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斌
- 作品数:26 被引量:128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介导多柔比星诱导的抗人类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作用
- 2012年
- 目的研究多柔比星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AMPK激活剂AICAR、siRNA敲低AMPK表达(AMPKsiRNA)、AMPK抑制剂复合物C(AMPKi)联合多柔比星(DOX)对MCF-7细胞进行处理,在不同时间通过Westernblot方法检测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p38的活化,MTF检测细胞存活率间接反应细胞增殖。结果DOX可诱导MCF-7细胞AMPK的活化,AICAR单独或联合DOX可诱导AMPK的激活及增加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AICAR+DOX组与DOX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7.74-1.6)%和(71.4±1.8)%(P〈0.001);AMPKi或AMPKsiRNA联合DOX后,P—AMPK及P—ACC表达明显下降,p38活化水平不受影响,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下降,AMPKi+DOX组与DOX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2.7±1.8)%和(96-3±1.7)%(P〈0.001),AMPKsiRNA+DOX组与错义siRNA+DOX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6.9±2.2)%和(95.9±1.8)%(P〈0.001)。结论AMPK介导DOX诱导的抗乳腺癌细胞增殖。
- 顾金花陈玲陆培华陈敏斌
- 关键词:乳腺肿瘤腺苷酸激酶多柔比星
- 前折叠蛋白5的生物学功能与作用机制及其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前折叠蛋白(PFDN)是一种六聚体形式的分子伴侣复合物,是新生蛋白正确折叠所必需的蛋白。PFDN5(又称MM-1)为PFDN的1个亚基,在促进细胞迁移、诱导细胞衰老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多项研究证实,PFDN5的缺失、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文章就近年来针对PFDN5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及其抗癌前景进行综述,旨在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
- 朱孝仁刘媛媛姜鉴倬陈敏斌
- 关键词:肿瘤原癌基因蛋白质C-MYC分子靶向治疗
- 结直肠癌易感性与CYP1A1基因多态性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探讨CYP1A1 2454A〉G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 databases数据库,对有关CYP1A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关系的英文文献,用STATA 10.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5篇,包括6768例患者和7973个对照,CYP1A1 2454A>G与结直肠癌易感性显著相关(G比A:OR=1.19,95 % CI=1.03~1.37;GG比AA:OR=1.40,95 % CI=1.12~1.75;GG比AG+AA:OR=1.43,95 % CI=1.15~1.78)。结论 CYP1A1 2454A>G基因多态可能与结直肠癌易感性有关。
- 周丽娜谭悦徐燕计张奕陈敏斌王李强
- 关键词:CYP1A1基因多态性结直肠肿瘤META分析
- 康莱特联合多西紫杉醇、顺铂和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11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DCF方案(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化疗加康莱特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10d为一周期,对照组应用DCF方案化疗。至少在2次化疗之后复查胸部、腹盆腔CT等影像学检查,进行近期疗效的评价,观察毒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55%)与对照组(5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47)。但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DCF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相近,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化疗不良反应。
- 沈文香周丽娜王李强沈刚李玉芳杨蕴陈敏斌
- 关键词:康莱特注射液晚期胃癌
-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在冬凌草甲素诱导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2012年
- 目的观察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在冬凌草甲素体外诱导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浓度为1~50μmoL/L的冬凌草甲素分别作用结肠癌HT-29细胞,组蛋白-D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冬凌草甲素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检测作用后的结肠癌细胞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活性,Westernblot法测定冬凌草甲素作用的肿瘤细胞AMPK及其他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冬凌草甲素作用于结肠癌细胞后,结肠癌细胞发生凋亡。随着药物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也逐渐增加(P〈0.05),且结肠癌细胞Caspase-3的活性也逐渐增加(P〈0.05)。随着作用时间增加,肿瘤细胞p-AMPKα蛋白条带逐渐变深变粗。冬凌草甲素作用的转染AMPKα小干扰RNA(siRNA)的细胞凋亡率(26.33±5.03)%低于转染错义siRNA的细胞凋亡率(84.40±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诱导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活化AMPK直接参与其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spase-3的活性表达有关。
- 许隽颖杨洁陈敏斌李江王润洁陆培华
- 关键词: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冬凌草甲素结肠癌
- p53基因在宫颈癌发病中的意义及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放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放疗抵抗导致局部未控仍常见,因此预测放射敏感性对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是非常有益的.影响放射敏感性的因素有很多,p53状态是重要因素之一,p53基因上下游信号分子的调控亦能影响宫颈癌放射敏感性.本文分析了p53基因在不同宫颈癌中的差异,并探讨p53调控放射敏感性的可能方式.
- 李平陈敏斌
- 关键词:P53基因宫颈癌
- 派姆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观察派姆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收治的1例晚期ESCC并发生肺转移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为老年女性,ESCC经过治疗后出现肺转移和肝转移,予派姆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疗效达部分缓解,无进展生存期约9个月。结论晚期ESCC三线治疗采用派姆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 朱嘉尧陈敏斌张燕陆益民
- 关键词:食管肿瘤鳞状细胞
- 老年胃癌患者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根治术治疗老年胃癌的疗效以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16例老年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远端胃切除根治术组和近端胃切除根治术组,两组患者各10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术中、术后恢复情况、淋巴结清扫数以及影响远期生存率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并发症发生率、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1.8±40.2)min和(244.7±39.7)min、(299.5±114.9)ml和(273.8±121.4)ml、(28.4±9.4)个和(27.7±9.1)个、13.0%(14/108)和14.0%(15/108),46.9%和47.5%,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OR=1.536)、淋巴结转移(OR=0.739)、浸润深度(OR=1.534)与化疗方案(OR=1.337)是影响术后3年存活率的危险因素。结论外科治疗老年胃癌的疗效显著,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肿瘤直径与化疗方案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有关。
- 杨栋陈敏斌吴晓阳
- 关键词:胃肿瘤外科手术
- 锥形束CT在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中摆位误差分析被引量:19
- 2019年
- 目的探讨每日锥形束CT(CBCT)技术在纠正宫颈癌放疗人工摆位误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宫颈癌患者18例,每日放疗前均行CBCT扫描,并与计划CT图像骨性匹配,结合手动微调,获得前后(Vrt)、头脚(Lng)、左右(Lat)三个方向的线性摆位误差,摆位误差纠正后再次CBCT扫描,分别记录每次的摆位误差并进行分析。结果 18例患者共行906次CBCT扫描,摆位误差纠正前和纠正后Vrt方向总平均值(M)、系统误差(∑)、随机误差(σ)分别为0.581、4.068、1.160mm和0.049、0.292、0.277mm,Lng方向纠正前后分别为0.789、3.637、2.031mm和0.477、0.391、0.539mm,Lat方向纠正前后分别为-0.375、2.515、1.564mm和0.094、0.109、0.238mm。摆位误差纠正前Vrt、Lng、Lat方向CTV-PTV外放边界(MPTV)分别为10.981、10.514、7.381mm,摆位误差纠正后MPTV分别为0.925、1.353、0.440mm。摆位误差纠正前和纠正后肿瘤中心点移动距离分别为(8.890±7.222)mm和(1.021±1.075)mm,CBCT纠正后摆位误差范围较纠正前显著减少(P<0.05)。结论宫颈癌IMRT中每日行CBCT校正可明显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放疗精确性。
- 李平陈敏斌唐敏金俊周丽娜张燕杨敏捷朱晟超陆菁菁田野
- 关键词:宫颈癌摆位误差
-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对成人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进行Hp根治,评估其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对30例ITP患者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其中19例Hp阳性的患者接受1周三联药物根治,Hp阳性的患者在第0、第2、第4、第12、第24周复查血小板(Plt)计数。结果通过三联治疗HP阳性的患者有94.7%(18/19)根治;58.8%(10/17)Hp根治的患者显示ITP治疗有效。结论对于中国人群来说,轻中度的慢性ITP患者治疗应包括检测Hp及考虑根治Hp感染。
- 沈文香陈敏斌傅爱林沈刚徐海源周丽娜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