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碧芬

作品数:54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委科研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7篇细胞
  • 11篇免疫
  • 10篇蛋白
  • 8篇肿瘤
  • 8篇肌营养不良
  • 8篇病理
  • 7篇组织化学
  • 7篇肌营养不良症
  • 7篇恒河猴
  • 7篇不良症
  • 6篇胆管
  • 6篇营养
  • 6篇骨骼肌
  • 5篇受体
  • 5篇结石
  • 5篇基因
  • 4篇电镜
  • 4篇粘液
  • 4篇神经肌
  • 4篇神经肌肉

机构

  • 30篇福建医学院
  • 21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福建省立医院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耶鲁大学
  • 1篇福建省眼科研...

作者

  • 53篇陈碧芬
  • 18篇龚华实
  • 13篇慕容慎行
  • 10篇王柠
  • 10篇高美钦
  • 9篇张文敏
  • 9篇谢建武
  • 8篇殷凤峙
  • 7篇陈丽英
  • 6篇姚宜卿
  • 5篇黄纲雄
  • 5篇陈燕凌
  • 4篇林红
  • 4篇万榕
  • 3篇黄勤
  • 3篇陈晓春
  • 3篇高凌云
  • 3篇高凌云
  • 2篇林丽香
  • 2篇郑松龄

传媒

  • 19篇福建医学院学...
  • 14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神经免疫...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临床神经科学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解剖学研究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 6篇1997
  • 3篇1996
  • 8篇1995
  • 11篇1994
  • 3篇1993
  • 3篇1992
  • 3篇1991
  • 2篇1990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gNORs在唾液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67例唾液腺瘤光镜和电镜观察)
1990年
用 AgNOR 染包方法对10例正常唾液腺和67倒唾液腺良恶性肿瘤进行恶性程度和鉴别诊断研究。观察表明在唾液腺上皮增生和肿瘤中,AgNOR 确能提供核仁结构和活性的各种信息,对唾液腺良恶性肿瘤病理鉴别诊断十分有用。
陈碧芬张凯高凌云郑松龄
关键词:唾液腺肿瘤AGNOR
胃粘膜肠腺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癌基因异常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1995年
50例胃癌和20例非癌对照的胃手术切除标本,应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癌基因蛋白p^(53)、c-erbB-2和PCNA的表达。结果显示胃癌p^(53)异常表达率为58%(29/50),c-erbB-2过度表达率为34%(17/50),PCNA为>50%的高增殖指数值;对照组癌基因呈阴性表达,PCNA<20%,差别有显著性(P<0.05),表明胃癌发生与该2种癌基因异常表达有一定关系。28例癌旁粘膜研究显示腺体重度异型增生和大肠型肠化者p^(53)表达率85%和78%,而轻度异型增生和小肠型肠化p^(53)呈阴性反应(P<0.02)。对传统的大肠型和小肠型肠化上皮依据p^(53)蛋白表达情况,可进一步分析其性质,即p^(53)突变型的大肠型肠化上皮具有癌变潜能,归属癌前病变;p^(53)野生型的小肠型肠化上皮不是癌前病变。p^(53)蛋白表达对胃早癌及癌前病变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林隽万榕陈碧芬
关键词:胃肿瘤癌基因蛋白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肌细胞膜异常的研究
1995年
本文应用凝集素免疫电镜和冷冻断裂电镜技术、通过对6例DMD患者组和4例健康对照组骨骼肌细胞膜的观察,发现RCA-I和WGA凝集素受体主要分布在肌质膜上,DMD患者有40%左右的肌质膜存在局限性的受体分布缺损区,并且DMD肌质膜的PF面和EF面上的膜蛋白颗粒还明显减少,从分子病理学水平证实了DMD存在肌细胞膜的异常。
陈晓春慕容慎行陈碧芬
关键词: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受体分布分子病理学质膜膜蛋白
金属蛋白酶MMP-9反义cDNA基因对高转移性人肺巨细胞癌系的转染效应被引量:10
1999年
已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oproteinases,MMPs)表达,与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表型呈正相关,故抑制MMPs可望抑制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本研究拟应用MMP9反义cDNA转染,通过直接阻断MMPs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
谢建武方伟岗李红梅由江峰由江峰郑杰钟镐镐吴秉铨
关键词:金属蛋白酶CDNA基因
胆管粘液分泌性质变化与胆色素结石的形成
1994年
对50例肝内结石及100例肝胆管结石病组织进行结构及组化观察,发现胆石基质存在致密层及疏松层结构,两者粘液分布不同,致密层以中性粘液为主,并呈树枝状伸入疏松层,显示其层间联接作用。胆石疏密结构的形成可能与胆管炎症周期胆管内环境变化有关。胆石基质主要含硫酸性及中性粘液,后者主要来自肝胆管增生的壁内腺。这表明中性粘液的出现与胆石形成有密切关系。
陈燕凌殷凤峙陈碧芬
关键词:粘液组织化学
星形胶质细胞在脑内移植中的作用被引量:1
1999年
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脑内移植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人胚胎皮质的星形胶质细胞移植于恒河猴脑皮质内,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动态观察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星形胶质细胞在宿主组织中可继续生长、分化,其胶质纤维突起生长形成,并与宿主组织呈渐进融合。同时,星形胶质细胞与移植组织中毛细血管的形成关系密切,并可能直接参与毛细血管的形成过程。结论星形胶质细胞移植对于改善宿主脑组织的微环境条件,促进其结构功能修复具有积极意义。
黄纲雄陈碧芬黄秀兰高美钦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脑组织移植恒河猴
胆石病胆囊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观察
1995年
应用OK系列单克隆抗体和免疫组化技术,对正常胆囊和胆石病患者胆囊中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分布及其比例关系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正常胆囊仅有少量各型淋巴细胞亚群散在分布,T淋巴细胞占多数;胆石病胆囊中各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显著增加,TH细胞、B细胞和IgA+细胞增加最多,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显著增强,以体液免疫明显。提示胆石病患者胆囊损害、纤维化及胆石形成可能与胆囊各淋巴细胞亚群间比例失调及分布变化有关。
滕木俭殷凤峙毕玉华陈碧芬
关键词:胆结石淋巴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应用层粘连蛋白免疫电镜技术研究杜氏肌营养不良症肌细胞基膜改变被引量:1
1995年
应用免疫电镜技术,对DMD和正常对照骨骼肌细胞基膜层粘连蛋白(LN)定位分布进行观察,表明LN定位于肌基膜,高电子密度反应产物呈粗带状均匀分布于肌细胞膜外层。DMD肌基膜LN分布不均,外观粗糙,常出现双层或多层结构,并可见局部缺损。对其中2例DMD进行LN抗体Fab’-HRP染色作进一步观察,也证实了DMD肌基膜存在缺损改变,这为DMD膜缺陷理论提供了新的病理形态学证据。
王柠慕容慎行陈碧芬姚宜卿高美钦
关键词:肌营养不良症层粘连蛋白免疫电镜
与胆石形成有关的肝胆管局部病理变化
1994年
观察100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肝胆管病理结构及粘液分泌的改变,发现肝胆管附属腺增生、胆管上皮乳头状增生、胆管纤维化及狭窄、胆管壁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等是肝胆管结石病时肝胆管突出的病理改变,与胆石的形成及发展有密切关系。
陈燕凌殷凤峙陈碧芬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病理改变粘液组化
女性生殖系统病变中肠化型和神经内分泌型细胞的研究(80例粘液组化和免疫组化观察)
1990年
用粘液组化和4种肽类激素抗血清免疫酶组化方法,发现80例女性生殖系统病变中有胃肠型上皮灶者22例(占27.5%),粘液染色显示有胃肠粘液分泌者42例(占52.5%),嗜银及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有嗜银细咆及胃泌素、生长抑素、P物质或5-羟色胺阳性的神经内分泌细胞者25例(占31.3%),其中宫颈和宫内膜癌最多占(13例),证实女性生殖系统病变中,内外分泌型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与胃肠道粘膜相似。同时证明恶性病变中神经内分泌型细胞增多,这对宫颈和宫内膜癌早诊及对交界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陈碧芬陆莹高凌云
关键词:女性生殖系内分泌细胞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