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锦阳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参照ERCC1、RRM1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实施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ERCC1、RRM1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实施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6月到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化疗的150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顺铂治疗的78例、健择(吉西他滨)化疗的72例,比较各组不同化疗效果患者的ERCC1、RRM1表达情况。结果顺铂无效组患者ERCC1的mRNA水平、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顺铂有效组(P<0.05);RRM1的mRNA水平、蛋白水平,与顺铂有效组无差异(P>0.05);健择无效组患者RRM1的mRNA水平、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健择有效组(P<0.05);ERCC1的mRNA水平、蛋白水平,与健择有效组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ERCC1表达水平与铂类药物化疗效果成反比,RRM1表达水平与健择化疗效果呈反比,ERCC1、RRM1表达可以指导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化疗药物使用。
- 陈伟文王志刚郑锦阳沈冰寒郭伟峰叶晓艺
- 关键词:ERCC1RRM1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
- ERCC-1和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病理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核苷酸还原酶调节因子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良性对照组、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SurPlexTM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肺癌组织中ERCC1、RRM1的mRNA相对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肺癌组织中ERCC1、RRM1的mRNA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且呈现出TNMⅠ
- 陈伟文王志刚沈冰寒郭伟峰叶晓艺郑锦阳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DNA修复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 塞来昔布防治大鼠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防治大鼠创伤性骨化性肌炎(TMO)的疗效及其可能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制备TMO SD大鼠模型,将4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只。实验组予以10 mg·kg-1·d-1塞来昔布灌胃给药,qd;对照组予以等量0.9%Na Cl灌胃给药,qd。2组大鼠均给药10周。用X线片检查新骨形成情况,用免疫酶联反应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跟腱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第5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新骨形成率分别为35.00%(7只/20只)和70.00%(14只/20只),TNF-α水平分别为(73.6±15.9)和(101.5±17.3)ng·L^(-1),IL-6水平分别为(33.6±5.8)和(52.8±7.2)n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10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新骨形成率分别为65.00%(13只/20只)和95.00%(19只/20只),TNF-α水平分别为(55.8±12.7)和(81.7±15.6)ng·L^(-1),BMP-4分别为(4.5±0.3)和(5.3±0.2)μ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塞来昔布对TMO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水平及下调BMP-4表达有关。
- 曾荣东柳明忠陈巧凤陈小青许志通张志珊郑锦阳连涛
- 关键词:塞来昔布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炎症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4
- MRI诊断成人髓母细胞瘤的价值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探讨MRI诊断成人髓母细胞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病理证实的成人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25例中,位于小脑半球11例、第四脑室9例、小脑上蚓2例和第四脑室顶部3例。肿瘤直径3~7cm。18例形态不规则,7例呈类圆形,所有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囊变、坏死。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增强8例,中度增强5例,轻度增强8例,未见增强4例。轻度脑积水10例,中度脑积水8例,重度脑积水7例。结论:成人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结合发病部位仔细分析影像征象,大部分病例可诊断。
- 张少平郑锦阳陈向荣
-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成人MRI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表达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R)亚单位M1(RRM1)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148例经过4个周期以上GP方案化疗的Ⅳ期NSCLC组织中RRM1和ERCC1的表达情况。结果Ⅳ期NSCLC组织中ERCC1的阳性率为47.3%,RRM1的阳性率为35.1%,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是否吸烟无关。ERCC1和RRM1低表达者接受GP方案化疗的效果均优于高表达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RRM1低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高表达者(P=0.004)。结论晚期NSCLC患者组织中ERCC1和RRM1mRNA的表达与GP方案化疗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
- 陈伟文王志刚郑锦阳沈冰寒郭伟峰叶晓艺
- 关键词: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