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玉刚

作品数:18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药物
  • 4篇中毒
  • 4篇综合征
  • 4篇菌药
  • 4篇抗菌
  • 4篇抗菌药
  • 4篇抗菌药物
  • 3篇衰竭
  • 3篇窘迫综合征
  • 3篇呼吸窘迫
  • 3篇呼吸窘迫综合...
  • 3篇急性呼吸
  • 3篇急性呼吸窘迫
  • 3篇急性呼吸窘迫...
  • 2篇丹参
  • 2篇丹参注射液
  • 2篇血管
  • 2篇用药
  • 2篇有机磷
  • 2篇有机磷中毒

机构

  • 6篇遵义医学院第...
  • 5篇遵义市第一人...
  • 4篇聊城市第二人...
  • 3篇遵义医院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日照市精神卫...
  • 1篇遵义市红花岗...

作者

  • 18篇邹玉刚
  • 5篇王雨波
  • 3篇袁正强
  • 3篇欧阳兴
  • 3篇高建军
  • 2篇李金秀
  • 2篇刘清岳
  • 2篇孙甲君
  • 1篇刘代顺
  • 1篇曾静
  • 1篇夏天
  • 1篇吴大玮
  • 1篇秦卫华
  • 1篇李亚林
  • 1篇解建军
  • 1篇李恩杰
  • 1篇袁西伟
  • 1篇周国旗
  • 1篇梁显泉
  • 1篇黄冬青

传媒

  • 3篇遵义医学院学...
  • 2篇中国药房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5
  • 6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5
  • 2篇200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种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与效果评价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评价我院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全程持续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普外科360例清洁手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患者分为非干预组和2轮干预组(每组均120例),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合理性评价结果及所占费用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第2轮干预后3种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选择逐渐规范;预防用药能把握时机;预防用抗菌药物疗程≤24h者达75.83%,明显高于非干预组的5.00%;平均住院药品费用、平均住院抗菌药物费用分别为554.23元、50.41元,均显著低于非干预组的1071.73元和514.38元(P<0.01);平均住院时间为6.94d,明显低于非干预组的7.92d(P<0.05);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为66.34%,显著高于非干预组的0.83%(P<0.01)。结论:采取宣传教育、技术和行政干预等相结合的合理用药干预措施可行、有效,可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降低医疗费用提供一种有效、可行的干预模式。
王雨波邹玉刚熊德庆
关键词:清洁手术抗菌药物干预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关系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凝血功能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聊城二院住院治疗的88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下肢DVT将患者分为血栓组(n=29)和对照组(n=5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ARDS患者ICU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结果 血栓组患者的年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性脏器衰竭评估(SOFA)评分、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均是ARD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入院时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ARDS患者ICU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风险较高。
李金秀夏天刘清岳邹玉刚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凝血功能深静脉血栓
加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125例
2005年
王雨波邹玉刚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加替沙星喹诺酮类药物哺乳期妇女过敏者
成人甲型H1N1流感伴呼吸衰竭18例分析被引量:22
2010年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并呼吸衰竭成年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方法,记录并分析2009年11月22日至2010年1月16日收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甲型H1N1流感并呼吸衰竭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确诊9例,疑似9例;男8例,女10例(其中孕产妇7例);年龄20~61岁,平均37.1岁,20-40岁12例;有基础疾病者8例;肥胖患者3例;17例表现为病毒性肺炎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表现为哮喘急性发作;发病至人院时间1~5d,平均4.1d;发病至服用首剂奥司他韦时间2~12d,平均5.5d;发病至开始机械通气时间4~12d,平均6.8d;3例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2例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10例需要血管加压药物;所有患者接受了机械通气治疗,1例接受了体外膜肺氧合(ECM0)治疗。共死亡7例患者,28d病死率为33.3%(6/18),1例住院34d死亡;死亡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29.2±7.3)分比(18.6士6.4)分,P=0.02]。死亡组患者均于机械通气7d内接受高条件机械通气[气道峰压≥35cmH2O(1cmH2O=0.098kPa)、呼气末正压≥18cmH2O]情况下,氧合指数〈60mmHg(1mmHg=0.133kPa),持续时间14~59h,平均24h;存活组仅1例于15d起达此呼吸条件,少于死亡组(9.1%比100.0%,P〈0.01)。死亡组应用血管加压药物及急性肾损伤和气压伤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存活组(100.0%比36.4%,42.9%比27.3%,28.6%比9.1%,均P〈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成年危重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衰竭,机械通气7d内高通气条件仍不能维持满意的氧合、持续需要血管加压药物、发生急性肾损伤及气压伤者提示预后不良。
孙甲君李琛吴大玮李晨华秦卫华李亚林刘清岳李金秀邹玉刚黄冬青解建军李恩杰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
丹参注射液和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安定中毒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安定中毒的疗效。方法 :70例急性重度安定中毒患者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 34例用传统方法治疗 ;治疗组 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 ,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盐酸纳洛酮治疗 ,观察患者意识恢复及自觉症状改善、消失的时间。结果 :在取得起效、显效和痊愈时间上 ,治疗组分别为0 .84± 0 .5 2h、6 .5 8± 3 .2 1h和 18.6 4± 7.15h ,均明显早于对照组的 2 .2 1± 0 .6 4h、11.2 5± 4.30h和 32 .18± 9.0 2h(P <0 .0 1)。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盐酸纳洛酮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重度安定中毒患者能缩短病程 。
袁正强高建军欧阳兴邹玉刚
关键词:复方丹参注射液纳洛酮中毒
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分别运用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1月-2014年7月收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普罗帕酮和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转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7.50%)同对照组(90.6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治疗中,普罗帕酮和胺碘酮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普罗帕酮起效更快,胺碘酮的安全性更高。
税小波高建军邹玉刚税朝东税朝莲
关键词: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普罗帕酮胺碘酮
地塞米松通过抑制GITR/GITRL信号减轻脂多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地塞米松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小鼠模型肺部炎症反应及GITR/GITRL信号通路的影响,同时初步探讨地塞米松对LPS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GITRL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制作ARDS动物模型后,取小鼠肺组织行常规HE染色,同时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ITR/GITRL信号蛋白,另外行肺泡灌洗并收集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分类计数炎症细胞,ELISA检测BALF中的炎症因子。利用免疫荧光检测人血管内皮细胞GITRL的表达,另外用流式细胞学分析检测凋亡细胞比例。结果地塞米松明显减少模型小鼠BALF中的炎症细胞以及炎症因子,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实验小鼠肺组织中的GITR/GTIRL信号蛋白发现:对照组小鼠肺组织中有少许的炎性细胞表达GITR;ARDS模型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可见明显GITR蛋白表达,主要表达于浸润的炎性细胞;地塞米松干预ARDS模型小鼠后肺组织中GITR表达明显减少;对照组小鼠肺组织中GITRL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其他组织细胞有少量表达;ARDS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可见明显GITRL蛋白表达;地塞米松干预ARDS模型小鼠后肺组织中GITRL表达明显减少。利用流式细胞学分析凋亡比例结果显示:IFN-α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干预IFN-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比例较单独IFN-α干预组明显减少。结论地塞米松减轻ARDS肺部炎症可能通过抑制GITR/GITRL信号减轻IFN-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来实现。
周国旗王蕾刘振峰刘代顺刘代顺邹玉刚陆小凤曾静曾静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GITR脂多糖
急性有机磷中毒洗胃常见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急性有机磷中毒洗胃常见问题及探讨处理对策以提高急性有机磷中毒救治水平。方法将急性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42例,用常规胃管法洗胃;观察组135例,强化处理洗胃中的常见问题,保持呼吸道通畅、机械通气,建立输液通道,保证成功上胃管,在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量不大的情况下继续洗胃,洗胃结束后导泻并保留胃管、彻底清洗头发及全身皮肤,换上干净衣服,注意保暖。结果观察组大泡性皮炎7例(2.2%)明显小于对照组18例(12.8%)、洗胃成功135例(100%)明显高于对照组129例(90.8%),住院平均日(7.6±3.2)d,明显高于对照组(12.6±4.2)d(均<0.05)。结论强化和规范口服有机磷中毒洗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提高洗胃成功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并减少住院天数。
邹玉刚郑黎明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中毒洗胃呼吸衰竭急性胃粘膜病变
危重病三重酸碱失衡发生率及预后分析
2011年
目的:了解危重病三重酸碱失衡(TABD)发生率及预后。方法:选择392例危重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动脉血气分析值和血电解质,计算阴离子间隙、潜在HCO3-,根据酸碱失衡诊断标准,了解TABD的发生率,并分析其预后情况。结果:392例危重患者中TABD 42例(10.7%),≥60岁TABD发生率较高,TABD组年龄显著高于非TABD组(P<0.01)。TABD组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10例,23.8%)高于正常组(2例,6.3%,P<0.01)、单纯ABD组(11例,6.8%,P<0.01)和DABD组(13例,8.7%,P<0.01)。TABD组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态评分(APACHEⅡ评分)的明显高于正常组(19.1±7.92)、单纯ABD组的(22.5±7.43)%,P<0.01;与DABD组无明显差异(24.8±5.35,P>0.05)。TABD组死亡率(10例,61.1%)明显高于正常组(2例,11.9%,P<0.01)、单纯ABD组(11例,35.5%,P<0.01)和DABD组(13例,45.3%,P<0.01)。结论:危重病TABD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年龄、原发病、APACHEII评分有关,与预后有相关性。
邹玉刚梁显泉
关键词:危重病酸碱平衡失调血气分析
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早期诊治被引量:5
2005年
袁正强高建军陈微微欧阳兴邹玉刚
关键词:早期诊治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AOPP肌无力迟发性周围神经病胆碱能危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