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例小左心室患者二尖瓣置换治疗体会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 探讨小左心室行二尖瓣置换患者的临床特点、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小左心室二尖瓣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33例,治愈率为92%。晚期死亡2例。术后6个月心脏超声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2.0~52.0mm,平均(46.32±5.84)mm。结论 小左心室患者病程长。多合并左心房血栓及肺动脉高压,晚期部分患者发展为左心室萎缩。小左心室、左心室萎缩者是换瓣手术的高危指标,但手术疗效满意。
- 滕和志王向丽秦春新李文晓陈艳郭志勇
- 关键词:小左心室瓣膜置换
- 主动脉瓣乳头状弹力纤维瘤超声表现1例被引量:3
- 2015年
- 患者女,69岁。既往因甲状腺腺瘤行甲状腺切除术,无其他不适,来我院行常规检体。心脏超声:各房、室腔内径正常。左室壁厚度及运动幅度正常,主动脉瓣无冠瓣上可见大小约18mm×14mm略不均质等回声团块附着,内可见小无回声区,似有蒂,形态尚规则,边界清楚,随主动脉瓣活动(图1,2),主动脉瓣及其他瓣膜结构未见异常。彩色多普勒示主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正常,可测及微量反流信号。
- 宋军晓陈艳滕和志王小康
- 关键词:主动脉瓣弹力纤维瘤超声表现乳头状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腺瘤
- 超声心动图对瓣膜病手术病人的心功能评估分析
- 2002年
- 陈艳崔红艳万连壮
-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超声心动图瓣膜手术心功能
- 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评价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外科治疗效果及成功因素。方法对26例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随访分析,年龄55~70岁,平均62岁。主动脉跨瓣压差52~191mmHg,平均97mmHg,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14~19mm,合并关闭不全7例。手术均在全麻、低温和体外循环下行机械瓣置换,同期行Manouguian法扩大主动脉瓣环9例、CABG3例、Wheat术1例。结果术后早期和晚期各死亡1例。随访心脏超声LVEF为51%~72%,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8~12mm,人工瓣跨瓣压差8~26mmHg。心功能为Ⅰ~Ⅱ级。结论瓣膜置换是治疗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恰当的手术时机、合适的瓣膜型号是提高手术远期疗效的重要保证。
- 滕和志王向丽李文晓王善磊宋凌燕陈艳郭志勇
-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心脏瓣膜
- 大型颌下腺导管结石1例
- 2002年
- 陈艳于东海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对术前高血压患者监测的比较观察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比较术前高血压患者与非高血压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CDFI)监测心脏舒张功能及心电图(ECG)改变。方法101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血压正常组50例,高血压组51例,采用CDFI监测左室舒张功能各参数[二尖瓣A峰值血流速度(PFVA)、二尖瓣E峰快速充盈加速时间(AT)、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DT)和二尖瓣口血流频谱A/E值]及ECG的改变。结果左室舒张功能、ECG改变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速度A和A/E在血压正常组中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高血压组则以A/E升高、峰值速度A增加最为敏感。ECG改变在血压正常组有7例表现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窦缓和室早;高血压组有38例表现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劳损或左房室增大等。高血压组中,CDFI发现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左房室增大者46例;而ECG显示左房室增大仅为4例。结论CDFI对左室舒张功能监测更为敏感。
- 刘冲徐伟陈艳李云峰于松杨
- 关键词: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多普勒超声心电图
- 同种原位心脏移植1例报告
- 2006年
- 郭志勇滕和志陈艳于松阳林乐文万连壮邹晓霞
- 关键词:同种原位心脏移植NYHA分级患者症状不能平卧胸部X线心脏彩超
- 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破裂15例报告
- 2004年
- 万连壮陈艳崔红艳王玉莲
- 关键词: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破裂
- 二尖瓣前叶腱索黏液瘤致瓣膜关闭不全超声表现1例被引量:3
- 2003年
- 陈艳郭志勇万连壮
- 关键词:瓣膜关闭不全超声表现良性肿瘤影像学诊断
- 超声诊断先天性左冠状动脉异位起源于肺动脉1例
- 2004年
- 陈艳郭志勇赵培勇郭喜田张立军吕淑红
- 关键词:超声诊断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