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
- 作品数:41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浅析青年教师如何成为优秀教师被引量:1
- 2010年
- 路静张艳艳张晓艳陈平赵明耀董子明
- 关键词:优秀教师青年教师年轻教师身体力行社会价值老师
- 小青龙汤对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和血清IL-4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和血清白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AR患者86例,随机分为小青龙汤组和氯雷他定组各43例,分别给予小青龙汤和氯雷他定进行治疗。另设正常体检者30例做为健康对照组。观察EOS计数和血清IL-4检查结果。结果:治疗后2组鼻分泌物涂片EOS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小青龙汤组EOS降低更明显,与氯雷他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停药2月后鼻分泌物涂片检查,氯雷他定组EOS数目较多,与小青龙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血清IL-4水平下调,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停药2月后检测血清IL-4水平,氯雷他定组血清IL-4水平有所升高,与小青龙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小青龙汤可以减少AR患者鼻腔分泌物EOS数目,降低血清IL-4水平,同时降低AR的复发率。可能通过调控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对AR发挥治疗作用。
- 陈平鄢文海
- 关键词:变态反应性鼻炎小青龙汤嗜酸性粒细胞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鼻窦炎116例
- 2007年
- 陈平
- 关键词:鼻窦炎中西医结合清热除湿消肿排脓
- 医学生科研与创新训练融入肿瘤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6
- 2017年
- 肿瘤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具有前沿性的交叉学科。在肿瘤学教学过程中,将课堂教学和科研训练联系起来,使肿瘤学基础知识与肿瘤学的前沿动态有机结合,这不但增强了医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与理论的理解,更加强了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为宗旨,从而提升学生的科研素质,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依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激发学生对肿瘤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肿瘤学教学与肿瘤学研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 陈平杨胜利莫赛军曹文波胡涛
-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实验肿瘤学教学创新思维
- Pinl抑制剂Juglone对食管癌EC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测定Pinl抑制剂(Juglone)对食管癌细胞EC1生长增殖的影响,探讨Juglone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系EC1,用MTT试验观察细胞生长增殖状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凋亡.结果:MTT试验表明,Juglone对EC1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而增强.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加入Juglone培养48h后,EC1细胞出现G2期阻滞.Juglone药物(10、20、30μmol/L)培养48h后,EC1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9.06%,32.88%,53.18%vs8.77%,均P<0.05).结论:Pinl抑制剂Juglone可以通过抑制Pinl表达从而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Pinl抑制剂有望成为新型的抗肿瘤治疗靶点.
- 李玲陈平连鸿凯赵纪敏马俊芬董子明
- 关键词:JUGLONE细胞凋亡细胞周期
- 去泛素化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 -蛋白酶体系统是细胞内非常重要的蛋白质降解调节系统.蛋白质泛素化和去泛素化调节的动态平衡,影响或者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信号转导、神经病变或者肿瘤等许多细胞生理病理过程.目前研究证实,细胞内广泛存在多种去泛素化酶,通过选择...
- 张敬洋陈晓煜胡涛马扬程高纯志张奕琳杨胜利李沛陈平董子明
- 关键词:恶性肿瘤细胞调节致病机制
-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生物信息学对中药复方抑制COVID-19“细胞因子风暴”分子机制的探索与验证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以确定临床疗效的6种推荐中药复方为研究对象,探索中药治疗COVID-19的分子机制和物质基础。方法:利用TCMSP、IMMPORT、OMIM等数据库获得治疗COVID-19的免疫靶点。Cytoscape3.4.0用于构建"免疫靶点-中药-化合物-疾病"网络以及网络拓扑学分析,随后进行PPI、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AutoDock Vina用于分子对接。SsGSEA利用转录组和microarray数据计算免疫细胞浸润程度。结果:对"免疫靶点-中药-化合物-疾病"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本研究发现28种COVID-19免疫靶点高度关联化合物,对其进行分子对接发现豆甾醇、靛玉红、黄芩素等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Ⅱ)以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6种复方均通过TNF、IL^(-1)7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炎、调节细胞因子活性。IL-6是6种复方抗COVID-19的共同核心免疫靶标。肺组织表达谱生物信息学分析证实IL-6的表达与活化CD8+T细胞、调节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浸润高度有关,是免疫反应的关键分子。结论:中药复方的活性化合物豆甾醇、靛玉红、黄芩素等作用于IL-6、IL^(-1)0、IL^(-1)B等免疫靶点调节TNF、IL^(-1)7等多条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抑制COVID-19"细胞因子风暴"的作用。
- 杨莹莹郭琼琼唐芳芳杨玉珍李林陈平
- 关键词:中药复方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 治疗前18F--FDG PET/CT显像不同代谢参数对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
-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最常见的原发型高级别肺神经内分泌癌,是未分化癌之一,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早期极易发生远处转移,确诊时多为晚期,预后极差。SCLC根据美国退...
- 陈平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预后
- 靶向类泛素系统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与意义
- -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是介导细胞内蛋白降解的主要途径,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应激应答等广泛生物学行为.UPS功能失调可促进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因此UPS已成...
- 陈平胡涛李沛马扬程高纯志张奕琳杨胜利董子明贾立军
- 关键词:恶性肿瘤病理机制E3泛素连接酶
- 生物拆分法制备左旋盐酸倍他洛尔工艺研究
- 李永红侯立芬刘宏民黄利华单丽红张京玉于梅艳吴方源陈平
- 一. 简要技术说明该项目在一株热稳定性良好且具有立体选择性脂肪酶活性的酵母菌的基础上建立了生物拆分法制备左旋盐酸倍他洛尔的新工艺。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结合外消旋倍他洛尔的合成工艺,经微生物法拆分得到光学纯中间体,再由...
- 关键词:
- 关键词:红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