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翻
- 作品数:12 被引量:141H指数:4
- 供职机构: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茶米饮料加工工艺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乌龙茶浸提后离心制得茶汤;糙米经过烘烤、粉碎、糊化后酶解、离心后取其上清液得米汤,然后将米汤和茶汤以一定比例混合,并添加一定的配料而研制成一种既营养又符合消费者口味的健康饮料。实验结果表明,茶(g)水(mL)比为1∶50,米(g)水(mL)比为1∶10时,茶汤和米汤以1∶3混合,并添加0.2%的CMC-Na,0.05%的柠檬酸,0.03%的甘草酸制备的饮料口感细腻润滑,入口圆润滋美,酸甜可口,回味清甜,茶香米香协调,色泽橙黄。
- 傅冬和王芳郝翻赵淑娟雷玉国李园莉
- 关键词:乌龙茶糙米
-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青钱柳总黄酮含量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实验采用三氯化铝显色、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对青钱柳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研究。该测定黄酮含量方法简便、准确、快速。
- 郝翻罗军武岳婕银霞严志慧
- 关键词:青钱柳总黄酮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茶叶加工技术课程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尤其是对于高职教育而言,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尤其是理论教学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更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重头戏。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推动下,本文就如何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进行探析。
- 郝翻
-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方法
-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被引量:2
- 2012年
- 明确了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的"按季分项、学用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依据、建设目标及思路,对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实施"按季分项、学用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认为:打破学期制,按茶叶生长的季节划分教学时段,是其人才培养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编写适应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材是前提;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是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实训基地建设是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基础;宽基础,重学习方法和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是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重要内容。
- 罗静田景涛郝翻
- 松桃苗王城茶文化旅游发展对策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本文在阐述松桃苗王城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苗王城茶文化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苗王茶品牌塑造及宣传力度、开展茶乡生态产品及茶文化旅游纪念品研发、深入挖掘苗茶文化内涵及精髓、实行规模化管理等一系列发展对策。
- 陈玲田景涛郝翻
-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
- 青钱柳黄酮和皂甙化合物同步提取及纯化技术研究
- 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 IIjinskaja)是我国独有的单种属植物,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之一,属三类保护植物。其根、枝、叶均可入药,具有明显的降血糖和血压...
- 郝翻
- 关键词:青钱柳黄酮皂甙
- 文献传递
- 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芹菜黄酮的工艺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对芹菜黄酮的分离工艺条件研究,以确定聚酰胺分离芹菜黄酮的最佳工艺。聚酰胺树脂分离芹菜总黄酮,通过树脂吸附与解析条件的优化以及洗脱剂浓度、洗脱流速对洗脱率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黄酮含量。结果发现浓度0.3828mg/ml的芹菜总黄酮,以0.5ml/min流速上样,40%乙醇以1ml/min流速洗脱3体积,芹菜的洗脱物中黄酮纯度达到80%。
- 严志慧陈亮罗军武郝翻
- 关键词:芹菜黄酮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
- 铜仁市幼龄茶园不同间作模式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为了提高茶园的整体效益,以花生、辣椒、萝卜为间作物,连续2a对早春初植茶园进行间作模式研究。对茶苗的成活率、生长指标、茶鲜叶内含物成分,及不同间作组合的成本效益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茶园间作萝卜组合整体效益最高,综合效应最好;间作花生组合次之。幼龄茶园间作萝卜、花生的间作模式可以在该区域茶叶生产中进行推广。
- 田景涛周恒郝翻
- 关键词:幼龄茶园间作模式
- 适制绿茶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 2009年
- 采用AFLP-银染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对43个适制绿茶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和亲缘关系的研究,获得了15对适制绿茶茶树品种杂交亲本组合,以期为我国优质绿茶品种的利用和选育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 周治刚郝翻严志慧银霞周李华罗军武
- 关键词:AFLP
- 贵州铜仁茶园土壤钙、镁、硫含量调查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为了解贵州铜仁茶园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交换性硫含量特征,对印江、思南、松桃、石阡和沿河5个主产茶区143个茶园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与茶园土壤pH、有机质含量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印江和思南茶园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极显著高于其它茶区,土壤交换性钙含量超标;石阡和松桃分别有55.17%和40.00%达到Ⅰ级土壤标准,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丰富;沿河茶园土壤交换性钙平均值仅为314.4mg·kg^(-1),有70.00%的土样处于Ⅲ级土壤标准,交换性钙含量缺乏。铜仁各茶区茶园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平均值均高于Ⅰ级土壤标准临界值,印江全部达到Ⅰ级土壤标准和高产优质茶园土壤标准;沿河有66.67%的土样处于Ⅲ级土壤标准,土壤交换性镁含量缺乏。思南、松桃和石阡茶园土壤交换性硫含量丰富;印江和沿河较低,特别是沿河,有70.00%的土样处于Ⅲ级土壤标准,缺硫严重。土壤交换性钙与pH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交换性镁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交换性硫与有机质呈正相关,而与土壤pH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
- 田景涛陈玲徐代华郝翻
- 关键词:茶园交换性钙交换性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