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钦卿

作品数:5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优势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专业博士后引进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杆菌
  • 3篇大肠杆菌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源
  • 2篇质粒介导
  • 2篇内酰胺酶
  • 2篇耐药
  • 2篇耐药基因
  • 2篇基因
  • 2篇ESBLS
  • 1篇动物源大肠杆...
  • 1篇毒性
  • 1篇毒性作用
  • 1篇心肌
  • 1篇心肌酶
  • 1篇心肌酶谱
  • 1篇心脏毒性
  • 1篇血清型
  • 1篇抑菌
  • 1篇抑菌试验

机构

  • 5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作者

  • 5篇钟钦卿
  • 4篇林居纯
  • 2篇舒刚
  • 1篇杨鸿
  • 1篇何永明
  • 1篇王敏儒
  • 1篇马驰
  • 1篇邓向东
  • 1篇邓林
  • 1篇代鹏飞
  • 1篇黄玲
  • 1篇王凯

传媒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四川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产β-内酰胺酶及血清型的检测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为了解四川地区动物源大肠杆菌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产β-内酰胺酶以及产酶菌株血清型流行规律。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467株临床菌株进行了2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采用CLSI推荐产ESBLs、AmpC和碳青霉烯酶检测方法检测了所有菌株产β-内酰胺酶情况;采用O抗原鉴定法对产酶菌株血清型进行了鉴定。结果 467株菌对27种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耐药性;菌株产ESBLs、AmpC和碳青霉烯酶检出率分别为36.83%、13.70%和0.00%,产酶菌比非产酶菌具有更严重的耐药性;176株产酶菌共检测出31种血清型,以O131、O107、O78、O9、O127、O20和O157为优势血清型。结论本次检测大肠杆菌ESBLs和AmpC检出率较高,耐药形势严重,血清型复杂,应加强动物源大肠杆菌产β-内酰胺酶及血清型的监测。
代鹏飞舒刚林居纯钟钦卿邓林
关键词:大肠杆菌Β-内酰胺酶血清型
四川省动物源大肠杆菌质粒介导ESBLs和AmpC酶耐药基因的检测
大肠杆菌是常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之一,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医学、兽医学和公共卫生学意义。随着抗菌药物在兽医临床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迅速出现,多重耐药现象十分普遍,已成为威胁全球医学及公共卫生的严重问题。对动物源大肠杆菌进行耐...
钟钦卿
关键词:大肠杆菌质粒ESBLSAMPC酶
文献传递
12种中药的体外抑菌试验被引量:19
2010年
研究不同中药对标准菌及临床分离菌的抗菌活性,为中药应用于临床,以及消除细菌耐药性的研究提供基础。采用管碟法,进行了12味中药对3种标准菌及30株临床分离菌的抑菌作用观察。结果显示,12味中药中的8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乌梅、五倍子和黄连抑菌活性最强,木耳、穿心莲、白头翁、苦参无抑菌作用。
黄玲林居纯马驰钟钦卿
关键词:中药体外抑菌管碟法
畜禽源大肠杆菌质粒介导β-内酰胺酶检测及其耐药基因特性研究被引量:16
2016年
为探讨畜禽源大肠杆菌临床菌株产β-内酰胺酶及其基因特性,采用常规检测法检测菌株产β-内酰胺酶情况,PCR法检测ESBLs、AmpC基因型,质粒结合转移试验研究耐药基因分子传播机制,并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供体菌及接合子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467株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未检出产碳青霉烯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产ESBLs和AmpC分别达36.83%和13.70%;176株产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blaTEM、blaCTX-M、blaOXA、blaCIT和blaDHA分别为84.09%、60.80%、14.77%、35.80%和1.70%;本次质粒转移率为50%,多数转化子获得了供体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以上结果说明,产ESBLs、AmpC菌株广泛存在于本次检测菌株中,blaTEM、blaCTX-M和blaCIT是β-内酰胺酶基因主要流行基因型,质粒在β-内酰胺酶基因的水平传播起主要作用。
舒刚侯蓉林居纯钟钦卿刘颂蕊邓向东
关键词:大肠杆菌ESBLSAMPC
麻黄对家兔心脏的毒性作用被引量:12
2010年
从试验动物心率、心肌酶谱、心电图以及心脏病理学变化等方面研究麻黄对心脏可能的毒性作用。将青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56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20.0 g/kg(高剂量组)、10.0 g/kg(中剂量组)、2.0 g/kg(低剂量组)麻黄煎剂和蒸馏水10.0 g/kg(空白对照组)灌胃,连续7 d,测定试验前后心率、心电图,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液和心肌组织测试心肌酶谱,观察心脏病理变化。结果发现:麻黄高、中剂量可显著减缓心率;心肌酶谱出现以活性显著增高为主的紊乱变化;心电图波形异常,P波、R波群振幅增大,PR间期延长,中剂量/高剂量分别延长/缩短QT间期;心脏组织结构造成损伤,损伤累及全心。试验结果初步表明,麻黄对试验动物心脏功能和结构造成明显损伤,而且损伤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剂量累积效应。
何永明钟钦卿王凯王敏儒杨鸿林居纯
关键词:麻黄心脏毒性心肌酶谱病理组织学家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