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丽霞

作品数:13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渗滤
  • 7篇渗滤液
  • 5篇回灌
  • 4篇垃圾
  • 3篇填埋
  • 3篇垃圾渗滤
  • 3篇垃圾渗滤液
  • 2篇絮凝
  • 2篇盐分
  • 2篇水处理
  • 2篇水质
  • 2篇填埋体
  • 2篇污水
  • 2篇污水预处理
  • 2篇出水
  • 1篇电导
  • 1篇电导率
  • 1篇絮凝沉淀
  • 1篇絮凝体
  • 1篇氧化-絮凝

机构

  • 10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中铁二院工程...

作者

  • 13篇陶丽霞
  • 9篇刘丹
  • 8篇王东梅
  • 7篇刘庆梅
  • 2篇王成端
  • 1篇李全伟
  • 1篇向迎洪
  • 1篇龚正君
  • 1篇李红
  • 1篇李智
  • 1篇刘颖
  • 1篇郑敏

传媒

  • 4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环境科技
  • 1篇环境工程
  • 1篇辐射防护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材料科技...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08
  • 2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矿化垃圾处理反渗透浓缩液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以成都市长安垃圾填埋场的浓缩液为处理对象,考察了矿化垃圾回灌处理浓缩液时,出水中COD,TOC,UV254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COD去除率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矿化垃圾累积降解COD的质量,计算得出该矿化垃圾的COD负荷。结果表明矿化垃圾回灌处理浓缩液对污染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该矿化垃圾的COD负荷为3.2 g/kg矿化垃圾。
陶丽霞刘丹刘庆梅王东梅
关键词:矿化垃圾浓缩液COD负荷
联合生物反应器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渗滤液水质变化规律被引量:1
2016年
为阐明厌氧-准好氧联合生物反应器处理农村生活垃圾酸化期渗滤液的组成和演化规律,研究了酸化期渗滤液中无机阴离子、氨氮、重金属及有机物等的组成和演化规律。研究发现,无机阴离子浓度在前60天中持续升高并达到最大值,之后,除CO2-3外,其他无机阴离子的浓度总体趋于稳定;UV254与COD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似,在前40天内,UV254和COD迅速增加,UV254在第34天达到最大值46.94,COD在第41天达到最大值44 213 mg/L;氨氮的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在第119天达到最大值1 066 mg/L,第120天之后,氨氮积累现象得到缓解。运用SPSS软件计算出渗滤液各指标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结果显示,COD和Fe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657;UV254和Mn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726。
李红郑敏刘庆梅陶丽霞刘丹
关键词:生物反应器农村生活垃圾渗滤液
絮凝沉淀处理含^(241)Am废水时絮凝体粒径分布的影响因素初探被引量:1
2006年
实验研究了利用FeSO4絮凝沉淀处理含241Am废水时,在各种絮凝条件下絮凝体的粒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絮凝剂中Fe3+浓度为40 mg/L,废水的pH值为8.5~10,曝气速率在0.10 L/min^0.14L/min之间时,絮凝体颗粒粒径较大而且分布比较集中,优势粒径范围为7 500~20 000 nm,该粒径范围的絮凝颗粒占总体份额大于82%。在此条件下,经絮凝沉淀结合中空纤维膜微滤工艺处理含241Am废水的去污效率达到99.9%,对废水浓缩系数可达180。
陶丽霞王成端向迎洪李全伟康军利
关键词:^241AM废水絮凝沉淀粒径分布
旋转流分离技术在污水预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所提出的新型预处理技术是将旋转流强化膜微滤的思想引入到筛滤分离器中,在静压差的作用下,利用“筛分”机理,分离污水中需要去除的悬浮污染物质。旋转流分离器具有占地面积小、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经济等优点,可大大减少一次性资...
陶丽霞
关键词:污水处理分离器
文献传递
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渗滤液浓缩液回灌填埋体评价被引量:4
2014年
为科学合理地选择渗滤液浓缩液回灌的最优填埋体,采用灰色层次分析法对回灌填埋体进行了综合评价。首先构建灰色层次分析法的层次结构模型及评价指标,并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然后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建立评价指标关联系数矩阵,最后根据各评价指标权重及其关联系数矩阵建立综合评价矩阵。采用建立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垃圾年份分别为1 a、5 a和15 a的回灌填埋体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垃圾年份为15 a的回灌填埋体与理想方案的关联度最大,为最优的回灌填埋体,其次为5 a、1 a。
王东梅刘丹陶丽霞
关键词:回灌填埋体
渗滤液浓缩液回灌出水盐分对回灌参数的敏感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采用成都某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浓缩液,对装填了填埋龄为15年垃圾的垃圾柱开展了回灌实验,研究了回灌负荷、回灌频次、回灌速度以及回灌方式对回灌出水盐分的影响;基于实验结果,利用一种新型的灰色绝对接近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建模,研究了回灌出水盐分对各参数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以0号垃圾柱的回灌出水盐分为基准,回灌出水盐分对回灌参数的敏感性大小为:回灌负荷(6 L/d)>回灌速度(24 L/h)>回灌负荷(4.5 L/d)>回灌频次(6次/d)>回灌频次(3次/d)>回灌方式(中央布水)>回灌速度(6 L/h)>回灌方式(分散布水),因此降低回灌出水盐分优先控制的因素为回灌负荷和回灌速度。
王东梅刘丹陶丽霞刘庆梅
关键词:渗滤液盐分敏感性
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回灌出水水质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21
2014年
为更科学合理地选择回灌填埋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3个不同年份垃圾柱的回灌出水进行了水质变化规律的研究.采用成都某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对装填了填埋龄为1、5和15 a垃圾的垃圾柱开展了回灌实验,研究了回灌出水中酸碱度、总有机碳、氨氮、硝态氮、重金属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 a垃圾柱处于产甲烷化阶段,具有较好的去除硝态氮的能力,硝态氮的降解率达到了88%以上,但出水有机物、氨氮浓度较高,对指标的改变主要通过生物作用;5 a垃圾柱已接近稳定化,但还没有矿化垃圾的典型特征,吸附能力与生物作用均较差,对有机物、盐分、Cr、Ni的削减能力较小;15 a柱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和络合能力,对有机物、盐分、Cr、Ni具有较好的削减能力,初期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0%、78%、93%、74%,但随着回灌进行会接近或达到吸附容量,需要控制回灌过程和进度.
王东梅刘丹刘庆梅陶丽霞刘颖
关键词:渗滤液回灌水质填埋体
Fenton氧化-絮凝-吸附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被引量:19
2013年
采用Fenton氧化-絮凝-吸附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筛选了絮凝剂,确定了吸附段的最佳运行参数,考察了不同工段的处理效果,并确定了最优方案。实验结果表明:Fenton氧化-絮凝-吸附法对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对TOC的去除率为95.9%,UV254的去除率为97.1%,色度的去除率为99.6%。
王东梅刘丹龚正君陶丽霞刘庆梅
关键词:FENTON氧化垃圾渗滤液
旋转流污水预处理分离技术研究
2008年
本文介绍了利用旋转流分离器进行污水预处理新技术的主要原理。通过利用原水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运用该技术时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进水流量、筛滤器孔径和进水水质,以及合适的优化条件是:进水流量为10.35~11.38m^3/h,筛滤器孔径目数为20~30。并提出了同向冲洗的清洗方法,为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定技术支持。
王成端陶丽霞
关键词:污水预处理
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回灌系统中盐分的迁移转化规律被引量:4
2017年
为更科学合理的指导渗滤液浓缩液回灌,减少浓缩液回灌系统中盐分的累积,论文对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回灌系统中盐分的迁移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成都市某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对装填了填埋龄为1、5和15 a垃圾的垃圾柱开展了回灌实验,研究了回灌出水中Na^+、K^+、Cl^-和NO_3^-的变化规律,并且对回灌前后的垃圾体进行了离子不同形态的含量分析,初步探索了盐分的迁移转化机理。结果表明,埋龄为1 a的垃圾对浓缩液中盐分离子的去除以生物作用为主,主要体现在对NO_3^-的降解;埋龄为5和15 a的垃圾的吸附作用对于盐分的截留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15 a垃圾吸附作用去除K^+、Na^+、Cl^-和NO_3^-量占总去除量的比例分别为89.78%、85.88%、84.61%和85.67%。
王东梅刘丹李智陶丽霞
关键词:盐分回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