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小惠
作品数:
3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海安县实验小学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更多>>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文化科学
主题
2篇
语文
1篇
语文教学
1篇
语文教学效率
1篇
语文课
1篇
语文课堂
1篇
知识
1篇
知识层
1篇
知识层次
1篇
三顾
1篇
三顾茅庐
1篇
提高语文
1篇
提高语文教学...
1篇
童谣
1篇
批注
1篇
批注式阅读
1篇
文本
1篇
文本阅读
1篇
文教
1篇
教学效率
1篇
教育
机构
3篇
海安县实验小...
作者
3篇
钱小惠
传媒
2篇
小学教学参考...
1篇
广西教育
年份
1篇
2014
1篇
2013
1篇
2012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巧用童谣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被引量:2
2012年
童谣句式自由、言语朴实、声韵活泼、通俗易懂,融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小学生天真,充满幻想,如果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能充分利用童谣进行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高质轻负",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思维能力。一、课堂学习,童谣燃起激情学生只有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钱小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童谣
形诸笔墨,乃解其味——浅谈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策略
被引量:1
2014年
古人一直秉承“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理念,现代又有毛泽东批注(--十四史》的范例。可见,随时记录下阅读体会,以备日后体察回味,已成为语文习得的重要手段。文本阅读,最重要的是实现与作者的心灵触碰。而小学生受知识层次、人文修养、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在文本阅读时,往往难以融入文本世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引导。而阅读是个性化的思想活动。教师的引导难免出现“一家之言”的权威论调,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使阅读过程的双向性变成了单向性。在阅读过程中,适当加入批注,不但可激发学生主动体察文本世界的思想情感,还有助于构筑其思想底蕴。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一、从浅尝辄止到读有所思,培养学生阅读批注的习惯 阅读,是学生以读者的身份,通过文本阅读,实现与作者的情感沟通。小学生受人文修养、个人阅历等条件的限制,还不能独立阅读;即使到了中年级以后,仍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此,小学的阅读教学需要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一)改善浅尝辄止的阅读现状,引导学生读思结合 小学生的阅读,多停留在表层,“浅尝辄止”的现象相当普遍。对文本的阅读,多流于文字认知、内容梗概了解的层面,甚至无法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走马观花似的阅读颇为常见,读过即忘,未在内心形成共鸣,因此对文本的深层次蕴意极少探究。阅读,是学习他人智慧,并使之内化的过程。为避免阅读成为“无用功”,在阅读中,给文本加上批注,以笔代心,既实现知识的迁移,又促使学生手与脑并用、读与思结合。比如,在阅读《三顾茅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中,批注出刘备三次造访“茅庐”时诸葛亮的态度,借此分析课文为什么着重描写第三次造访的睛形。另外,通�
钱小惠
关键词:
批注
笔墨
文本阅读
《三顾茅庐》
知识层次
让语文课堂亮点频出
2013年
语文课堂是一个富有诗意、生命以及内蕴的场所。在这里潜伏着很多的契机,只要教师用敏锐的视角和教育的睿智等去仔细捕捉,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亮点”出现,让课堂韵味十足。那如何才能使你的课堂亮点频出呢?
钱小惠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教育
教师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