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长青
- 作品数:42 被引量:570H指数:15
- 供职机构:林州市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镜活检与内镜下黏膜切除病理诊断比较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胃镜活检在食管早期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影响其准确性的因素。[方法]对在河南省林州市肿瘤医院实施内镜下黏膜切除(EMD)的618例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分析内镜活检病理结果与EMD术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术前活检病理和EMD术后病理诊断的总体一致率为58.09%(359/618),其中轻度、中度、重度不典型增生完全一致率分别为50.00%(6/12)、49.35%(38/77)、59.83%(210/351),原位癌和早期癌诊断的一致率分别为50.42%(60/119)和77.19%(44/57)。2例活检为炎症的病例,术后1例诊断为重度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诊断较活检病理病变程度减轻的有64例(10.36%,64/618),加重的有195例(31.55%,195/618)。影响活检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有内镜咬检因素、病理诊断差异和病情转化。[结论]活检病理诊断与EMD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存在较大差异,EMD术后病理是活检病理的补充,为临床规范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王进武常玲云安梅芳赵国强郝长青王伟
- 关键词:食管癌前病变活检病理早癌内镜下黏膜切除
- 碘染色在食管癌高发区直接内镜普查中的应用和效果被引量:60
- 2003年
- 目的 研究碘染色在食管癌高发区直接内镜普查中的应用和效果以及对比碘染色前后癌和异型增生的发现率。方法 在高发现场对3 022例40~69岁人群进行内镜检查,观察并记录食管黏膜颜色、形态和黏膜下血管纹理,碘染色后再观察其颜色变化,并行组织活检。结果 经活检组织学诊断,并发现食管癌131例,中度和重度异型增生659例。碘染色前后发现食管癌分别为57例、111例,发现中度和重度异型增生154例、505例。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内镜检查中碘染色可明显提高浅表食管癌和异型增生的发现率。
- 王国清郝长青赖少清王贵齐吕宁林冬梅杨玲谢永强
- 关键词:碘染色食管癌
- 食管癌高发区人群贲门癌及腺上皮异型变检出率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食管癌高发区高危人群的贲门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存在状况。[方法]在目标人群中对8432例40~69岁的人群中的6048例进行了内镜筛查,在贲门脊根部取材活检。[结果]发现贲门癌55例,贲门腺上皮重度增生65例,检出率分别为0.91%和1.07%。[结论]食管癌高发区贲门癌同样高发,贲门脊根部常规咬检可提高早期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 刘志才连士勇王玉香郝长青魏建荣李变云
- 关键词:贲门癌癌前病变高危人群内镜检查
- 食管多原发癌及食管贲门双原发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食管多原发癌及食管贲门双原发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应用X线钡餐检查及内镜下碘染色确诊 ,并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 71例食管多原发癌和食管贲门双原发癌进行分析。结果 X线钡餐术前确诊 14例 ( 19 72 % ) ,内镜及内镜下碘染色术前确诊 6 9例 ( 97 2 % )。发现早期病灶 5 4个 ,早期病例 6例。全部手术切除 ,无手术死亡 ,3年生存率 40 5 %。结论 对食管癌贲门癌病人应常规进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并应用内镜下碘染色活检方法提高诊断率 ,发现早期病例 ,同时进行积极的外科治疗 ,可望提高治疗效果。
- 管福顺刘志才赵献军连永丰郭建庄郝长青
- 关键词:食管多原发癌外科治疗X线钡餐内镜下碘染色
- 林州食管癌高发区内镜筛查食管、贲门病变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分析2006~2012年林州食管癌高发区内镜筛查食管、贲门病变情况。[方法]按照《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试行)和《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2011年版)要求,分析2006~2009年、2010~2012年目标人群筛查结果。[结果]2006~2009年,人群筛查的参加率为67.10%,活检率为144.03%,癌变检出率为4.50%(食管2.55%,贲门1.95%);早诊率为93.94%。2010~2012年,人群筛查的参加率为33.06%,活检率为60.10%,癌变检出率为2.87%(食管1.81%,贲门1.06%),早诊率为88.86%。[结论]提高人群筛查的参加率和活检率,可有效减少机会性筛查,并提高癌变检出率。
- 刘志才连士勇李变云郝长青王进武李现昌陆建邦
-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人群筛查
- 林州市食管癌筛查病例与非筛查病例生存情况比较被引量:24
- 2018年
- 目的通过比较林州市食管癌筛查病例和非筛查病例生存差异,评价食管癌筛查效果。方法从2005-2013年林州市首轮筛查人群的数据资料中抽取病理诊断为食管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和食管癌病例的个案为本研究的筛查组病例。从林州市肿瘤登记数据库中抽取相应乡镇开展筛查年份前两年记录的40-69岁的食管癌新发病例作为非筛查组病例。依照不同病变程度计算筛查组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及95%C1值。计算非筛查组食管癌5年和10年生存率及95%CI值,采用Logrank法比较筛查组和非筛查组食管癌病例生存曲线。结果2005-2013年在林州市首轮筛查了26908名对象,共检出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374例,以及食管癌157例(黏膜内癌/黏膜下癌141例,浸润癌16例)。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5年生存率为95.0%(95%Ch91.7%~97.0%);黏膜内癌/黏膜下癌为72.0%(95%Ch62.7%~79.3%);浸润癌为41.7%(95%Chl7.4%~64.6%)。筛查组和非筛查组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8.7%(95%CI:59.9%~75.9%)和40.8%(95%Ch36.4%~45.2%),10年生存率分别为58.0%(95%Ch44.6%~69.3%)和34.3%(95%Ch29.1%一39.5%),筛查组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均高于非筛查组。同时,筛查组病例生存分布优于非筛查组病例(X2=38.88,P〈O.001)。结论食管癌筛查可以发现较多的早期病变,相应的生存水平得到了提升,为进一步评价食管癌的组织性筛查的效果提供了参考。
- 刘曙正于亮李变云郝长青王进武曹小琴孙喜斌
- 关键词:食管肿瘤食管
- 食管癌高发区人群内镜筛查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在高发区高危人群中发现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途径。[方法]林州市“食管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依据中国癌症基金会对基地高危人群筛查方案.2005~2007年在林州市合涧镇的目标人群中按照顺应性70%的要求,对8432例40~69岁的6048例人群进行了内镜+食管碘染色+指示性活检和贲门脊根部活检。[结果]发现癌症患者100例,其中食管癌38例,贲门癌54例,胃癌7例,下咽癌1例.其中早期癌83例.检出率1.65%;癌前病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48例,检出率2.45%。[结论]提高高危人群对癌症的认知度,推广食管碘染色和贲门脊根部常规活检技术.是提高食管贲门癌早期发现的关键。
- 刘志才连士勇郝长青
- 关键词:食管肿瘤癌前病变内镜检查
- 食管癌高发区高危人群的癌变状况分析
- 目的:了解食管癌高发区高危人群的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存在状况。方法:在目标人群中对40~~69岁的人群按70%的顺应性进行内镜筛查,并指示性活检。结果共筛查6118例,发现癌症患者100例及癌前病变148例,检出率分别是1...
- 刘志才连士勇王玉香郝长青魏建荣李变云
- 关键词:食管癌癌前病变高危人群
- 文献传递
- 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71
- 2007年
-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ing imaging,NBI)在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白光和 NBI 模式下观察食管黏膜,记录病变的大小、范围,同时进行NBI 分级。再应用 NBI 结合放大内镜观察病变部位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ntrapapillary capillaryloop,IPCL)形态,同时进行 IPCL 形态分型。最后应用1.2%碘液进行全食管染色,记录碘染色阳性部位大小、范围,并进行碘染色分级。对于 NBI 模式阴性而碘染色阳性的病变,再次应用 NBI 结合放大内镜进行检查。对所有 NBI 阳性及碘染色阳性部位均取活检。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将其他检查结果与之作对照。结果 (1)应用白光、NBI 模式及碘染色检查72例患者中共发现104个病变。其中白光模式下,高年资和低年资内镜医师对病变检出率分别为82.7%(86/104)和70.2%(73/104);应用 NBI 模式及碘染色后两位医师对病变的检出率相同,NBI 模式均为86.5%(90/104),碘染色均为100.0%。(2)所有高级别黏膜内瘤变碘染色阳性,其中83.0%(39/47)碘染色分级为Ⅰ级;所有低级别黏膜内瘤变碘染色也为阳性,但其中87.2%(41/47)碘染色分级为Ⅱ、Ⅲ级。(3)91.5%(43/47)高级别黏膜内瘤变 NBI 阳性,其中69.8%(30/43)NBI 分级为Ⅰ级;57.4%(27/47)低级别黏膜内瘤变 NBI 阳性,其中85.2%(23/27)NBI 分级为Ⅱ、Ⅲ级。(4)93.6%(44/47)高级别黏膜内瘤变IPCL 形态异常,其中88.6%(39/44)IPCL 分型为Ⅳ、Ⅴ型;76.6%(36/47)低级别黏膜内瘤变 IPCL 形态异常,其中77.8%(28/36)IPCL 分型为Ⅱ、Ⅲ型。结论与白光模式相比,NBI 模式与碘染色均可增强病变的识别性,提高内镜医师对病变的检出率。NBI 结合放大内镜可提高对高级别黏膜内瘤变诊断的符合率,效果与碘染色相当。NBI 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月明贺舜郝长青张蕾赖少清吕宁倪晓光姚汉清于桂香鞠凤环荀华英程荣荣王贵齐
-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窄带成像技术毛细血管
- 中国农村食管癌高发区人群终生一次内镜筛查适宜年龄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对食管癌终生一次内镜筛查不同起始年龄筛查方案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探讨在中国农村食管癌高发区开展内镜筛查的适宜年龄。方法建立Markov模型,从卫生经济学和流行病学方面预测并比较不同起始年龄筛查方案终生一次内镜筛查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筛查起始年龄为40、45、50和55岁的筛查方案挽救生命年分别为629.51、769.88、738.98和533.21年/10万人,其中45岁组最高。各筛查方案与对照组比较,均符合成本?效果原则,其中40岁组筛查方案每挽救1个生命年所需成本最高,55岁组筛查方案每挽救1个生命年的成本低于对照组。45岁组和50岁组筛查方案具有优势,其增量成本依次为34962.87和3346.43元/年,50岁组筛查方案多挽救1个生命年增量成本相对较低。结论中国现行40岁起始筛查方案和其他起始年龄筛查方案均符合成本?效果原则,但起始年龄45岁组最符合成本?效果原则。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状况和各筛查方案的实际效果,建议在卫生资源匮乏的地区,以45岁作为食管癌终生一次内镜筛查的筛查起始年龄;在经济富裕地区,以40岁作为筛查的起始年龄,以获得更好的筛查效果。
- 冯昊宋国慧杨娟郝长青王孟李变云赵德利刘志才魏文强乔友林
- 关键词:食管肿瘤内镜成本-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