量最好,NCEP资料最差,而且NCEP和JRA资料在近20年质量有变差趋势,ERA资料有变好趋势;ENSO、东亚季风和高原季风对再分析资料地面气温场的质量均有一定的影响。
- 李瑞青吕世华韩博高艳红
- 关键词:再分析资料地面气温EN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