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姝怡 作品数:10 被引量:81 H指数:3 供职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虚拟现实技术在成人心肺复苏培训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对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在成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培训中的应用进行范围审查,以识别VR技术干预的内容要素和应用效果。方法以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31日,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VR技术干预的内容要素包括实施CPR的意愿、反应、自我效能、按压频率、按压深度、无血流时间、复训时间、时间成本;结局指标类型为心理指标、胸外按压的质量指标、经济指标。结论VR技术在成人CPR培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心理、胸外按压质量、经济等方面的效果还可进一步挖掘。未来可基于面对面培训联合数字化反馈装置,最大化发挥VR技术的优势,形成一套综合干预策略和创新的培训模式,以进一步提高CPR培训的整体成效。 冯佳 邵翠梅 陈姝怡 张秋霞 姚晓芳 郑苏炜 彭丹 郑琳琳 兰美娟关键词:虚拟现实 心肺复苏 自我效能 全身麻醉下膝关节置换术后恶心呕吐诱因和预防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膝关节置换术后恶心呕吐的诱因,及术后早期咀嚼运动对其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患者192例,分为对照组112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预防术后恶心呕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术后早期咀嚼口香糖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手术时间、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术中激素使用、补液量,术后进食、进饮时间、术后使用昂丹司琼和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膝关节置换术后恶心呕吐患者较术后无恶心呕吐患者手术时间、术前禁食时间和禁饮时间延长(均P<0.05),术中使用激素比例增高(P<0.05),术后早期咀嚼口香糖比例降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和术前禁饮时间延长及术中使用激素是膝关节置换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而术后早期咀嚼口香糖是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全身麻醉下膝关节置换术后恶心呕吐与手术时间和术前禁饮时间延长及术中激素使用存在相关性,早期进行咀嚼运动可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风险。 沈凌 冯燕 陈洁 金爱东 陈姝怡 吕碧芳关键词:膝关节 术后恶心呕吐 以疼痛专科护士为主导的镇痛泵全程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构建以疼痛专科护士为主导的镇痛泵全程管理系统,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以疼痛专科护士为主导、病区护士为主体,构建集专科护士工作站模块和病区护士工作站模块为一体的智能化镇痛泵全程管理系统。于2021年7月—10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进行系统试运行,比较系统应用前后镇痛泵患者24 h内镇痛不全率、镇痛相关不良反应阳性探测率、患者满意度和护士工作耗时的差异。结果镇痛泵全程管理系统使用后,当日20:00镇痛不全发生率由12.9%下降至5.9%(χ^(2)=21.749,P<0.001);次日09:00镇痛不全发生率由20.1%下降至15.1%(χ^(2)=6.759,P=0.009);次日16:00镇痛不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相关不良反应阳性探测率上升,其中恶心呕吐探测率由9.2%上升到31.5%(χ^(2)=119.46,P<0.001),头晕阳性探测率由3.6%上升到8.1%(χ^(2)=13.96,P<0.001);患者满意度由(4.90±0.40)分提高到(4.96±0.25)分,疼痛专科护士随访前准备和随访后数据录入耗时由(93.85±11.14)min/d下降至<20 min/d,病区护士评估镇痛泵耗时由(29.72±8.80)s/次下降到2 s/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专科护士主导的镇痛泵全程管理系统,能有效改善术后疼痛管理的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优化疼痛管理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效率。 陈洁 房丽丽 阮晓芬 俞小玲 吕碧芳 陈姝怡关键词:镇痛 专科护士 人工智能 疼痛管理 护士主导的连续收肌管阻滞镇痛管理流程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疼痛专科护士主导的连续收肌管阻滞镇痛管理流程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共识—行动—反馈—讨论的实施策略制订以疼痛专科护士为主导的连续收肌管阻滞镇痛的管理流程。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8月—11月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某院区行膝关节置管术后行连续收肌管阻滞镇痛的1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流程应用前后48 h内镇痛不全发生率和时效指标的差异。结果护士主导的流程应用后,试验组36 h内活动时镇痛不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等待麻醉科处理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主导连续收肌管阻滞镇痛管理流程的应用可明显降低膝关节置管术后镇痛不全的发生率,降低置管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医疗效率。 吕碧芳 俞小玲 陈洁 陈姝怡 王文娜关键词:管理流程 急症护理 手术后护理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机械通气11年以上的饮食护理 被引量:2 2012年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运动神经元病的一个主要类型,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其病因、发病机制均不明确川,一般以支持及对症疗法为主,生存期平均3—5年。最终因呼吸肌麻痹或并发呼吸道感染死亡。鼻饲是吞咽障碍患者补充营养的重要途径,且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更符合机体生理需要。 陈姝怡 陈洁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饮食护理 机械通气 运动神经元病 进行性变性疾病 脊髓前角细胞 泛血管疾病临床生物标志物研究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1 2023年 描述和综合国内外泛血管疾病(PVD)生物标志物的相关研究,根据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月17日。2名研究人员依据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资料提取。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队列研究6篇、病例对照研究5篇、横断面研究4篇、Meta分析1篇。基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假说对纳入的PVD生物标志物进行分类梳理,并从PVD危险因素以及PVD生物标志物在疾病预测和筛查中的效能进行分析,旨在为未来推广PVD早诊早筛、提升综合防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鲍向英 冯佳 兰美娟 宋剑平 陈姝怡 郑琳琳 张秋霞 毛越 张玉萍 李华俊 柯昌乐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生物标志物 病毒性脑炎患者行机械通气并发气管食管瘘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6 2014年 气管食管瘘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两类.文献报道[1,2],获得性气管食管瘘中医源性为主要因素.获得性气管食管瘘是由于导管的压迫、摩擦,使气管壁发生坏死,并向后壁穿透气管壁,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间的异常通道[3],是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并发症之一,但发生率低、临床较少见.气管食管瘘一旦形成,常使患者病情急剧恶化,给临床救治带来困难.2012年8月,本院脑重症医学科收治1例病毒性脑炎行机械通气患者,不到1个月发生了气管食管瘘,因外科手术风险大,采取保守治疗,现将原因分析及护理报告如下. 陈姝怡 王海燕关键词:脑炎 机械通气 气管食管瘘 护理对策 手术室-麻醉复苏室SHARE交接班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建立手术室-麻醉复苏室SHARE交接班模型,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2017年9-11月进行手术的11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8例使用SHARE交接班模型进行交接班,对照组55例使用传统的交接班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交接班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复苏室-手术室电话回访率、交接班时间和复苏室护士对交接班的满意度。结果SHARE模型实施后,交接班不良事件占同期所有不良事件比例从60%下降至14.3%;电话回访率从36.4%下降到5.2%;尽管口头交接班时间增加了(34.8±22.9)s,但是交班者在复苏室停留时间缩短了(88.3±42.1)s;复苏室护士对交接班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SHARE交接班模型的实施降低了交接班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了复苏室-手术室的电话回访率,缩短了交接班时间,提高了复苏室护士对交接班的满意度,进一步完善了交接班体系,值得临床推广。 陈姝怡 冯燕关键词:围手术麻醉期 麻醉复苏 麻醉管理 回授法在脑卒中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2016年 目的探讨回授法在脑卒中患者和家属健康宣教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回授法对61例脑卒中患者和77名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评价健康宣教过程中患者和家属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47.8%~73.2%的患者和家属在护士首次宣教新知识或展示新技能后完全理解,在实行回授法第2、3步后完全理解的患者和家属分别为21.0%~44.9%和5.8%~15.2%。结论回授法有助于患者和家属掌握相关知识,可以在健康宣教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陈姝怡 陈金花 黄丹丹 张月娇关键词:卒中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