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柏龄

作品数:104 被引量:81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领域

  • 95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5篇骨质
  • 35篇骨质疏松
  • 22篇腰椎
  • 22篇骨折
  • 21篇脊柱
  • 16篇椎体
  • 15篇生物力学
  • 15篇内固定
  • 14篇手术
  • 11篇融合术
  • 10篇去卵巢
  • 10篇后路
  • 9篇术后
  • 9篇疗效
  • 9篇成形术
  • 8篇羟基磷灰石
  • 8篇脊柱融合
  • 8篇脊柱融合术
  • 6篇胸腰椎
  • 6篇压缩性

机构

  • 103篇中山大学附属...
  • 14篇南方医科大学
  • 11篇广州市妇女儿...
  • 6篇中山大学
  • 5篇北海道大学
  • 5篇香港大学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市疾病预...
  • 3篇广州市儿童医...
  • 3篇江门市妇幼保...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海南省农垦三...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深圳市福田区...
  • 1篇儋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04篇陈柏龄
  • 44篇刘少喻
  • 37篇李佛保
  • 34篇梁春祥
  • 29篇于滨生
  • 22篇谢登辉
  • 21篇韩国伟
  • 18篇黎艺强
  • 16篇李浩淼
  • 12篇张旭华
  • 12篇龙厚清
  • 11篇廖威明
  • 11篇魏富鑫
  • 8篇郑召民
  • 8篇徐栋梁
  • 7篇杨晓曦
  • 7篇陈立言
  • 5篇赵卫东
  • 5篇黄阳亮
  • 5篇万勇

传媒

  • 13篇中山大学学报...
  • 6篇中国脊柱脊髓...
  • 5篇脊柱外科杂志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华老年医学...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华创伤骨科...
  • 3篇中国骨科临床...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 2篇第九届中国南...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14篇2011
  • 9篇2010
  • 16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miRNAs作为绝经后骨质疏松联合诊断标志物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血清miRNAs作为绝经后骨质疏松联合诊断标志物的应用。本发明采用高通量基因芯片技术对PMOP患者血清miRNAs异常表达谱进行检测,并与绝经后非骨质疏松人群进行对比,筛选两者之间差异表达miRNAs,通过实...
陈柏龄赵胜利莫小毅温振兴李姗静
后路综合手术在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
2003年
【目的】探讨后路综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椎板切除神经根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和360°植骨融合手术,进行临床功能和影像学评价。【结果】随访42例,优23例,良16例,尚可3例,优良率93%(39/42)。【结论】采用后路椎板切除神经根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和360°植骨融合综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良好。
韩国伟刘少喻梁春祥陈柏龄
关键词:腰椎脊柱滑脱脊柱内固定术骨融合
后路环状融合术在治疗腰椎机械性不稳症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分析总结后路环状融合术治疗腰椎机械性不稳症的手术疗效,并对该术式的优缺点、适应证和禁忌证进行探讨。方法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使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辅助环状融合术治疗腰椎机械性不稳症202例,选择获得1年及以上随访、仅行单节段融合术的132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腰椎滑脱症97例,腰椎退变性不稳症35例,应用X线评价植骨融合情况,应用视觉疼痛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表评价腰腿痛程度及社会和生活功能情况。结果随访12—84个月,平均(43±23)个月,132例中125例获骨性融合,骨性融合率94.7%(125/132),下腰痛VAS术前(6.71±1.31)分,术后(3.20±1.14)分;腰腿痛VAS术前(8.33±1.78)分,术后(4.31±1.15)分。ODI术前(68.6±14.7)%,术后(13.6±1.5)%。术前、术后VAS及O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环状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机械性不稳症的一种积极的手术方式,可获得较高的融合率和良好的临床疗效。
陈柏龄谢登辉刘少喻李佛保梁春祥于滨生
关键词:腰椎脊柱融合术
阿仑膦酸钠和鲑鱼降钙素对骨质疏松骨床中假体骨整合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ALO)和鲑鱼降钙素(CT)两种药物促进假体骨整合作用效果的差异,为临床药物的选择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A,B,C,D组),每组10只。切除B、C、D组大鼠卵巢建立骨质疏松(OP)模型(骨密度降幅>20%),A组行假手术做为对照。随后在大鼠的胫骨平台植入羟基磷灰石假体,术后C、D组分别给予皮下注射CT(5IU/kg/d)和口服ALO(7mg/kg/w)各12周,A、B组做药物干预的对照组。所有大鼠在处死前,行体内荧光染色。处死后取带假体的胫骨制备成薄片,运用骨组织计量学检测手段,观察假体周围的骨量和测量假体的骨结合率。结果(1)ALO和CT两者均能促进假体周围成骨,增加骨量,显著提高骨-假体界面骨结合率至63.7%和45.7%,较OVX组骨整合比率分别提高近1~2倍,但阿仑膦酸钠促进假体周围成骨与促进骨整合较鲑鱼降钙素作用更为显著(P<0.05),骨结合率增加18%;(2)阿仑膦酸钠和鲑鱼降钙素组大鼠腰椎BMD均提高,分别从(0.081±0.009)g/cm2和(0.078±0.009)g/cm2提至(0.116±0.008)g/cm2和(0.109±0.010)g/cm2。而且,阿仑膦酸钠的效果较降钙素更为明显。结论骨质疏松条件下,全身给予阿仑膦酸钠和鲑鱼降钙素均可增强假体周围成骨及骨量,有效促进假体的骨整合,但与鲑鱼降钙素相比,阿仑膦酸钠作用更为明显。
陈柏龄谢登辉黎艺强廖威明徐栋梁吕维嘉宁成云李佛保
关键词:降钙素骨质疏松骨整合羟基磷灰石类
细胞因子在大鼠骨质疏松及疼痛中作用机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去卵巢大鼠骨骼局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与骨质疏松形成的关系。方法 3个月龄雌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只,实验组大鼠去除双侧卵巢,对照组不作处理,均于12周后处死。2组采用单光子骨矿测定仪测定大鼠椎体、椎间盘、小关节骨密度值,组织学观察骨小梁及周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数目;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骨组织中TNF-α、IL-1β、IL-6水平,并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实验组大鼠椎体、椎间盘、小关节局部骨密度值分别为(0.181±0.018)、(0.181±0.018)、(0.121±0.014)g/cm2,均低于对照组((0.204±0.021)、(0.205±0.022)、(0.148±0.019)g/cm2)(P<0.05);实验组骨小梁、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占视野面积百分比分别为(6.6±0.4)%、(83.3±6.9)%、(14.1±0.5)%,与对照组((12.0±0.5)%、(98.5±7.3)%、(7.6±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骨组织细胞中IL-6、IL-1β、TNF-α水平分别为(158.980±0.319)、(151.560±3.314)、(147.890±2.184)μg/L,均高于对照组((156.170±0.294)、(146.250±6.900)、(145.260±1.563)μg/L)(P<0.05)。结论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破骨细胞比例增高,骨小梁、成骨细胞减少,破骨细胞IL-6、IL-1β、TNF-α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升高可导致骨质疏松。
张国如陈柏龄吴兴源谢行思邓睿冯健
关键词:骨质疏松细胞因子骨密度
脊柱手术中TES-MEP和CSEP联合监护与唤醒试验判断脊髓功能的作用比较
目的 探讨术中TES-MEP和CSEP联合监护与唤醒试验判断脊髓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自本科脊柱手术中同时记录双侧胫前肌、足拇短屈肌(颈椎病变增加鱼际肌)TES-MEP和双侧胫后神经(颈椎病变增加尺神经)CSEP联合监护4...
陈裕光刘卫锋李佛保杨军林万勇郑召民彭新生邹学农陈柏龄苏培强舒海华
前路内固定治疗Ⅱ型及Ⅱa型Hangman骨折的疗效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治疗Ⅱ型及Ⅱa型Hangman骨折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我科自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Ⅱ型和Ⅱa型Hangman骨折患者11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和活动障碍,其中四肢不全瘫2例。全部病例均行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内固定融合方式:对C2椎体容易显露的7例Ⅱ型或Ⅱa型骨折患者采用前路钢板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对C2椎体显露困难且牵引后C2、C3椎体间成角纠正不理想且合并椎体骨囊肿的1例Ⅱa型骨折患者采用C2/3椎间融合器(solis)置入融合术;对C2椎体显露困难但术前复位理想的3例Ⅱ型骨折患者采用C2、C3椎体螺钉内固定椎体表面颗粒状植骨融合术。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所有病例术前颈痛及颈部活动障碍明显缓解,均获得骨性融合,2例脊髓不全损伤患者中1例脊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1例较术前部分改善,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1例椎间融合器置入术后C2、C3椎体间仍有轻微成角,但患者术后症状缓解,定期随访椎间融合器无移位,术后2个半月获得骨性融合。结论:采用合理的内固定融合方式行前路手术治疗Ⅱ型及Ⅱa型Hangman骨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李浩淼刘少喻梁春祥陈柏龄于滨生
关键词:HANGMAN骨折内固定术前路融合
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功能的改善效果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V)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对保守治疗反应不佳的OVCF患者,其中70例接受PV治疗(PV组),50例拒绝接受PV治疗而继续保守治疗(CT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PV组患者的疼痛、功能及健康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与CT组相比,治疗后3个月PV组患者痛感显著减轻(P<0.01),镇痛药物的用量显著减少(P<0.05),躯体疼痛和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升高(P<0.05)。然而,在治疗后6、12个月两组间功能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可有效缓解经6周保守治疗后效果不佳的OVCF的疼痛和改善功能障碍。
石通和梁蓉潘铭辉陈荣庄周敏于滨生陈柏龄黎庆初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骨折
单节段与双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被引量:86
2007年
目的:比较单节段与双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固定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在16具新鲜小牛胸腰椎标本(T11-L3)的L1椎体上制作不完全爆裂骨折模型,分为两组,分别行单节段与双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对固定后的标本施加扭矩为4Nm的疲劳载荷共2000次,加载频率为0.5Hz,经脊柱三维运动测量系统测量正常、损伤、固定和周期性加载后固定节段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运动时固定节段的运动范围。结果:单节段固定组前屈、后伸、侧屈、旋转稳定指数(SPI)分别为0.78、0.80、0.92、0.83,双节段固定组SPI分别为0.88、0.89、0.95、0.85,在前屈方向单节段固定组明显小于双节段固定组(P<0.01);疲劳后,单节段固定组SPI在前屈、后伸、侧屈、旋转方向分别降低0.05、0.03、0.05、0.11,降低值均大于双节段固定组,且在旋转和侧屈方向有显著性差异(旋转:P<0.01;侧屈: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可重建脊柱骨折即刻稳定性,效果无明显差异。在旋转、侧屈方向,双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抗疲劳载荷效果优于单节段固定术。
魏富鑫刘少喻赵卫东于滨生李浩淼陈柏龄
关键词:椎弓根
一种椎间融合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所述融合器主体的上下表面均设有齿结构;融合器主体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中空植骨窗,所述齿结构的齿面为网格状凹槽面,网格状凹槽面包括多个纵横排列的凹槽;融合器主体的表面覆盖有抗...
陈柏龄文学军赵胜利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