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
- 作品数:29 被引量:140H指数:5
-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泌乳素的方法学评价
- 2006年
- 陈平刘健姚艺雄梁有芳潘雪群
- 关键词:化学发光法血清泌乳素激素检测占位性病变放免发光技术
- 酶联免疫法检测粪便潜血的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法用于粪便潜血检测的应用与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联苯胺法两种方法,同时检测250例患者敏感性;用人和四种动物的血液及肌肉悬液同时进行潜血试验来评价其特异性;用不同浓度的VitC溶液加入粪便悬液中检测其抗干扰能力,用纯化的已知浓度的Hb质控品来检测其灵敏度;并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其与临床的符合程度。结果:通过一系列试验得出联苯胺法的假阳性率达到18.4%,而酶联免疫法特异性强,仅对人的Hb和肌红蛋白敏感,灵敏度高,基最低可检出0.2μg/ml对抗VitC的干扰能力强。结论:酶联免疫法在粪便潜血检测方面有着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及抗干扰能力强,操作简便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陈平全友连
- 关键词:酶联免疫法粪便潜血
- 不同抗凝剂对血小板及其参数检测分析
- 2002年
-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剂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及其参数结果的影响。方法:对三种常用抗凝剂EDTA-K2。枸橼酸钠,肝素锂的抗凝全血,于采血后2小时内在室温(约22℃)下,采用CELL-DYN 1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平行测定血小板及其参数。结果:在测定的血小板四项参数中以EDTA-K2抗凝血的测定值为标准,测得其它两种抗凝剂对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EDTA-K2是一种良好的抗凝剂,在血小板及其参数分析中可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而其它两种抗凝剂对血小板则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适合用于血小板分析。
- 陈平刘健等
- 关键词:抗凝剂血小板血小板参数
-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与临床分析被引量:53
- 2006年
- 李海珠吕波林志方陈平
- 关键词: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呼吸道细菌感染病毒病原学呼吸道病毒感染ELISA方法
-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确诊的11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毛细支气管炎51例、轻症肺炎组36例与重症肺炎组28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中25-(OH)D3水平,选择同期在我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60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结果:(1)各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重症肺炎组(15.89±6.65)ng /L、轻症肺炎组(23.95±6.45)ng /L、毛细支气管炎组(26.37±6.50)ng /L、对照组(36.42±9.36)ng /L,ALRI三组的血清25-(OH) D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RI三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重症肺炎组维生素D不足发生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7%(P<0.01)。结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健康儿童;重症肺炎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儿童。因此,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及其严重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及时补充维生素D对预防和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有重要的意义。
- 区惠梅莫伟雄李海珠陈平陈卫军
- 关键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毛细支气管炎重症肺炎维生素D
- 广东省肇庆市肺炎链球菌分子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了解肺炎链球菌常见血清型及其5种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为新型疫苗开发研究和提高临床诊断提供基础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2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分离200株肺炎链球菌,采用多重PCR分子分型方法进行血清型分型,再用单因子血清对6A/6B型进行细分。利用PCR方法对肺炎链球菌5种毒力基因(ply、pspA、nanA、psaA、lytA)进行检测,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株肺炎链球菌来自男性患者144例,女性患者56例。0~2岁的患者最多(占67.5%),其次是≥50岁患者为16.5%。标本类型以痰为主,占92.0%。多重PCR法分型率为95.0%,血清型以19F(37.5%)、6B(12.0%)、23F(10.0%)、19A(9.0%)、3(6.5%)、14(6%)、15B/15C(5.5%)为主。5种毒力基因检测阳性率分别为ply 93.5%、pspA 85.0%、nanA 88.5%、psaA 90.5%、lytA 93.0%。8株血培养、1株脑脊液培养及19A、3和35A/35C/42三种血清型的5种毒力基因阳性率均为100.0%。血清型14型和5型的5种毒力基因阳性率都较低。结论肇庆市200株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以19F、6B、23F、19A、3、14、15B/15C为主,2岁以下的儿童和老年人感染率高。5种毒力基因保守性高,大部分菌株均存在。血清型不同,5种毒力基因的存在也略有不同,可为新型疫苗开发及疾病预防提供有利的依据。
- 梁丽霞高少东申学基李南洋李成德陈平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分子分型多重PCR毒力基因
- 腺苷脱氨酶和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和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临床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法检测胸腔积液ADA活性,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胸腔积液CEA的含量。结果 63例结核患者胸腔积液CEA阳性4例,阳性率为6.3%;24例癌性胸腔积液CEA检测阳性19例,阳性率为79.2%。癌性胸腔积液CEA阳性率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A的活性在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中分别为(69.5±13.2)U/L和(13±6.3)U/L,以ADA>40 U/L为诊断结核的临界值,其阳性率为73%(46/63)。结论联合检测胸腔积液ADA、CEA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与癌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苏晓梅姚艺雄陈平刘健
- 关键词:腺苷脱氨酶癌胚抗原结核性胸膜炎
- 同型半胱氨酸在预测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价值
- 2015年
-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RDW和PDW对发生慢性心力衰竭(CHF)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本院首次确诊的80例CHF患者为观察组,回归性分析在CHF发生前1-3个月测定的HCY 、RDW和PDW与同时期健康对照组80例体检者的差异。结果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HF患者HCY为(14.5 umol/L±3.25)、RDW值为(16.0±2.22)%和PDW值为(16.8±0.92)%,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HCY值、RDW值和PDW值升高是发生CHF的独立危险因子;HCY值预测CHF的ROC曲线中,AUC为0.921;RDW值预测CHF的ROC曲线中, AUC为0.804(95%CI 0.736~0.872);PDW值预测CHF的ROC曲线中,AUC为0.926(95%CI 0.882~0.970)。HCY与RDW和PDW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95.5%。结论:HCY、RDW值和PDW值升高是发生CHF的独立危险因子,三者联合检测能更好地预测的CHF发病风险。
- 区惠梅梅敏区志明刘健陈平陈卫军李肖玲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同型半胱氨酸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分布宽度
- 血球对酶免法检测HBeAg结果影响的探讨
- 2002年
- 潘雪群陈平
- 关键词:血球酶免法检测HBEAG
- 甲状旁腺激素对COPD患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究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21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至呼吸内科就诊的200名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肺功能和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和维生素D水平,并调查其生活质量。结果:甲状旁腺激素与COPD患者FEV1(%预计值)、FVC(%预计值)、FEV1/FVC呈负相关(P〈0.05),与CAT评分呈正相关(P〈0.05);维生素D 与COPD患者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P〈0.05),而与FVC(%预计值)、FEV1/FVC、CAT评分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比维生素D更为适合作为预测COPD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敏感指标。
- 刘健陈平李海珠林颖洪燕遂
- 关键词: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D肺功能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