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颖荣
- 作品数:19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基于STUN的NAT技术在软交换网络中的应用探讨
- 2008年
- 为缓解网络IP地址日益紧张的现状和确保网络安全而提出的网络地址翻译(NAT)技术,因其难以实现语音的透明穿越而成为软交换发展应用中的难点。主要探讨该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采用STUN协议实现NAT穿越,并对STUN和Proxy这两种不同的NAT方式进行比较分析。
- 王会贤陆颖荣
- 关键词:网络地址翻译软交换PROXY下一代网络
- 高职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改革探索
- 2015年
- 在我国企业进入转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对机械类创新性人才需求更加旺盛,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模式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高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意义入手,针对目前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进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革新和创新性教师队伍塑造的对策,目标是形成高职机械专业创新人才的快速培养。
- 陆颖荣
- 关键词:高职机械专业教学模式
- 高职机械制图与测绘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 2013年
- 分析目前高职学校机械制图与测绘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式、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展技能比赛等方面提出该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 朱向丽陆颖荣
- 关键词:高职教学改革
- 基于p-Q^2图的压铸工艺优化系统设计被引量:1
- 2015年
- 给出了一种自动绘制p-Q2图,并能分析金属液流量和压射比压范围的专家系统设计思路,以C#.NET为载体,并结合推理规则实现专家系统功能。根据压铸某型铝合金,已知压铸机和材料参数的前提下,可得到p Q2坐标系下重要点坐标,并确定压射比压范围为6.7~8.3 MPa,金属流量范围3.7~4.1 L/s.
- 詹小英陆颖荣
- 关键词:C#.NET专家系统
- 图解法与解析法设计凸轮机构的精度对比被引量:12
- 2011年
- 利用AutoCAD软件对凸轮轮廓进行了图解法设计,并与解析法进行精度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基于AutoCAD技术的图解法设计出的凸轮机构能达到与解析法相同的设计精度,图解法能在机械设计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 张婉云陆颖荣梁冬青李旭
- 关键词:AUTOCAD图解法解析法
-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评价与管理改革被引量:1
- 2016年
- 分析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考核评价现状,提出考核评价原则,从师德师风、廉洁自律、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专业建设与社会服务工作、育人工作、综合考核评价等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评价和管理提供参考。
- 陆颖荣
-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改革
- 产教协同培养制造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3
- 2019年
- 分析“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院校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产教协同培养制造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措施、创新之处和取得的成效,对深化校企合作,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提高高职教育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 黄政魁韦兰花陆颖荣
- 关键词:高职院校制造类创新型人才
- 立式磨机减速器模态—振动联合优化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针对目前立式磨机传动系统模态优化和结构系统振动优化很难联合开展的现状,以立式磨机减速器齿轮箱结构系统尺寸参数和传动系统尺寸参数为设计变量,以减速器齿轮箱的固有频率避开系统特征频率和箱体振动最小为目标函数,箱体体积、箱体等效应力和综合位移为约束条件,以多目标优化理论为基础,将模态优化和振动优化进行加权处理,在ANSYS中构建了模态—振动联合优化有限元模型,采用先零阶后一阶的优化方法进行迭代求解。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系统固有频率与特征频率的接近率为20.7%,同时振动水平减小了28.4%,联合优化的优化效果良好,研究工作可为多目标联合优化提供方法借鉴,同时对减振降噪实际工程应用也有重要的参考。
- 林胜陆颖荣
- 关键词:模态振动
- 焊接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 2016年
- 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焊接专业机械制图课程存在的不足,提出应加强校企合作,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与工程意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满足焊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 陆颖荣林胜
-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
- 提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
- 2008年
- 针对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存在的内容多、时间紧等情况,就如何更好地完成《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提出了感性认识先行,"任务驱动"教学把课程设计融入整个教学全过程,整合课程内容注重应用性,利用三维CAD技术、实现可视化立体设计的办法。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 陆颖荣
- 关键词:感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