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学齐
- 作品数:19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丽水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产科护理用新生儿育婴床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产科护理用新生儿育婴床,涉及育婴床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通过多个支撑柱固定连接有床体,床体的内下表面设置有相匹配的硅胶垫,硅胶垫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湿度传感器,床体的一侧面安装...
- 郭学齐吴靖陈艳兰晓红
- 一种防止消毒工具混乱摆放的产科护理消毒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消毒工具混乱摆放的产科护理消毒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另一侧的顶端设有驱动电机一,壳体的顶端设有热风机和驱动电机二,壳体内部的顶端设有支撑体,支撑体的中间位穿插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均设有绕线轮,绕线...
- 郭学齐
- 基于产妇和胎儿因素构建新生儿窒息风险评分系统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通过产妇与胎儿临床资料初步构建新生儿窒息风险评分系统,为新生儿窒息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间分娩的153例窒息新生儿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时期分娩的2237例非窒息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通过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建立新生儿窒息的风险评分系统,ROC曲线用于评价评分系统预测效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年龄≥35岁、前置胎盘、脐带绕颈、低出生体重儿、产程异常以及胎儿宫内窘迫是发生新生儿窒息的独立相关因素。风险总分值为8分,其中产妇年龄≥35岁(1分)、前置胎盘(1分)、脐带绕颈(2分)、低出生体重儿(1分)、产程异常(1分)、胎儿宫内窘迫(2分)。模型评价显示,该评分系统ROC曲线下面积为0.788,灵敏度为66.01%,特异度为79.12%,约登指数为45.13%,分值≥4分为发生新生儿窒息高危人群。结仑该风险评分系统有助于早期监测高危产妇和胎儿,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 郭学齐兰晓红陈艳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风险评分
- 产后尿潴留风险评分系统的建立及验证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建立产后尿潴留(PUR)风险评分系统,为筛选PUR高危患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2017年在某三级甲等医院经阴道分娩并发生PUR的180例产妇和同时期在该院经阴道分娩但未发生PUR的200名产妇,从中随机抽取278人纳入建模组,其他102人纳入验证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建模组PUR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OR值构建风险评分系统,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Kappa检验等对该系统进行评价。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年龄>35岁(OR=5.14,95%CI:1.84~14.38)、分娩镇痛(OR=1.80,95%CI:1.06~3.07)、产钳助产(OR=3.80,95%CI:1.62~8.90)、会阴侧切(OR=3.02,95%CI:1.76~5.17)和分娩巨大儿(OR=3.26,95%CI:1.07~9.97)是发生PUR的危险因素。所建评分系统风险总分值为17分,其中年龄>35岁为5分,分娩镇痛为2分,产钳助产为4分,会阴侧切为3分,分娩巨大儿为3分。当截断值取8分时,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4,灵敏度为67.18%,特异度为72.79%,拟合优度检验P=0.623,Kappa值=0.730(95%CI:0.650~0.810);验证组AUC为0.758,灵敏度为65.31%,特异度为83.02%,拟合优度检验P=0.951,Kappa值=0.842(95%CI:0.738~0.946)。结论产妇年龄>35岁、分娩镇痛、产钳助产、会阴侧切和分娩巨大儿是发生PUR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5个影响因素构建的风险评分系统能较为准确地预测PUR发生风险。
- 郭学齐兰晓红吕清媛
- 益气通乳汤联合按摩对自然分娩产妇产后泌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自然分娩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相对于剖宫产而言,可有效提高产妇和婴儿安全;但由于大多数产妇生产产程中因体力大量消耗,加之失血等原因,产后身体相对虚弱,加之大多数产妇受产后情志因素影响,会导致产后泌乳时间延迟、泌乳量下降等,无法确保婴儿充足的母乳喂养,对婴儿生长发育存在一定影响[1-2]。母乳属于天然食品,有助于婴儿消化吸收,同时,还能促进婴儿新陈代谢,提高免疫能力。因此,临床上对于自然分娩产妇产后泌乳尤其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泌乳量[3]。以往临床上针对自然分娩产妇多采取乳房热敷和帮助婴儿吸吮等措施,但效果相对不理想,无法满足婴儿母乳喂养情况。2018年2月—2019年2月笔者对39例自然分娩产妇给予中药自拟益气通乳汤加按摩联合干预,观察其对产妇泌乳情况的影响,今报道如下。
- 张雁王国华郭学齐
- 关键词:母乳喂养情况情志因素通乳汤联合干预产后泌乳自然分娩
- 一种带有剪切功能的产科接生用产科钳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剪切功能的产科接生用产科钳,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和第三手柄,第一手柄、第二手柄和第三手柄的一端分别设有指环,第一手柄、第二手柄和第三手柄远离指环的一端分别设有连接头,连接头之间通过转轴相配合连接...
- 郭学齐
- 孕妇及新生儿血清锌含量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关系的动态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孕期妇女及新生儿出生时血清中的锌值,探索锌值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血锌值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原子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孕3月、6月和生产前孕妇血中及脐血中元素锌的含量,以及新生儿出生时的体质量。结果孕产妇血中的锌值随孕期的增加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脐血中的锌值明显高于分娩前,孕期血锌值越高则新生儿体质量越重,且新生儿脐带血锌含量越高则出生时体质量越重。结论妇女在妊娠期对微量元素锌的需求明显提高,在孕6月前对孕妇进行血清锌含量的检测并对锌缺乏孕妇的进行早期干预,可避免锌缺乏而致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 王光丽陈雅郭学齐叶敏
- 关键词:锌含量孕妇新生儿体质量
- 脐带附着异常6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脐带附着异常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脐带附着异常的孕妇610例,包括帆状胎盘145例,球拍状胎盘465例,统计分析妊娠期并发症和围产结局。结果脐带附着异常的发生率为4.1%;其中帆状胎盘占23.8%,球拍状胎盘占76.2%;帆状胎盘孕妇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畸形发生率明显高于球拍状胎盘组(<0.05),两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脐带帆状附着增加胎儿生长受限及畸形率,且新生儿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比率明显增加。脐带附着异常对母亲无明显影响,但剖宫产率增加,脐带附着异常并非剖宫产绝对指征,手术指征以产科指征为主,有胎心监护异常或前置血管等可能,建议剖宫产终止妊娠。
- 吕清媛邹亘陈丹青郭学齐
- 关键词:剖宫产帆状胎盘
- 血浆miR-15b miR-22表达与卵巢储备功能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检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和卵巢早衰(POF)患者血浆中微小RNA-15b(miR-15b)、微小RNA-22(miR-22)水平,并探讨血浆中miR-15b、miR-22表达水平与卵巢储备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2月于丽水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25例卵巢储备功能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68例(DOR组),卵巢早衰患者57例(POF组);同期选取72例卵巢储备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NOR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浆中miR-15b、miR-22表达水平;分析卵巢储备功能异常患者血浆中miR-15b、miR-22水平与卵巢储备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血浆中miR-15b、miR-22水平对DOR和POF的诊断价值。结果 POF组miR-15b、miR-22、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平均容积及雌二醇(E2)水平显著低于DOR组和NOR组(P<0.05),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显著高于DOR组和NOR组(P<0.05);DOR和POF患者血浆中miR-15b、miR-22水平与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平均容积及E2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FSH、LH水平呈负相关(P<0.05);血浆miR-15b、miR-22诊断DO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0、0.675,截断值分别为0.711、0.709,特异度分别为93.1%、93.1%,灵敏度分别为60.3%、46.8%;二者联合诊断DOR的AUC为0.874,特异度为75.0%,灵敏度为83.8%。血浆miR-15b、miR-22诊断POF的AUC分别为0.882、0.892,截断值分别为0.889、0.793,特异度分别为75.0%、80.6%,灵敏度分别为91.2%、80.7%;二者联合诊断POF的AUC为0.942,特异度为97.2%,灵敏度为78.9%。结论 miR-15b、miR-22水平在卵巢储备功能异常患者血浆中明显降低,且与各卵巢储备功能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血浆miR-15b、miR-22水平可能对诊断卵巢储备功能异常有重要参考价值。
- 吕清媛苏清源程晓燕郭学齐
- 关键词: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卵巢早衰血浆
- 高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及产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高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结局及产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分娩的125例高龄GDM孕妇为研究组,70例正常分娩的高龄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神经发育评分,分析高龄GDM孕妇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剖宫产(17.14%vs.38.40%)、早产(4.29%vs.14.40%)、巨大儿(2.86%vs.11.20%)发生率均较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新生儿行为能力评分[(10.72±0.48)分vs.(10.08±0.31)分]、原始反射评分[(5.98±0.44)分vs.(5.41±0.40)分]、被动肌张力评分[(7.56±0.51)分vs.(6.25±0.42)分]、主动肌张力评分[(7.81±0.81)分vs.(6.32±0.72)分]、一般情况评分[(6.82±0.71)分vs.(5.21±0.66)分]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量表总分[(38.89±1.01)分vs.(33.27±1.10)分]均较低(均P<0.05)。研究组中,发生深静脉血栓3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盆腔感染史、内科合并症、久坐≥3 d、下肢静脉曲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子痫前期、下肢感染史、吸烟史、产后出血是高龄GDM孕妇发生产后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盆腔感染史、内科合并症、久坐≥3 d、下肢静脉曲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子痫前期、下肢感染史、吸烟史、产后出血是高龄GDM孕妇产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对其进行干预、控制,可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 李霞华夏雪梅郭学齐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高龄孕妇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