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可 作品数:24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制备可溶于极性溶剂的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的方法 一种纳米技术领域的制备可溶于极性溶剂的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的方法,步骤为:(1)称取FeCl<Sub>3</Sub>·6H<Sub>2</Sub>O和FeCl<Sub>2</Sub>·4H<Sub>2</Sub>O,其摩尔... 孙康 窦红静 陶可文献传递 葡聚糖包被磁性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特异性细胞毒性 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二甘醇作溶剂和还原剂水解还原三氯化铁,合成水溶性的葡聚糖包被磁性纳米材料(MNPs),选择大鼠的肝脏细胞BRL3A、肾脏细胞NRK、星型角质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运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细胞形态学观察进行细胞毒性研究。结果发现,MNPs共培养浓度达到64μg/ml时,PBMC出现明显凋亡(p<0.01),而其它几种细胞在MNPs共培养浓度达到128μg/ml时,仍未出现明显凋亡(p>0.05)。电镜观察发现BRL3A、NRK和星型角质细胞均出现内吞该纳米颗粒,而未观察到PBMC的吞噬现象。结果提示,葡聚糖包被的MNPs的细胞毒性具有细胞特异性,实质性脏器细胞毒性较小,可能与其存在内吞MNPs能力有关,提示葡聚糖包被的MNPs可以运用于机体实质脏器核磁造影剂和药物载体。 丁晶 陶可 李松岗 宋晟 李济宇 孙康关键词:凋亡 细胞毒性 葡聚糖 纳米材料 制备可溶于极性溶剂的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的方法 一种纳米技术领域的制备可溶于极性溶剂的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的方法,步骤为:(1)称取FeCl<Sub>3</Sub>·6H<Sub>2</Sub>O和FeCl<Sub>2</Sub>·4H<Sub>2</Sub>O,其摩尔... 孙康 窦红静 陶可文献传递 铁的氧化物纳米颗粒及其组装体的化学制备 被引量:3 2006年 铁的氧化物纳米颗粒作为一种重要的磁性纳米颗粒在磁记录材料、磁性液体、催化、尤其是生物医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而受到了研究者们极大的关注。本文对铁的氧化物磁性纳米颗粒的化学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将其归结为复分解和热分解两种策略;总结了近期含铁的氧化物纳米颗粒组装体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 陶可 窦红静 孙康关键词:磁性纳米颗粒 复分解 热分解 组装体 葡聚糖包裹的超顺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用于MRI造影剂的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葡聚糖包裹的超顺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dextran-coated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 nanoparticles,dextrarr/SPlONP)作为间质注射的MRI造影剂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界面共沉淀法,制备dextran/SPIONP,用透射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测试、热重分析等方法对dextran/SPlONP的大小、磁性能等进行表征,并研究葡聚糖对SPlONP的影响。然后,将dextran/SPIONP稀释成不同剂量,兔舌粘膜下问质注射后的不同时间段,切取前哨淋巴结,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确定dextran/SPIONP的最适剂量和最佳检测时间。结果dextran/SPION的平均直径为6~9nm,其表征与经典的共沉淀法制备的颗粒一致,具有超顺磁性,葡聚糖是影响SPIONP饱和磁化强度的主要因素。dextran/SPIONP用于间质注射的最适剂量为含铁量20μmol,最佳检测时间为注射后24h。结论用界面共沉淀法制备的dextran/SPIONP是一种适用于间质注射的MRI造影剂。 沈毅 陶可 丁小军 窦红静 李军 孙康 孙坚关键词:葡聚糖 荧光磁性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及展望 被引量:3 2011年 荧光磁性纳米复合颗粒同时具备荧光发射和磁响应双功能,在生物医用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因而近年来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本文综述了荧光磁性纳米复合颗粒的主要制备方法,将其归类为包覆法、偶联法和种晶生长法三种策略,评述了这三种策略的优缺点,提出了当前研究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周慧睿 陶可 孙康关键词:磁性纳米颗粒 量子点 纳米复合颗粒 包覆 偶联 NaYF_4:Yb,Er-Fe_3O_4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2011年 以NaYF4∶Yb,Er纳米颗粒作为种晶,选用二氨基十二烷等双官能团配体作为偶联剂,采用直接偶联法制备了NaYF4∶Yb,Er-Fe3O4纳米复合颗粒。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对NaYF4∶Yb,Er-Fe3O4纳米复合颗粒的结构、形貌以及组成进行了表征,比较了不同双官能团配体对纳米复合结构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官能团配体的使用对纳米复合结构的形成至关重要;配体所具有官能团的种类以及NaYF4∶Yb,Er种晶粒径会影响NaYF4∶Yb,Er与Fe3O4纳米颗粒之间的偶联作用。 周慧睿 陶可 孙康关键词:磁性纳米颗粒 纳米复合颗粒 无机纳米材料用于声动力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4年 声动力治疗是一种新型肿瘤治疗方式,因具有非侵入性、高穿透性、高安全性、时空可控性等优点,近年来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声动力治疗依赖声敏剂在低频超声下产生的空化泡和活性氧对肿瘤组织产生化学损伤和机械损伤。现有声敏剂主要可以分为有机声敏剂、无机声敏剂和有机无机杂化声敏剂,其中无机声敏剂由于具有高超声稳定性、多功能性、易合成、易表面修饰等优点近年来广受关注。本文着重介绍了声动力治疗中化学损伤和机械损伤的产生机制,并基于声敏剂的作用机制对已有无机声敏剂的设计进行总结与展望。 戴瑛凡 杨瑞昊 吕权杰 李晗寅 陶可关键词:声动力治疗 无机纳米材料 Fe/_3O/_4纳米颗粒的制备、修饰与细胞转染研究 磁性纳米颗粒由于表现出超顺磁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而在生物医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可用作细胞标记物、磁共振造影剂、靶向药物载体或热疗介质等。随着这些领域的发展,对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修饰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陶可关键词:葡聚糖 二甘醇 细胞转染 文献传递 生物响应性钆基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2021年 临床上最常用的钆基磁共振造影剂(GBCA)在检测疾病时缺乏特异性而难以区分病灶。大量的研究关注于生物响应性造影剂的开发,使得磁共振(MR)信号强弱随生理或病理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本文回顾了目前生物响应性GBCA的3种设计理念,阐述了其提高弛豫率的具体途径及其在影像诊断上的应用,对生物响应性GBCA的发展做出了展望,并指出了其在临床转化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 刘妍玥 吴勇杰 孙康 陶可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疾病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