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琼
- 作品数:14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血液病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分析
- 2015年
- 目的通过2010~2013年血液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分布,病原菌特点和耐药性分析,了解病原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血液科2010~2013年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到487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69.2%,革兰阳性菌占27.1%,真菌占3.7%.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酶烯类最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结论:血液科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在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前建议用革兰阴性菌为主兼顾革兰阳性菌的广谱抗菌活性强的抗菌药物.
- 励菁菁陈琼叶为德朱琦
- 关键词:血液病医院感染病原菌
- 粒细胞减少伴发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感染性标志物的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探究发热早期感染性标志物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预测化学治疗(化疗)后粒细胞减少伴发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感染风险及其转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粒细胞减少伴发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发热原因及其临床转归分为6个亚组,系统分析和比较不同亚组患者发热初期(48 h内)血清PCT和CRP水平。结果:微生物学依据感染(MDI)发热组和临床依据感染(CDI)发热组患者早期血清PCT水平[分别为(6.07±2.47)μg/L和(0.98±0.63)μg/L]明显高于不明原因发热(FOU)组[(0.39±0.20)μg/L,P=0.02和P=0.03]。MDI发热组患者早期血清CRP浓度达到(52.47±9.62)mg/L,显著高于CDI和FOU组患者[分别为(30.91±8.72)mg/L和(23.49±5.32)mg/L,P=0.04和P=0.02],但CDI和FOU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18)。难治/治疗无效组患者早期血清PCT和CRP水平[分别为(12.14±6.42)μg/L和(50.83±8.11)mg/L]均高于初始治疗有效组[分别为(0.23±0.06)μg/L和(23.73±4.66)mg/L,均P=0.01]和调整治疗有效组[分别为(2.09±0.65)μg/L和(43.83±15.05)mg/L,P=0.01和P=0.20]。结论:发热早期血清PCT和CRP可作为判断粒细胞减少伴发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热原因以及预测其转归预后的临床指标。PCT在判断发热原因方面有更高特异性。
- 励菁菁陈琼唐勇叶为德刘隽朱琦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粒细胞减少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中造血干细胞因子的水平和意义
- 2010年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是血液系统常见疾病。部分MDS患者骨髓增生减低,称为低增生性MDS(hypoplasticMDS,hypo—MDS),l临床表现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相似,且治疗方式亦有相似之处。采用环孢素及造血生长因子如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vstimulatingfactor,G—CSF)等治疗,但治疗效果欠佳。有报道干细胞因子(stemcellfactor,SCF)可协同多种造血生长因子促进早期祖细胞生成定向祖细胞,对红系造血的恢复作用更为明显,并已成功用于AA的治疗。
- 程毅敏陈琼邹丽芳胡钧培朱琦
- 关键词:干细胞因子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
-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复方氯己定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合复方氯己定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诱导化疗并发口腔黏膜炎(O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血液内科接受诱导化疗后并发OM的AML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漱,观察组患者应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和含rhGM-CSF的含漱液交替含漱,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OM愈合所需时间和口腔细菌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口腔真菌感染率及肠外营养支持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含rhGM-CSF的含漱液联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可有效地治疗化疗相关OM,显著降低口腔真菌感染率,促进口腔黏膜恢复。
- 陈琼刘隽唐勇叶为德程毅敏
- 关键词:氯己定
- 延续性护理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出院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出院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医院行手术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延续性护理。结果观察组出院后7 d患肢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出院随访3个月内,观察组皮肤红肿、皮下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加速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出院患者的康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 樊黎晴陈琼
-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康复疼痛
-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XE-21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83例不同类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包括24例急性白血病(AL),2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3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并将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初诊时ITP、AL和MDS患者的PLT和PC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ITP患者的MPV和PDW明显高于AL、MDS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P<0.01),AL和MDS患者的PDW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二者的MPV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ITP、AL和MDS患者缓解后PLT和PCT明显上升,而PDW下降,与未缓解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ITP缓解组的MPV明显低于未缓解组(P<0.01),而AL和MDS缓解组的MPV值与未缓解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于明确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其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陈琼朱琦潘晓骅胡钧培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参数血小板比积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
-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巩固化疗过程中未成熟网织红细胞分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在接受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化疗后骨髓抑制和恢复过程中包括未成熟网织红细胞分数(IRF)在内的外周血各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动态检测30例AML患者接受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化疗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血小板计数(Ph)和IRF,并对各个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者巩固化疗后,ANC、Pit和IRF平均恢复时间分别为(9.2±2.5)d、(11.3±3.7)d和(5.0±2.6)d,IRF恢复时间短于ANC和Pl£回升时间(P〈0.05),而ANC恢复时间短于Plt回升时间(P〈0.05)。不同FAB分型患者间及基于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危险因素分层患者间ANC、Pit和IRF平均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F是AML患者接受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化疗后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早期指标,对于评估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陈琼程毅敏朱琦
- 关键词:阿糖胞苷
-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小板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小板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我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120名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静脉血的白细胞数(WBC)、血小板(PLT)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结果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最明显的时候,MPV却是最大;肿瘤患者化疗后WBC<2.0×109/L及2.0-3.0×109/L之间时,PLT数和MPV与化疗前(WBC≥4.0×109/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化疗后WBC在3.0-4.0×109/L之间时,PLT数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MPV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MPV在评价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造血恢复时,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指标;结合观察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的变化能更好地了解化疗后患者的骨髓抑制情况,有利于指导化疗后造血生长因子的应用和下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
- 窦红菊杭海芳陈琼邹丽芳朱琦胡钧培
- 关键词:肿瘤化疗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白细胞
- 一种颈椎术后专用枕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术后专用枕,包括底座、调节机构和头枕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头枕机构设置在调节机构上,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固定壳,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底座顶部中点处的凹槽内,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
- 唐秋凤傅智轶郭凤莹陈琼
- 血液内科住院老年肿瘤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究血液内科住院老年肿瘤患者并发感染时分离获得的致病菌分布特点及其对抗感染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在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采用常规方法对血液内科住院老年肿瘤患者并发感染时获得的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和培养,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所有送检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共30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4株,革兰阳性菌91株,真菌17株。分离出的真菌大多对抗真菌药物敏感,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最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结论血液内科住院老年肿瘤患者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在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前,建议使用以抗革兰阴性菌为主、同时兼顾抗革兰阳性菌的广谱抗生素。
- 励菁菁陈琼叶为德朱琦
- 关键词:血液肿瘤抗感染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