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灿辉

作品数:22 被引量:161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洛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胃癌
  • 5篇直肠
  • 5篇术后
  • 4篇直肠癌
  • 4篇食管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4篇消化道
  • 4篇消化道重建
  • 4篇结直肠
  • 4篇化道
  • 4篇癌患者
  • 4篇肠癌
  • 3篇食管胃
  • 3篇食管胃结合部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胃癌患者
  • 3篇胃切除
  • 3篇胃切除术

机构

  • 18篇河南科技大学...
  • 4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22篇金灿辉
  • 13篇王公平
  • 10篇陈晔
  • 10篇周博
  • 8篇杨言通
  • 6篇冯笑山
  • 6篇张伟
  • 4篇孟元普
  • 4篇王珍珍
  • 3篇王爱红
  • 2篇陈建民
  • 2篇智鹏柯
  • 2篇解延飞
  • 2篇韩鸿彬
  • 2篇裴哲
  • 2篇裴哲
  • 2篇陈晔
  • 1篇刘孝民
  • 1篇李福军
  • 1篇王珍珍

传媒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中华老年口腔...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3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评估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从而避免或减少患者术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方法回顾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行根治性胃切除的胃癌患者81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15例,年龄28~89岁。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测定研究对象术前及术后3~6个月第一腰椎椎体骨小梁CT值,把145 HU的CT值作为截点将患者分为两组,分析术后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两组在吸烟史、糖尿病病史、手术切除部位的选择及手术吻合方式的选择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患者既往吸烟(OR=7.175,P=0.040)及行全胃切除术(OR=49.196,P=0.002)是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吸烟史及行全胃切除术是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张克非冯笑山周博金灿辉郭东姣裴哲王公平
关键词:胃癌手术骨质疏松症
PTEN、STAT3和VEGF-C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寻求可能成为判断结直肠癌恶性程...
金灿辉
关键词:结直肠癌临床病理
文献传递
改良袢型、3S型与P袢型空肠代胃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中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改良袢型、3S型与P袢型空肠代胃在胃癌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月至2010年11月我院进行全胃切术的胃癌和贲门腺癌病人共131例,入院完善术前检查后随机分为3组,其中43例采用改良袢型,47例3S型空肠代胃,41例P袢型空肠代胃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比较3种重建术后并发症、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改良袢型组和S型这两组患者与P袢型空肠代胃组患者相比,前二者倾倒综合征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更低,且前两者之间对比差别不大;术后饮食较术前无明显改变;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营养评定指数均高于P袢型空肠代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袢型与3S型一样能有效防止倾倒综合征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陈晔汪增方周博金灿辉杨言通王公平
关键词:胃癌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
胃癌患者术前CRP/Alb比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CRP/Alb比(CAR)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胃癌患者,以术前CAR为因变量对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期及术中淋巴结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术前CAR≤0.04与CAR>0.04的患者比较,后者有更高的转移率和转移度,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AR>0.04组的患者中,淋巴结分期>N0者明显多于术前CAR≤0.04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orrmann分型Ⅰ、Ⅱ、Ⅲ、Ⅳ型患者的CAR均逐渐增高;随着胃癌病理分期的进展,CAR均值增高。3)术中淋巴结清扫总数较多组,其术前CAR均值偏高。结论:胃癌患者术前CAR的高低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具有相关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淋巴结转移的程度。
乔乐乐王公平周博金灿辉汪增方杨言通智鹏柯陈晔解延飞冯笑山
关键词:胃癌淋巴结转移
胃肠手术后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集束化治疗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集束化治疗胃肠手术后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医院就诊的胃肠手术后严重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共78例,将患者分为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试验组采用集束化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经验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4h后,试验组患者的乳酸水平、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每h平均尿量、平均中心静脉压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d后,试验组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及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连续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6.3%(P<0.05)。结论应用集束化治疗胃肠手术后严重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可降低患者乳酸水平、动脉血氧饱和度及排尿量,降低患者死亡率,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汪增方王公平陈晔金灿辉张伟孟元普
关键词:胃肠手术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的较为理想的术式.方法 选自2005年1月~2011年1月308例进展期Ⅱ型、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病人,进行了两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死亡例数、术后半年各种营养指标及术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在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及手术相关病死率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半年营养指标方面,3S空肠间置组明显优于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组(P<0.05).3S空肠间置组在预防反流性食管炎及倾倒综合征发生方面,明显优于食管空肠吻合组(P<0.05).该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良好,生活质量高.结论 3S空肠间置消化道重建术是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后较为理想的重建术式.
王公平杨言通周博陈晔金灿辉汪增方张伟王珍珍冯笑山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消化道重建
小肠间质瘤45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SIST)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10年9月该院收治45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SIST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结果 SIST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消化道出血、贫血、腹部包块或小肠梗阻是其主要表现。好发部位最常见依次为空肠、十二指肠和回肠。术前诊断率为80%(36/45),根治性切除率为84.44%(38/45),无围手术期死亡,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结论 SIST无特异性临床症状,CT检查有一定的诊断价值,CD117和CD34有助于诊断,积极外科手术切除和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
韩鸿彬王公平陈晔汪增方金灿辉
关键词:小肠间质瘤
食管胃结合部癌表皮生长因子-2基因扩增及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2(Her-2)在胃食管结合部癌中的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情况及其与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80例手术切除的胃食管结合部癌组织中HER-2的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情况,并分析与胃食管结合部癌的病理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应用FISH技术检测显示在胃食管结合部癌组织中Her-2的蛋白阳性表达率22.5%,应用IHC技术检测其在癌组织表达率为15%,Her-2基因扩增和蛋白阳性表达与胃食管结合部癌的分化程度和临床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结论 Her-2蛋白过表达和基因扩增是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的一个预后指标,与其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HER-2蛋白表达水平及基因扩增程度对于胃食管结合部癌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
韩鸿彬王公平陈晔金灿辉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
血清PAPPA、HSP90α在NSCLC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21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PAPP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5月本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60例NSCLC患者为NSCLC组、体检中心获取的6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查两组血清PAPPA、HSP90α水平;分析不同TNM分期、肿瘤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分化程度、是否吸烟、病灶直径大小患者血清PAPPA、HSP90α水平差异。结果NSCLC组患者的血清PAPPA、HSP90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患者的血清PAPPA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不同分化程度的NSCLC组患者的血清HSP90α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组患者的血清PAPPA、HSP90α水平较健康人群显著升高,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金灿辉崔贯一王爱红孟元普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热休克蛋白90Α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自然杀伤细胞比例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5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74例)和开腹组(行开腹胃癌根治术,78例),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患者外周静脉血中NK细胞的比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2 d、术后1周及术后2周NK细胞比例的变化,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 d与术前1 d比较,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NK细胞比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周NK细胞比例恢复近术前水平,而开腹组患者术后1周NK细胞比例仍处于低水平,术后2周才恢复近术前水平;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NK细胞比例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机体损伤小,能够保护机体免疫功能,术后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晔汪增分金灿辉
关键词:胃肿瘤腹腔镜自然杀伤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