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新萍
- 作品数:21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特征
- 2006年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新理念,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 鄢新萍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 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员道德建设的思考被引量:1
- 2013年
- 目前我国正处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新阶段,执政党党员的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挑战,应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党员道德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
- 鄢新萍
- 关键词:党员道德建设
- 党的先进性的历史启示与“三个代表”
- 2004年
- 80多年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始终是我们党致力于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则只能是围绕着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核心命题来进行。本文通过对党的先进性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三个代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力量之源。
- 鄢新萍鄢松波
- 关键词:党的建设
- 试论长江局在抗战中的积极作用被引量:3
- 1996年
- 长期以来,人们对抗战时期的长江局贬多褒少,笔者认为,尽管由于王明右倾投降主义及其它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长江局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缺点或错误.但长江局的历史如果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总体上来考察,其历史功绩是巨大的.本文着重从长江局对重建南方各省的党组织、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抗战文化事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来加以论述.
- 鄢新萍
- 关键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军队《新华日报》中共代表团八路军董必武
- 邓小平1975年整顿述论
- 2004年
- 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大局是邓小平1975年整顿的主要指导思想;围绕整顿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重大政策原则;这次整顿取得显著的成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导。
- 鄢新萍
- 关键词:邓小平
- 执政党应当对党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读江泽民同志《论党的建设》札记
- 2003年
- 围绕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在《论党的建设》一书中,江泽民同志就改造主观世界、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及更加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等方面对全体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 鄢新萍鄢舟
- 关键词:执政党世界观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及路径选择被引量:31
- 2013年
- 党的十八大阐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依据和蓝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应结合"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改革教学模式,逐步探索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与途径。
- 鄢新萍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
-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认识与推进
- 2004年
- 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界定是确定党的奋斗目标的前提。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江泽民在新的实践和新的认识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区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两个概念 ;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一步细化。
- 鄢新萍
-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全球化态势下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创新
- 2006年
- 全球化和加入WTO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开始融入世界体系之中。全球化使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多元文化价值观在对立中共存。中国道德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发展的机遇,将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置于全球化态势下加以考察,探讨道德建设的新内容、新途径,有助于道德建设的与时俱进,和谐社会的稳步发展。
- 鄢新萍
- 关键词:道德建设
- 构建和谐社会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当代化被引量:1
- 2006年
- 从毛泽东思想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这一系列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和当代化相统一的产物。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解读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的一次新的视角转换,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进程中提出的,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鄢新萍
- 关键词: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当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