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 作品数:10 被引量:59 H指数:4 供职机构: 保定市妇幼保健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基于AGREEⅡ工具对男性不育症指南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评价目前国内外男性不育症诊治指南的方法学质量,以选择最佳的指南指导临床应用。方法检索国内外指南网及相关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指南。4名评价人员独立利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EvaluationⅡ(AGREEⅡ)对指南制定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对4名评价人员的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一致性检验,并计算指南在AGREEⅡ6个领域的得分。结果共纳入指南7篇,其中英文指南5篇,中文指南2篇。7篇指南的ICC均>0.75,说明4名评价人员的一致性较高。纳入指南在AGREEⅡ6个领域(范围和目的、参与人员、制定的严谨性、表达的清晰性、应用性、编辑的独立性)的平均得分分别为50%、30%、25%、63%、17%、32%。其中A级(推荐)0篇,B级(修改完善后推荐)4篇,C级(不推荐)3篇。结论European Academy of Andrology guideline Management of oligo-astheno-teratozoospermia 2018和EAU Guidelines on Male Infertility 2018两篇指南均为循证指南,可在适当修订后使用。我国男性不育指南在制定的严谨性、应用性和编辑独立性等方面仍有待提高,建议制定证据等级更高的循证指南,以促进男性不育症的规范化诊治。 邢鹏 张娜 梁辉 王娜 陈英 李克用关键词:男性不育 微刺激联合黄体期促排卵对卵巢低反应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微刺激联合黄体期促排卵对卵巢低反应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卵巢低反应患者146例,共394个周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3例采用微刺激方案治疗,联合组73例采用微刺激联合黄体期促排卵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促排卵结局和妊娠结局。结果联合组平均Gn量、平均Gn天数、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联合组共治疗112个周期,其中有23个周期无可利用胚胎,对照组共治疗282个周期,其中有144个周期无可利用胚胎,联合组的周期取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移植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以及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联合组的促排卵周期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刺激联合黄体期促排卵可以有效的增加获卵数量、可移植胚胎数量,降低周期取消率,增高周期妊娠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妊娠结局,是有效的促排卵方案。 陈英 梁辉 王娜关键词:胚胎移植 卵巢低反应 体外受精周期低受精与精子相关参数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VF)周期低受精的发生与精子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于保定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行IVF助孕的患者264例。根据受精5~6 h拆卵后第二极体的出现与否,分为低受精组(受精率<30%)和正常受精组(受精率≥30%),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精子参数。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析预测价值。结果低受精组头部缺陷精子率、精子畸形指数和自发顶体反应(AR)高于正常受精组(P<0.05)。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头部缺陷精子率[OR=1.132(95%CI:1.058,1.211)]、精子畸形指数[OR=24.826(95%CI:3.186,193.439)]和自发AR[OR=1.268(95%CI:1.174,1.369)]均为IVF周期低受精的影响因素(P<0.05)。各因素的AUC比较,回归方程的预测价值最大[AUC=0.854(95%CI:0.805,0.894)]。结论头部缺陷精子率、精子畸形指数及自发AR与IVF低受精的发生相关,当回归方程预测值(P)>-1.461时,建议患者选择卵质内单精子注射助孕。 邢鹏 陈英 于晓光 殷晨星 李克用 袁博关键词:顶体反应 补肾调肝方对多囊卵巢模型大鼠血清TGF-β1、IGF-1、TNF-a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补肾调肝方对多囊卵巢模型大鼠血清TGF-β1、IGF-1、TNF-a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雌性大鼠(SD)45只,随机分为PCO模型组36只和正常对照组9只。参照Poretsky法,将造模成功的36只模型随机分为4个组,各9只。分别给予补肾调肝汤68.66g/kg(中药大剂量组)、17.17g/kg(中药小剂量组),二甲双胍250 mg/kg(二甲双呱组)和蒸馏水1ml/100g(对照组)体重灌胃,1次/d,连续用14d。放射免疫法检测T、E_2、LH、FSH、INS水平;用ELISA法检测TGF-β1、IGF-1、TNF-a水平。结果:中药大剂量组与其他组比较,T水平明显降低,E_2水平、E_2/T比值明显升高,血清TGF-β1、IGF-1水平升高,TNF-a水平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肝方能降低PCO模型大鼠血清T水平,升高E_2水平,也能够调节垂体LH、FSH的分泌,同时能够使PCO模型大鼠的血清TNF-a水平降低,TGF-β1、IGF-1水平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对恢复PCO模型大鼠的生殖功能有促进作用。 陈英 梁辉 王娜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患者112例治疗探讨 2009年 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 syndrome,LUFS)是一种卵泡持续存在,在LH峰值后48小时仍然不能排出卵子的现象。为探讨治疗自然周期LUFS的方法,我们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自然周期LUFS患者进行了相应的治疗,分析如下。 卢艳梅 张朝晖 梁辉 陈英 王玉真关键词:综合征 黄素化 卵泡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LUFS 自然周期 人类精原细胞分化过程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为了明确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和生物学过程, 挖掘人类精原细胞(spermatogonia, SPG)分化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及其信号通路, 探索精子发生早期的分子机制, 增加对SPG分化过程的分子生物学认识。方法从公共数据库下载人类未分化精原细胞(undifferentiated spermatogonia, uSPG)和分化精原细胞(differentiating spermatogonia, dSPG)的转录组数据, 利用Hisat2和StingTie筛选DEGs, 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利用MACS2软件对ATAC-seq数据中开放染色质区域进行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8 532个DEGs, 包括4 127个上调基因和4 405个下调基因, 它们通过一些重要的生物学过程, 如细胞周期、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有机物代谢过程、细胞运动、甲基化等来调控SPG的分化过程。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一些重要信号通路包括FoxO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在SPG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甲基化在SPG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甲基化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显著。组蛋白甲基化词条相关基因TDRDs家族显著富集, 9个TDRDs基因在dSPG中表达更加活跃。结论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了SPG分化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 明确了关键基因在转录和染色质水平的差异, 为SPG分化机制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殷晨星 李澎涛 宋静岚 师楠 陈英 邢鹏 孟娜娜 张康 王玉真关键词:精子发生 精原细胞 生物信息学 不育 分化 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着床期子宫内膜的影响 王玉真 刘卫红 薛连才 梁辉 陈英 刘晓英 不孕症促排卵治疗时,高排卵率及低妊娠率一直是困扰临床的问题。该课题利用B超检测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内膜类型,应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法研究子宫内膜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SP)法测定子宫内...关键词:关键词:克罗米芬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治疗 尿促性素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尿促性素(HMG)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不孕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2009年4月128例采用HMG促排卵进行夫精人工授精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卵泡破裂数是(1.8±1.4)个,排卵率93.8%,妊娠率17.19%,流产率18.18%。结论:HMG促排卵周期官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较高。 卢艳梅 李凤艳 梁辉 陈英 张朝晖 王玉真 王志芳关键词:尿促性素 排卵诱导 授精 流产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Interceed治疗宫腔粘连效果研究 被引量:33 2017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Interceed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75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为3组,每组25例。对照A组接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上环术治疗,同时服用戊酸雌二醇(E2V)和安宫黄体酮片(MPA)治疗;对照B组接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上环术治疗,同时服用E2V和MPA治疗,但用药方法和对照A组不同;研究组接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上环术治疗,并在宫腔内放置Interceed治疗。将3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增长、月经量变化、治疗效果、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及再粘连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服用E2V前,3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和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MPA前相比3组子宫内膜厚度和服用E2V前,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的卫生巾使用片数、月经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E2V前、服用E2V后第3、6个月,患者的FIB、TT、APTT、PT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再粘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A、B组(P<0.05)。结论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应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Interceed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临床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赵文娟 陈英 卢艳梅关键词:宫腔粘连分离术 宫腔粘连 不同促排卵方案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卵巢低反应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卵巢低反应(POR)患者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中采用不同促排卵方案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在保定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的214例PO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促排卵方案分为A组(n=76)、B组(n=73)、C组(n=65)。A组采用短方案,B组采用拮抗剂方案,C组采用微刺激方案。比较三组扳机日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及用量、治疗情况、妊娠结局。结果扳机日,C组黄体生成素(LH)高于A组、B组,子宫内膜厚度低于A组、B组,A组雌二醇(E2)高于B组、C组(P<0.05);A组和B组LH、子宫内膜厚度比较,B组和C组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使用天数和用量均为A组>B组>C组(P<0.05)。C组平均获卵数、平均可用胚胎数、平均优质胚胎数均少于A组、B组(P<0.05);A组和B组平均获卵数、平均可用胚胎数、平均优质胚胎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临床妊娠率高于A组、C组(P<0.05);A组和C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R患者接受IVF-ET助孕过程中采用不同促排卵方案会影响妊娠结局,拮抗剂方案较短方案和微刺激方案更具有优势。 陈英 殷晨星 王玉真 陈晨 赵甜甜 师楠关键词:卵巢低反应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促排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