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益萍 作品数:28 被引量:149 H指数:6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镜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浅表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激光治疗的问题与思考 刘仲荣 李雪梅 廖春 贺益萍 杨慧兰智能电子分光技术在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病变中的研究 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通过智能电子分光技术(FICE)结合高分辨率放大内镜,描述正常及胃黏膜病变的特征性改变,并探讨其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及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2例消化不良患者及5例正常志愿者,在内镜检查中分别于胃窦及胃体部行放大内镜及FICE观察,对胃黏膜按胃小凹形态做出相应分型(Ⅰ~Ⅲ型),并行快速尿素酶^13C-尿素呼气试验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胃窦及胃体FICE下的分型对诊断H.pylori的价值,并对FICE观察部位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活动性、炎症度、萎缩、肠化)进行分级评估。结果对照组5例胃窦及胃体黏膜的FICE分型均为Ⅰ型,提示无H.pylori感染。研究组32例中,胃窦黏膜FICE分型为Ⅰ型14例,其中1例H.pylori感染(7.1%);Ⅱ型13例中10例H.pylori感染(76.9%),且9例同时有萎缩改变;Ⅲ型5例,均H.pylori感染,且3例同时有萎缩及肠化。胃窦黏膜各FICE分型间H.pylori感染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型结构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90)。胃体黏膜FICE分型为Ⅰ型15例,其中1例H.pylori感染(6.7%);Ⅱ型13例中11例(84.6%)H.pylori感染;Ⅲ型4例均存在H.pylori感染。胃体黏膜各FICE分型间H.pylori感染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病理学改变(炎症性、活动度、萎缩及肠化)的分级在无H.pylori感染组中显著低于H.pylori感染组(P〈0.01)。结论H.pylori感染与胃黏膜的炎症程度及萎缩、肠化生有明显相关性;FICE技术结合高分辨率放大内镜对预测H.pylori的存在及判断胃黏膜的病变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贺益萍 诸琦 马天乐 陈佩璐 徐凯 金晓龙关键词:胃炎 螺杆菌 放大内镜 肠上皮化生 FICE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及胃黏膜萎缩、肠化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背景:
长期以来,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 ,H.pylori)特征性胃黏膜改变的判断始终是内镜医师努力的方向。
新近,富士智能电子分光技术(Fuj... 贺益萍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胃炎 胃黏膜萎缩 血管结构 病理特征 组织病理学 文献传递 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检查对胰腺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初步探讨 被引量:24 2008年 目的探讨造影增强EUS在胰腺占位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8例临床疑有胰腺占位病变或慢性胰腺炎的患者为检查对象,以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和(或)组织病理学结果为最终诊断,另选择5例正常胰腺作为对照,观察不同胰腺组织造影增强EUS检查下目标区域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灌注的增强特征。结果造影增强EUS显示,5例正常胰腺实质呈均匀分布的点状或棒状彩色血流信号(Ⅰ、Ⅱ型);而2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腺实质呈棒状或斑块状彩色血流信号,且分布不均匀(Ⅱ、Ⅲ型)。13例胰腺癌病变内部均呈少量点状或棒状增强(Ⅰ、Ⅱ型),部分肿块伴周边局部增强血流信号,且大部分呈慢进快退型;而3例胰腺良性占位胰岛细胞瘤病灶内部则呈整体斑块状明显增强(Ⅲ型),其中有2例呈快进快退型。此外,正常胰腺及各类胰腺疾.病的增强强度也呈不同等级。结论造影增强EUS诊断技术安全、可行,正常胰腺及不同胰腺疾病之间可显示不同的增强模式、时相特点及增强强度分级,为胰腺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影像学手段。 诸琦 熊慧芳 徐凯 贺益萍 陈希 谭继宏 夏璐关键词:内窥镜超声检查 胰腺病变 造影增强 高频小探头内镜超声在胃癌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2010年 背景与目的:内镜超声是目前临床上广泛运用的胃癌术前分期的检查方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及黏膜剥离术在治疗早期胃癌中已广泛开展,因此提高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尤其是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本文旨在探讨高频小探头内镜超声(high frequency endoscopic ultrasound mini probe,UMP)在胃癌术前T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0月-2009年4月,对63例胃癌患者术前分别行高频小探头内镜超声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检查,并与手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UMP与MSCT对T分期判断准确率分别为82.26%(51/62)和88.71%(55/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MP与MSCT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0%和88.89%;进展期胃癌的诊断准确率则是79.25%和88.68%。结论:UMP对早期胃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对于内镜下查找浅表病灶应首选UMP。 张召珍 贺益萍 沈俊 许玲辉 盛伟琪 师英强关键词:胃癌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息肉及疣状胃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2007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在治疗胃息肉及疣状胃炎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内镜诊断胃息肉患者30例,成熟型疣状胃炎患者50例纳入治疗。应用ERBE公司的APC300型氩离子凝固器,设定电凝功率为60W,氩气流量为2.4L/min。观察治疗的临床结果及并发症,并于治疗后1月胃镜复查随访疗效。结果APC治疗共计52枚胃息肉;其中直径>1cm者14枚予圈套器联合APC治疗;直径<1cm者38枚仅予APC治疗。治疗1月后胃镜复查,27例(90.0%)原病灶处局部黏膜愈合完整,无糜烂及溃疡,无明显疤痕形成;2例(6.7%)原病灶处局部黏膜充血、糜烂,未见溃疡;1例(3.3%)病灶仍有残留,再次行APC治疗。应用APC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病灶共计271枚。1月后随访,44例(88.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经胃镜复查发现,47(94.0%)例患者病灶基本消除,原病灶处均覆有新生的黏膜上皮及肉芽组织,无明显疤痕形成。3例(6.0%)残留少许疣状灶及糜烂,予再次APC治疗。APC治疗时及治疗后部分患者出现治疗部位疼痛、腹胀等情况,均于术后当天至2天后消失,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APC是一种操作简便、治疗作用肯定的内镜下治疗胃息肉及疣状胃炎的方法。 诸琦 贺益萍 吴云林 冯莉关键词:氩离子凝固术 息肉 疣状胃炎 光动力疗法联合CO2激光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临床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索一种有效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的治疗方法 方法:采用艾拉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43例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和只采用CO2激光治疗43例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进行比较。结果:ALA-PDT+CO2激光... 贺益萍 吴昕 李雪梅关键词:ALA-PDT CO2激光 尖锐湿疣 EUS-FNA对上消化道及周围实性占位病变诊断价值 目的回顾性分析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术(EUS-FNA)在上消化道及其周围的实质性占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自2007年1月至2007年8月因上消化道及其周围脏器实质性病变于我科行EUS-FNA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 诸琦 徐凯 贺益萍 陈希 夏璐 谭继宏 孙波文献传递 氨基酮戊酸(ALA/艾拉)劳动力疗法与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疗效的比较 目的:探讨δ-氨基酮戊酸(ALA/艾拉)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尖锐湿疣患者,按照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皮损局部用新鲜配制的20%的ALA溶液湿敷,三小时后半导体激光照射,能... 杨慧兰 陈波 贺益萍 林挺文献传递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诊断上消化道及其周围占位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对上消化道及其周围实质性占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7月-2007年12月间64例因发现上消化道及其周围实质性占位病变而行EUS—FN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62例患者成功进行了EUS—FNA,穿刺成功率96.88%;EUS—FNA总的诊断准确度88.71%(55/62)、灵敏度86.54%、特异度100.00%、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58.82%;对于病灶直径〉3cm及43cm者,两者EUS—FNA诊断准确率及平均穿刺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实时细胞学诊断者其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无实时诊断者(P=0.029),且平均穿刺次数也明显减少(P=0.001);应用5ml负压者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应用10ml负压者(P=0.044)。结论EUS-FNA对上消化道及周围实质性占位病变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且安全易行,现场实时细胞学诊断及适当的负压将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徐凯 诸琦 贺益萍 夏璐 谭继宏 陈希 熊慧芳 吴巍 叶廷军 金晓龙关键词:内窥镜超声检查 活组织检查 上消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