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阎建忠

作品数:80 被引量:1,838H指数:25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经济管理
  • 15篇农业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天文地球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历史地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8篇生计
  • 16篇青藏
  • 15篇土地利用
  • 15篇青藏高原
  • 14篇农户
  • 11篇影响因素
  • 7篇农牧
  • 7篇耕地
  • 6篇土地覆被
  • 6篇气候
  • 6篇气候变化
  • 5篇生态
  • 5篇农牧民
  • 5篇牧民
  • 5篇覆被变化
  • 4篇土地覆被变化
  • 4篇区域土地利用
  • 4篇劳动力
  • 4篇非农
  • 4篇脆弱性

机构

  • 61篇西南大学
  • 33篇中国科学院
  • 5篇西南农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京都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国家测绘地理...
  • 1篇国土资源

作者

  • 77篇阎建忠
  • 27篇张镱锂
  • 12篇刘林山
  • 11篇摆万奇
  • 10篇郑度
  • 7篇花晓波
  • 5篇王三
  • 5篇谢德体
  • 5篇刘燕华
  • 5篇周洪
  • 4篇何威风
  • 4篇李秀彬
  • 3篇王兆锋
  • 3篇吴莹莹
  • 3篇杨庆媛
  • 3篇丁明军
  • 3篇朱会义
  • 3篇李惠莲
  • 2篇余杰
  • 2篇喻鸥

传媒

  • 15篇西南大学学报...
  • 9篇地理学报
  • 7篇地理研究
  • 4篇自然资源学报
  • 3篇生态学报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地理科学进展
  • 3篇西南农业大学...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地理科学
  • 2篇山地学报
  • 2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生态科学
  • 1篇南方论刊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5篇2018
  • 10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渡河上游河谷与半山区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9
2013年
集约度变化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而目前对西部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特征及原因解释的研究较少。该文采取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以大渡河上游典型河谷与半山区为例,共调查农户357户,通过Tobit和OLS估计方法,定量对比分析了河谷与半山区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河谷区和半山区在耕地利用集约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无论是资本集约度还是劳动集约度,河谷区均高于半山区。影响河谷与半山区耕地利用集约度差异的因素有承包耕地面积、人均实际耕地面积、家庭固定资产、离集镇的距离、二三产业收入、农业劳动力、年需换工数量、人情往来支出等。耕地资源禀赋和农业劳动力数量是导致集约度差异的关键因素,农业生产条件或环境和家庭收入水平对其有重要影响。
花晓波阎建忠王琦张叶生
关键词:土地利用农业耕地利用集约度影响因素
黄河源地区草地联户经营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4个典型乡为例被引量:4
2017年
草地资源的持续退化使黄河源地区畜牧业生产受到威胁.合理的草地经营模式是减缓草地退化的关键,联户放牧已成为牧民普遍认可的草地经营方式之一.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RA)对4个典型乡镇160户牧户进行调查,分析单户放牧和联户放牧两种草地经营模式家庭情况和草地管理的差异,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影响草地经营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联户经营模式在研究区更为普遍,联户经营模式在草地质量和管理情况上均表现出一定优势.2)人均收入、户主年龄对牧户选择联户放牧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家庭草场质量等级和家庭草场面积则有明显的负向影响.引入社区管理、开展合作社、引导劳动力转移将有助于联户草地经营模式的规范和稳定发展.
李惠莲阎建忠周洪雷锟
关键词:青藏高原影响因素
生计方式演变——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综合研究的新视角
本文引入历史概念集合的有关范畴,提出基于生计方式的演变进行人地系统分类的方法,阐述了人地系统的基本单元、尺度、空间格局和动态演变等问题,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提供了一个解释框架。在人地系统的基本单元尺度,居民为了维持和改善...
阎建忠张镱锂朱会义摆万奇刘燕华
关键词:人地系统生计方式
文献传递
轮作休耕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以河北、甘肃、云南三省为例被引量:19
2019年
近年来,中国耕地的不合理利用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为此国家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这一重要举措。劳动力是农业的主要生产要素,归纳总结农户休耕和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准确掌握休耕面积对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对进一步推动国家轮作休耕政策、现代化发展和城镇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此,利用河北、甘肃、云南三省六县1542户农户家庭的相关调研数据,对农户休耕、劳动力转移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并运用Tobit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农户休耕面积对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农户休耕比例与户均休耕面积存在差异,且休耕比例与户均休耕面积大小均为甘肃省>云南省>河北省。(2)研究区内有62.97%的家庭存在劳动力转移现象,且休耕农户劳动力转移数量远超未休耕农户。(3)核心变量休耕面积对劳动力转移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控制变量中,农户家庭总人口、户主性别、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医疗支出、住宅距公路距离和劳均工资对劳动力转移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家庭抚养比则对劳动力转移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
王盼阎建忠杨柳王晶滢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TOBIT模型生计资本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指标研究——以北碚区为例被引量:4
2000年
分析了目前有关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指标的不足之处 ,指出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的指标应反映其整体性、时间性、方向性。最后以北碚区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为例 ,提出了变化率、变化速、变化方向等指标。
阎建忠刘秀华王玄德
关键词:土地利用时间性方向性
耕地休耕的研究进展与现实借鉴被引量:29
2017年
休耕作为土地利用的一种方式,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作为土地利用制度已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运用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方法,从休耕制度目标、休耕申请程序与机制、休耕规模和空间布局、休耕影响与效益评价和我国休耕的区域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学术回顾并总结了各国休耕经验和制度特征.结果发现:1这些经验和制度均对我国即将实施的休耕制度提供了逻辑起点和制度借鉴,但我国在申请程序、技术、补偿和监督等方面的研究仍需加强;2目前我国应在积极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符合国情的耕地休耕制度;尤其是在推行休耕制度过程中需审慎评估实行耕地休耕对粮食安全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结合我国耕地细碎化和小农经济特征设计休耕制度体系,休耕模式的设计需因地制宜、实现区域差异化.
江娟丽杨庆媛阎建忠
2001-2018年华北平原森林面积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探讨华北平原森林转型缓慢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国家制定促进华北平原森林转型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利用2001-2018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分析华北平原森林变化时空特征.基于华北平原248个样本区县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数据,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森林转型缓慢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18年间,华北平原森林转型进入面积净增加阶段,但进程仍然缓慢.林地面积增长的主要来源和流失的主要去向均为耕地和草地,林地与耕地两者之间转换频繁.(2)森林净增加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山东中部丘陵地区、山东半岛沿海地区,森林净增加的冷点区域主要集中在淮北平原一带.(3)经济发展路径和国家森林政策路径在华北平原森林转型过程中作用不明显,其降水少而蒸发量大的自然条件、竞争性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制约华北平原森林转型的主要原因.建议优化农田防护林带布局,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林业政策和精细化的管理措施,加强对江苏黄淮平原一带林草一体保护,合理推动平原地区林业产业发展,协调好农、林业结构关系,实现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共同发展.
李沁玲阎建忠程先王涛
关键词: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被引量:80
2019年
青藏高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是区域土地科学与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稳定与提升的科学基础.本文通过对已有LUCC数据与成果的再分析,研究了高原整体LUCC时空特征、典型区LUCC的时空过程及典型类型的变化过程与机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结构稳定,一级地类变化面积比例低于7%,并以单次变化为主,土地覆被状况总体改善.近年来高寒草地覆被状况整体好转、局部退化,林地恢复良好,耕地基本稳定,建设用地显著扩张,裸地轻微减少.人口较为密集的河湟谷地与'一江两河'地区,建设用地、耕地、人工林地等增加明显;藏北高原和三江源等牧区,超载过牧和生态建设的作用均有体现;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区土地覆被类型多样、变化复杂,并表现出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较强的敏感性.高原土地变化研究中还存在现有数据产品数量不足、精度不高,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环境效应认识不够深入等问题,需要加强野外监测和遥感技术的结合,关注LULC在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变化特征,同时注重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类型转化和类内渐变,使高原LUCC研究更好地服务于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张镱锂刘林山刘林山王兆锋丁明军摆万奇丁明军王秀红阎建忠许尔琪刘琼欢吴雪刘峰贵郑度
关键词:青藏高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不同类型农户撂荒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市12个典型村为例被引量:98
2014年
近年来,耕地撂荒因与耕地流失及粮食安全紧密联系而备受关注。反映撂荒现状并揭示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政府制定科学的政策、规划和计划。现有的研究多将农户作为一个整体,较少考虑到不同类型农户撂荒的差异。以重庆市12个典型村为例,在农户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类型农户撂荒的差异,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不同类型农户撂荒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不同类型农户撂荒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撂荒户数比重、户均撂荒面积、撂荒面积占承包地面积比重随耕作半径的变化情况、撂荒地现状及不同时间段撂荒面积;②野生动物影响和人均耕地面积是影响不同类型农户撂荒的共同原因。此外,影响基本型农户的因素包括户主外出经历、耕作半径和房屋离集镇距离;影响自然资产型农户的因素包括农业劳动力比重、户主外出经历、地块平均面积和耕地收益;影响人力资产型农户的因素包括家庭人口、非农收入、耕地转出面积和耕作半径。
李赞红阎建忠花晓波辛良杰李秀彬
关键词: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农户
成渝地区时空压缩格局的模拟:一个改良的时空图制图模型
2022年
针对已有时空图制图模型中存在的数据来源单一、应用范围受限、数据要求过高等问题,该文提出以路径优化为思路、Dijkstra算法为基础的制图模型改良方法.改良后的模型通过网络爬取来获得OD(Optical Density)数据;Dijkstra算法被用于实现OD矩阵数据的合并;应用多维尺度度量方法,生成最佳拟合空间;使用七参数空间坐标转换算法将拟合空间点位投影至原始地理空间中,并对拟合误差进行可靠性检验.最终依据节点的点位位移和拟合空间的扭曲现象,分析多轮区域时空压缩效应的格局.该文以成渝城市群为例,绘制不同交通网络建设水平下的通行时间时空图,预测规划高铁网建成条件下的未来可达性格局.该文证实了Dijkstra算法在时空图制图模型上的应用可行性,总结了模型改良后具有降低数据量需求及实现数据合并的优势,探索了多种通行方式下地区时空图及规划条件下预测时空图的模拟方法,扩展了时空图制图法的应用范围.
葛恒衡阎建忠王涛
关键词:DIJKSTRA算法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