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鄂颖

作品数:12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辽宁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细胞
  • 4篇腺癌
  • 3篇蛋白
  • 3篇受体
  • 3篇肿瘤
  • 3篇裸鼠
  • 3篇肺癌
  • 2篇移植瘤
  • 2篇晚期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疗效
  • 2篇放疗
  • 2篇非小细胞
  • 2篇非小细胞肺癌
  • 1篇单分子
  • 1篇蛋白表达

机构

  • 11篇辽宁省肿瘤医...
  • 2篇辽宁省疾病预...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鄂颖
  • 4篇井明晰
  • 3篇贾羽丰
  • 3篇王妍
  • 3篇孙涛
  • 2篇尚德高
  • 2篇孙涛
  • 1篇曲文志
  • 1篇贾羽峰
  • 1篇王溪原
  • 1篇段博实
  • 1篇王笑新
  • 1篇姜翠
  • 1篇郭翔宇
  • 1篇宋歌
  • 1篇段博识
  • 1篇李晓睿

传媒

  • 5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年份

  • 7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rf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治疗的NSCLC患者组织标本72例,同时选取癌旁组织(距癌组织> 5 cm)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rf2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观察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Nrf2阳性表达率和Nrf2 mRNA表达分别为62. 50%和(1. 392±0. 22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 <0. 05);肿瘤直径> 5 cm、TNM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Nrf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 88%、86. 36%和76. 19%,明显高于肿瘤直径≤5 cm、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 <0. 05); Nrf2mRNA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 0. 05); Nrf2蛋白表达和Nrf2 mRNA表达呈正相关(r_s=0. 366,P <0. 05);Nrf2蛋白阳性表达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2个月(95%CI:9. 92~14. 08)和21个月(95%CI:19. 76~22. 25),明显低于Nrf2蛋白阴性表达者(P <0. 05)。结论 Nrf2在NSCLC患者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一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鄂颖尚德高尤胜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2012年
目的进一步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入院治疗的52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以下治疗方法:多西他赛75mg/m^2,d1,ivgtt、奥沙利铂130mg/m^2,d2,ivgtt,并对治疗之后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52例晚期胃癌患者实施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后,其中完全缓解的患者有0例、部分缓解的患者有17例、病情稳定的患者有24例、病情发生进展的患者有11例。总有效率为32.69%、疾病控制率为78.8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效果较好,是一种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井明晰鄂颖王妍
关键词: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晚期胃癌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5
2013年
目的探讨及分析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1年l2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就诊的8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肿瘤大小、不同肿瘤分级及肿瘤分期、不同化疗方案以及不同淋巴结个数的有效率(RR)。结果 80例乳腺癌患者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实体瘤疗效标准评价,结果显示,完全缓解(CR)24例,部分缓解(PR)40例,病情稳定(SD)16例,疾病进展(PD)0例,RR为80.0%(64/80)。不同肿瘤大小、不同肿瘤分期、以及不同淋巴结个数的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其疗效受肿瘤大小、不同肿瘤分期、以及不同淋巴结个数相关因素的影响。
王妍贾羽峰井明晰段博实鄂颖孙涛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预后影响因素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脑胶质瘤MRI导向立体定向开颅切除患者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脑胶质瘤磁共振成像(MRI)导向立体定向开颅切除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血清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I)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MRI导向立体定向开颅切除术的60例脑胶质瘤患者,依据数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给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肿瘤指标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5-3)以及肿瘤标志物CA125水平、血清Galectin-1与IGF-I表达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术后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563,x^2=6.231;P<0.05);两组患者放射治疗前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0,t=9.945,t=0.013;P>0.495);放射治疗后,观察组CEA、CA15-3和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41,t=9.945,t=16.179;P<0.001);两组患者放射治疗前血清Galectin-1与IGF-I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2,t=0.090;P>0.05);放射治疗后,观察组血清Galectin-1和IGF-I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0,t=4.246;P<0.05);两组患者放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84,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脑胶质瘤MRI导向立体定向开颅切除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清Galectin-1与IGF-I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尤胜鄂颖李文瑶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脑胶质瘤肿瘤指标
抑制MDC1基因蛋白表达对裸鼠食管癌细胞移植瘤大小及放疗敏感程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抑制MDC1基因蛋白表达对裸鼠食管癌细胞移植瘤大小及放疗敏感程度的影响。方法取54只SPF级BALB/C雄性裸鼠,构建食管癌动物模型。通过MDC1 mRNA序列,对有效的干扰序列与阴性对照序列进行设计并合成,且与载体p SIH1-H1-cop GFP生成重组质粒。裸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Eca109细胞未进行任何处理)、阴性转染组(转染阴性Eca109细胞)、单一照射组(Eca109细胞仅进行放射线照射)、阳性转染组(转染阳性ECA09细胞)、阴性转染+照射组(转染阴性Eca109细胞联合放射线照射)、阳性转染+照射组(转染阳性ECA09细胞联合放射线照射),每组各9只。采用蛋白印迹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MDC1蛋白及mRNA表达量进行检测,取MDC1阳性转染Eca109细胞、阴性转染的Eca109细胞,分别将其接种于裸鼠。记录各组裸鼠移植瘤照射后1周、2周、3周、4周的体积变化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对裸鼠移植瘤组织中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情况进行检测,且根据蛋白印迹法对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CHK2、CHK2-T68、CHK1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将所得数据纳入统计学分析。结果p MDC1-shRNA质粒成功构建,且Eca109细胞得以转染,取得MDC1稳定转染的Eca109细胞。接种的裸鼠均成活,且于接种后7 d左右裸鼠爪下移植瘤形成。经15 Gy照射后,单一照射组、阴性转染+照射组裸鼠移植瘤生长速度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缓(P <0. 05),阳性转染+照射组裸鼠移植瘤生长速度较其它各组均明显减缓(P <0. 05),生长抑制率明显增高(P <0. 05)。照射前,各组裸鼠移植瘤体积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 0. 05);照射后1周、2周、3周、4周,空白对照组裸鼠移植瘤增长较明显,阳性转染+照射组裸鼠移植瘤增长较缓慢,与单一照射组、阴性转染+照射组裸鼠移植瘤体积明显缩小(P <0. 05)。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率的比较,并无显著差�
尤胜宋歌李文瑶鄂颖
关键词:裸鼠食管癌移植瘤放疗
全身放疗对U14荷瘤小鼠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及RGS5、CXCR4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究全身放疗对U14荷瘤小鼠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及G蛋白调节信号蛋白5(RGS5)、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影响。方法 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和放疗组。模型组和放疗组通过皮下注射U14细胞建立荷瘤裸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放疗组在建模后第5天接受全身放疗。分别在建模后第4天,6天,8天,10天和12天检测肿瘤体积和脾脏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含量。使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G蛋白调节信号蛋白5(RGS5)、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蛋白和mRNA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的肿瘤体积随着时间显著升高(P <0. 001),在放疗第6天、8天、10天和12天,放疗组的肿瘤体积显著低于模型组(P <0. 001)。模型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01),放疗组的MMP2和MMP9蛋白和mRNA的水平显著低于放疗组(P <0. 001)。放疗前模型组和放疗组的Treg细胞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01),放疗后放疗组的Treg细胞比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 <0. 001),并且在放疗后第8天和第10天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P> 0. 05)。模型组的RGS5和CXCR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01),放疗组的RGS5和CXCR4蛋白和mRNA的水平显著低于放疗组(P <0. 001)。结论全身放疗可有效抑制U14荷瘤裸鼠肿瘤组织的生长,同时下调MMP2和MMP9的水平抑制转移。可能的机制是全身放疗可通过抑制RGS5和CXCR4的水平抑制血管生成并抑制肿瘤的转移。
尤胜李文瑶鄂颖
关键词:小鼠荷瘤裸鼠模型放疗趋化因子受体4
苦参碱联合顺铂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裸鼠移植瘤模型瘤体生长及caspase-3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分析苦参碱联合顺铂对人肝癌细胞株Hep G2裸鼠移植瘤模型瘤体生长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存活素(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于BALB/c裸鼠腋部皮下注入人肝癌细胞株Hep G2以此构建移植瘤模型。在成瘤后,将28只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顺铂组(顺铂2 mg/kg)、苦参碱组(苦参碱100 mg/kg)、联用组(苦参碱100 mg/kg+顺铂2 mg/kg)各7只,各组均通过腹腔注射给药。观察各组瘤体生长状况,对各组抑瘤率进行计算。通过免疫组化法对各组瘤组织中caspase-3、Survivin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计算和比较各组阳性细胞率。结果联用组裸鼠抑瘤率为80. 00%,较顺铂组(64. 00%)、苦参碱组(36. 00%)明显升高(P <0. 05)。联用组裸鼠caspase-3阳性细胞率为(77. 89±7. 35)%,较对照组(19. 89±4. 14)%、顺铂组(64. 86±9. 34)%、苦参碱组(36. 97±9. 35)%均显著上升(P <0. 05)。联用组裸鼠Survivin阳性细胞率为(20. 04±4. 37)%,较对照组(84. 85±14. 75)%、顺铂组(39. 05±7. 69)%、苦参碱组(64. 06±9. 14)%均显著降低(P <0. 05)。结论单用顺铂或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株Hep G2裸鼠移植瘤均具有一定的抑瘤作用,但二者联用的抑瘤作用更为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苦参碱联合顺铂处理可对caspase-3、Survivin表达水平造成影响,进而促使肿瘤细胞凋亡存在密切关系。
鄂颖尚德高尤胜
关键词:裸鼠肝癌移植瘤模型苦参碱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存活素
磁共振成像MD、ADC和MK参数在浸润性乳腺癌病理分级中的应用及与ER、PR、HER-2、Ki-67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平均扩散率(MD)、表观弥散系数(ADC)和扩散峰度平均值(MK)参数在浸润性乳腺癌病理分级中的应用及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将65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扩散峰度成像序列的乳腺MR扫描,计算MD、ADC及MK值,采用统计学分析MD、ADC及MK值与浸润性乳腺癌病理分级及与ER、PR、Ki-67、HER-2的关系。结果 MD、ADC及MK值在不同病理分级的浸润性乳腺癌中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 05)。ER阳性患者中MD和ADC值明显低于ER阴性(P <0. 05); MD、ADC值在PR、Ki-67、HER-2(P> 0. 05)不同表达水平中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MK值在ER、PR、HER-2不同表达水平患者中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 05),但在Ki-67不同表达水平中的比较,Ki-67阳性率> 20%中MK值明显低于Ki-67阳性率≤20%,存在显著差异(P <0. 05)。结论扩散峰度成像序列的乳腺MR扫描对浸润性乳腺癌术前病理分级的评估价值较为有限,但在肿瘤增殖活性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可为后期治疗治疗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
鄂颖贾羽丰尤胜
关键词:浸润性乳腺癌磁共振成像表观弥散系数
个案报道
目的 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重复癌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日益增加,同时期的重复癌的发病率是约为0.4%-10.7%[1].目前有一些重复癌可能与某些基因突变有关,如BRCA1/2 的突变可以导致乳腺癌及卵巢癌[2].但同时...
鄂颖孙涛
关键词:重复癌乳腺癌肺癌
乳腺癌患者抑郁相关因素及氟西汀干预处理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乳腺癌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分析晚期乳腺癌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因素,探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16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患者自评量表(PHQ-9)进行基线抑郁水平调研,结合临床病理因素分析抑郁相关因素。将基线调研中的重度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组(n=21)和空白对照组(n=20),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20mg/d,连用6个月;对照组仅给予安慰剂。测定治疗后2、6和12个月的PHQ-9值。结果晚期乳腺癌患者在基线PHQ-9评估中抑郁的发生率为59.6%(96/161),重度抑郁患者发生率为25.5%,占总抑郁患者的42.7%(41/96)。重度抑郁患者与非抑郁患者相比,在月经状态、ER、PR和HER2表达以及DFS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值<0.05。氟西汀组PHQ-9评分在治疗后2、6和12个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值<0.05。结论月经状态、ER、PR和HER2表达以及DFS是晚期乳腺癌伴发抑郁的影响因素,氟西汀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伴发的抑郁状况。
姜钧瀚孙涛李晓睿徐君南鄂颖贾羽丰曲文志王溪原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抑郁症雌激素受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