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行
-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材理解的若干思考
- 2012年
- 数学课堂教学如果要取得较好的效果,深入且全面的备课必不可少,而备好课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熟悉、吃透所使用教材,理解和把握蕴含其中的思想与方法。然而现实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由于缺乏对数学教材的深人研究,总是认为课本上的内容非常简单,例题和习题缺乏深度与难度,因而,有的教师直接照本宣科地简单讲解,缺乏新意,整个教学枯燥乏味,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 陈行邢向东
- 关键词:数学教材新课程背景年轻教师使用教材备课
- 高三阶段数学研究性学习初探——以一道圆锥曲线题为例
- 2011年
- 新课程改革倡导研究性学习,然而,在高考的压力下,高三阶段的研究性学习却举步维艰.高三阶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行研究性学习.首先,意识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其次,正确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再次,科学选题和以个别化教学为保证;最后,研究性学习应该"上通数学、根植课堂、紧系高考".
- 陈行
-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三数学个别化教学
- 寻求课程总目标的一致性——基于《义务标准》与《高中标准》的衔接研究
- 2012年
- 一、问题提出
各教学阶段的衔接研究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初中和高中的衔接问题.我国从2001年发起的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论是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还是从课程内容到课程评价,都凸现出自己的特点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看出,此次课程改革不是单一层面的改革,而是整个系统的改革.在这样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使得初高中衔接问题尤为突出.
- 陈行黄翔
- 关键词:衔接问题课程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致性
- 寻求课程总目标的一致性——基于《义务标准》与《高中标准》的衔接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义务标准》与《高中标准》在制定上既要体现义务阶段和高中阶段各自课程目标上的特点,也要体现初高中数学学科目标的整体性和贯通性要求.《义务标准》和《高中标准》课程总目标在衔接上的问题有:两者总目标结构差异较大,对"数学素养"的要求"脱节"以及"四基"与"双基".对《高中标准》的修改意见有:在一些体现数学学科本质性要求的提法上应具有统一性;在一些关注目标点上应具有整体性和贯通性;参与制定《标准》的两个团队之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
- 陈行黄翔
- 关键词:课程目标一致性衔接
- 关于初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衔接研究
- 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衔接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我国从1999年发起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已走过十个年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
- 陈行
-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衔接
- 文献传递
- 归纳法与数学归纳法
- 2010年
- 本文介绍了归纳法和数学归纳法的概念,阐释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解释了数学归纳法名称的由来。
- 陈行邢向东
- 关键词:归纳法演绎法数学归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