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慧茹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太原大学文法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小说
  • 2篇张爱玲小说
  • 2篇文学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当代文学研究
  • 1篇都市
  • 1篇都市文化
  • 1篇移情
  • 1篇移情理论
  • 1篇移情说
  • 1篇异化
  • 1篇图景
  • 1篇情理
  • 1篇中西
  • 1篇汪曾祺
  • 1篇汪曾祺小说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功能
  • 1篇文体

机构

  • 5篇太原大学

作者

  • 5篇陈慧茹

传媒

  • 2篇太原大学学报
  • 2篇吕梁学院学报
  • 1篇太原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4
  • 1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论汪曾祺小说的文体形式
2001年
汪曾祺,八十年代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几十年对人生世事的体悟感受,描写了生活中的真、善、美,呈现给读者一种独特的小说文体。他的小说,结构自由无序,语文洗炼隽永,叙述方式明白晓畅,题材人物怪异独特。他以自己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达到了小说文体各方面的和谐统一,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小说文体形式。
陈慧茹
关键词:小说当代文学研究汪曾祺文体形式
沦陷都会的人生图景——张爱玲小说中的上海都市文化
2013年
上海是张爱玲的文学发源地,她大部分的小说都以上海为投射对象。透过她的传奇故事,读者看到了上海都市文化中摩登与传统的对照、变革时期的生存焦虑、人际关系的千疮百孔、乱世中的颓丧情怀。经历种种历史变迁的上海人磨砺出了一种特殊的生活智慧,尽管市侩气十足,却是一种实用的生活哲学。
陈慧茹
关键词:都市文化
略论中西移情说的区别被引量:4
2004年
产生于十九世纪的西方移情说 ,强调的是在审美欣赏活动中 ,审美主体将感情移入客体 ,作对象化观照 ,从而使审美欣赏成为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享受。从移情的基本含义来看 ,我国古代也有移情理论 ,但与西方相比 ,在研究倾向、研究对象以及内容上都有着其独特性。
陈慧茹
关键词:移情理论西方社会文艺美学文学创作
母性的沦丧与异化——张爱玲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及母女关系探析被引量:8
2009年
张爱玲的小说以一种异于常人的情感体验,书写了一群非常态的母亲形象,颠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母亲的伟大形象,她所塑造的母亲,自私、病态为其标签,对母亲与儿女关系的刻画更是从另一个角度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索。
陈慧茹
关键词:母亲形象母女关系
高校文化功能建设探析
2012年
高校文化功能是大学使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人才培养不仅要有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要有人格精神、理想信念的养成,基于对高校文化功能的深刻认识,针对当前高校出现的文化纷杂、浮躁及文化缺失现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其独立人格的塑造,积极营造良性互动的大学文化氛围,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校文化功能的建设。
陈慧茹
关键词:文化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