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立生
- 作品数:54 被引量:48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天津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未来的气候会怎样变化?(上)
- 2018年
- 地球上的气候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即使没有人类影响,地球气候也会发生变化。在地球地质史中,地球气候分为大冰期(冰河时代)、大间冰期,每次转换都以亿年为单位。目前,我们处于第四纪大冰期气候中。
- 郝立生
- 关键词:地球气候冰期气候地质史大冰期间冰期
- 高度场变化与华北夏季降水异常的关系
- 利用华北夏季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高度场资料,对高度场与华北夏季降水异常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为改进降水预测和认识未来环流变化趋势提供一些参考。华北降水异常偏多的年份主要集中在50年代...
- 郝立生闵锦忠
- 关键词:环流特征降水量变化降水预测
- 文献传递
- 河北省农作物发育期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6
- 2012年
- 利用河北省地区80个气象站48年资料,通过对冬小麦、夏玉米全发育期和各发育期的降水量时空变化进行线性趋势分析,研究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0年河北各区域冬小麦全发育期降水量变化无明显增加或减少趋势。各区域夏玉米全发育期降水量呈线性减少趋势,从南部、中部、北部到东北部,减少趋势依次增大。(2)冬小麦在播种-出苗期,中部、南部降水量有增多的趋势,东北部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北部降水量自90年代以来有增加的趋势。在分蘖-越冬期、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成熟期,各区域降水量无明显增加或减少的趋势。在抽穗期,各地降水量年际变化波动很大,南部、中部降水量呈线性增加趋势,北部、东北部90年代以来呈明显减少迹象。(3)夏玉米在播种期、苗期、成熟期,各区域降水量无明显增加或减少的趋势。在拔节期、抽穗期,各区域降水量都表现为减少趋势,东北部减少趋势最明显,南部减少趋势最弱。(4)冬小麦不同发育期降水量变化趋势在各区域是一致的;而夏玉米不同发育期降水量在各区域存在相反的情况,即在同一年四个区域中有的偏多、有的偏少。
- 杨贤谷永利郝立生
- 关键词:降水量发育期农作物冬小麦夏玉米
- 华北80年代和50年代夏季降水异常环流背景对比分析
-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160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华北80年代夏季少雨和50年代夏季多雨的大气环流背景作了对比分析,发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华北夏季降水存在显著的线性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16mm...
- 郝立生闵锦忠姚学祥
- 关键词:降水异常环流型夏季降水
- 文献传递
- 河北保定气象站长序列气温资料缺测记录插补和非均一性订正被引量:13
- 2017年
- 基于多源的气温月值资料,在数据整合和初步质量控制基础上,同时采用标准化序列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对河北保定气象站1913—2014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进行了插补。通过交叉检验法分析发现,标准化序列法插补得到的气温序列效果较好,并且气候统计特征与同区域周边站的研究结果更具一致性。利用惩罚最大F检验(PMF)对插补后序列的均一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通过插补得到的保定站百年气温月值序列的均一性相对较好,仅月平均最低气温序列存在2个显著间断点,分别由同类型仪器的更换和台站迁移导致,研究中采用分位数匹配(QM)对其进行了订正,建立了保定站百年气温月值序列。通过与邻近单站及我国中东部区域均一化百年气温序列的综合对比显示,本文建立的保定站百年气温月值序列与邻近单站的相关性基本达到0.8以上;从增暖趋势来看,保定站与中东部区域平均序列分别达0.121℃/10a、0.204℃/10a,基本在同一量级内: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建立的保定站百年气温序列相对合理。
- 司鹏郝立生罗传军曹晓岑梁冬坡
- 关键词:气温插补
- 华北区域环流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 利用Lamb-Jenkinson方法和NCEP再分析的1951-2006年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资料,将华北区域大气环流进行了分型,并分析了对河北气候的影响。发现影响华北的环流型只有22种,其中主要环流型有8种(A、SW、N...
- 郝立生李维京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文献传递
- 海河低平原近56a气候变化特征
- 根据海河低平原测站1951~2006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趋势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海河低平原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年气温变化主要存在15a周期,近56a线性上升趋势是显著的,平均每10a上升0.31℃。四个季节...
- 郝立生牛英杰张苍根
-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温降水小波变换
- 文献传递
- 中国气候变化预估数据在河北地区的检验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应用观测资料对中国地区预估数据集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1)7月降水量,区域模式在张家口南部桑洋河盆地和北部坝上地区的模拟值偏大,而在北京东边兴隆高山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模拟值明显偏小。2)7月最高气温,在北京东边兴隆高山区和东部平原的模拟值明显偏高,而在张家口南部桑洋河盆地和太行山东侧的模拟值偏低。3)1月最低气温,在北京东边兴隆高山区、太行山北段高山区和东部平原地区的模拟值偏高,而在张家口南部桑洋河盆地和太行山东侧的模拟值偏低。4)无论是对降水还是气温,由于全球模式的空间分辨率偏低、很难描述河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所以模拟结果很差。由于区域气候模式的分辨率提高、对河北地区地形特征的描述有了改进,所以模拟效果有明显改善;但受分辨率所限,它对局部地形如兴隆高山、桑洋河盆地、太行山北部高山等地形特征的描述不是很好,造成模拟结果在这些地区出现系统性偏差,因此应用这些数据时需加以订正。
- 郝立生向亮张婧
- 关键词:气候模式数值模拟
- 华北区域环流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 利用Lamb-Jenkinson方法和NCEP再分析的1951-2006年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资料,将华北区域大气环流进行了分型,并分析了对河北气候的影响。发现影响华北的环流型只有22种,其中主要环流型有8种(A、SW、N...
- 郝立生李维京
- 关键词:气候变化大气环流降水量
- 文献传递
- 华北区域环流型与河北气候的关系被引量:5
- 2009年
- 利用Lamb-Jenkinson方法和NCEP/NCAR再分析的1951—2006年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资料,对华北区域环流进行分型并分析了对河北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华北的主要环流型有8种(A、SW、NE、W、C、N、ANE、AN),占全部环流型的64.43%。冬季主要盛行A、NE环流型,夏季主要盛行SW、C环流型,冬季最主要的环流型A和夏季最主要的环流型SW出现次数呈反相变化。河北夏季降水量与SW出现次数呈明显的同相变化,而与A型出现次数呈非常好的反相变化,即冬季A环流型出现多,夏季SW环流型出现就少,夏季降水量就少,反之亦然。冬季的主要环流型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生了明显改变,夏季环流型在60年代和70年代发生了两次明显改变,之后基本维持改变后的环流型。河北气候与区域环流型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 郝立生李维京
- 关键词: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