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宁
- 作品数:11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长庆石油勘探局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我国华北地区晚古生代“约代尔”旋回沉积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4
- 1989年
- 在华北鄂尔多斯地块东部(山西省和陕西省东部)上石炭统太原组的中上部发育了一套浅海陆源碎屑-碳酸盐含煤旋回沉积地层,即本文提出的“约代尔”旋回(Yoredale cyc1ic)沉积。约代尔旋回沉积最早发现于英国彭奈恩山脉的约代尔-温斯利代尔地区的石炭纪韦先期地层中,以后又发现类似的旋回沉积广泛发育于北美内陆的宾夕法尼亚地层中。
- 汪寿松陈昌明陈志明黄家宽柯保嘉陈安宁
- 关键词:晚古生代
-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风化壳气藏分布规律被引量:21
- 2000年
-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风化壳气藏属较复杂的碳酸盐岩隐蔽性气藏,产层为奥陶系顶部古风化壳溶蚀孔洞白云岩。该气藏组合的烃源岩有两套:一是石炭系一二叠系煤岩、暗色泥岩及生物灰岩;另一套是奥陶系泥质白云岩及石灰岩。这两套烃源岩的生烃中心成为含气组合的源泉,二者的叠合区必然成为天然气聚集的最有利部位。气藏主要分布在马家沟组五段盐岩尖灭线与本溪组尖灭线之间。古风化壳气藏的横向展布主要受古岩溶地貌的控制。奥陶系白云岩储集层不仅接受奥陶系本身的烃类,而且要接受来自上覆石炭系的烃类,从而提高了奥陶系白云岩储集层的烃类充满程度,同时,铁铝质岩类缺失带的两侧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地区。古风化壳气藏的勘探思路为:立足古台地,瞄准尖灭带,兼顾三个区(古岩溶斜坡区、台沟过渡区、生烃中心区),勘探的关键在于预测古岩溶地貌,寻找有利储集层发育区带。
- 马振芳付锁堂陈安宁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油气藏分布风化壳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古风化壳气藏成藏条件研究被引量:33
- 1998年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古风化壳气藏有其特定的成藏组合。上、下古生界两套烃源岩提供了丰富的混源气,其上古生界烃源岩提供的气源较下古生界丰富;含膏云坪沉积微相带是本区有利储集体的发育区带,古岩溶斜坡区是有效溶蚀孔洞的主要分布区带,二者在空间上的吻合,形成了大面积稳定展布的溶蚀孔洞储集体,为气藏的形成准备了主要的储集空间;直接盖层石炭系本溪组和间接盖层上古生界发育的多套封盖层的合理配置,是形成奥陶系古风化壳气藏较理想生储盖组合的充分条件;古侵蚀沟槽与成岩作用致密带组成区域性大型古地貌—岩性圈闭;大型古潜台是天然气运聚的有利区带,它控制了气藏的形态和分布范围。
- 马振芳陈安宁王景
- 关键词:盆地风化壳气藏形成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地区中-晚石炭世海沼沙岭沉积体系被引量:3
- 1989年
- 在加里东旋回的晚期,鄂尔多斯地区与整个华北地台一起抬升遭受侵蚀,至华力西旋回中 期鄂尔多斯地区又发生沉降,导致该区最后一次海侵。中石炭世一晚石炭世早期,华北海和祁连海分别从东西两面进入本区,被本区中部南北向“工”字形隆起区隔开,从而在此古陆的东西两侧各形成了一套海岸沉积。东部海岸在中石炭统本溪组上部和上石炭统太原组下部,西部海岸在中石炭统羊虎沟组上部和上石炭统太原组下部发育了一套海沼沙岭(chenier)平原沉积体系。
- 陈昌明汪寿松黄家宽陈志明柯保嘉陈安宁
- 关键词:石炭世煤
- 鄂尔多斯地区石炭系碎屑岩沉积体系及储集体特征
- 陈安宁范正平王世录
- 关键词:石炭纪碎屑岩储集层沉积环境沉积韵律
-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风化壳气藏分布规律
-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风化壳气藏属较复杂的碳酸盐岩隐蔽性气藏,产层为奥陶系顶部古风化壳溶蚀孔洞白云岩。该气藏组合的烃源岩有两套:一是石炭系—二叠系煤岩、暗色泥岩及生物灰岩;另一套是奥陶系泥质白云岩及石灰岩。这两套烃源岩的生...
- 马振芳付锁堂陈安宁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油气藏分布风化壳
- 文献传递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储层评价被引量:6
- 1993年
- 本文应用单井储层综合评价技术,通过对中部气田奥陶系古风化壳储层特征、成因、孔隙演化及控制因素等的研究,建立了储层概念模式。它是受控于蒸发潮坪相带和古岩溶作用的中低孔隙度、低渗透、不均质层状裂缝-孔洞复合型的膏溶白云岩风化壳储层。对该区储层作了综合评价。
- 马振芳陈安宁曹晓宏
- 关键词:奥陶纪储集层沉积相气田
- 陕甘宁盆地上古生界煤成气藏分布规律及勘探方向
- 王少昌裴锡古陈安宁费安琦陈安
- 该项研究根据实际资料建立了构造-热演化、沉积-有机相及煤系成烃演化三个模式。阐明了陕甘宁盆地上古生界煤成气形成、运移和聚集的规律,用多种方法计算了远景资源量,指出了煤成气勘探的远景、战场和突破口。发现和落实了4个具工业气...
- 关键词:
- 关键词:勘探方向煤成气藏煤成气上古生界陕甘宁盆地
-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气藏描述
- 1996年
- 对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进行了气藏描述。气藏描述的流程为:以地质为基础、测井为骨架、地震为桥粱、数学地质和计算机为手段对该区下奥陶统马五_1气藏进行了详细的沉积描述、圈闭描述和储层描述;进而得出有关参数及其分布特征,并计算出天然气地质储量;在此基础上,对气藏进行了综合评价。从整体上看,该气田为低孔、低渗、低丰度、深层大气田。
- 曾少华陈安宁蒋加钰杨国忠
- 关键词:盆地气田奥陶纪气藏气藏描述
-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风化壳气藏分布规律被引量:4
- 2000年
-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风化壳气藏属较复杂的碳酸盐岩隐蔽性气藏,产层为奥陶系顶部古风化壳溶蚀孔洞自云岩。该气藏组合的烃源岩有两套:一是石炭系—二叠系煤岩、暗色泥岩及生物灰岩;另一套是奥陶系泥质白云岩及石灰岩。这两套烃源岩的生烃中心成为含气组合的源泉,二者的叠合区必然成为天然气聚集的最有利部位。气藏主要分布在马家沟组五段盐岩尖灭线与本溪组尖灭线之间。古风化壳气藏的横向展布主要受古岩溶地貌的控制。奥陶系白云岩储集层不仅接受奥陶系本身的烃类,而且要接受来自上覆石炭系的烃类,从而提高了奥陶系白云岩储集层的烃类充满程度,同时,铁铝质岩类缺失带的两侧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地区。古风化壳气藏的勘探思路为:立足古台地,瞄准尖灭带,兼顾三个区(古岩溶斜坡区、台沟过渡区、生烃中心区),勘探的关键在于预测古岩溶地貌,寻找有利储集层发育区带。
- 马振芳付锁堂陈安宁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油气藏分布风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