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预后
  • 5篇小细胞
  • 5篇非小细胞
  • 5篇肺癌
  • 4篇细胞肺癌
  • 4篇小细胞肺癌
  • 4篇非小细胞肺癌
  • 3篇肿瘤
  • 3篇肺肿瘤
  • 2篇基因
  • 2篇P53基因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多克隆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组织
  • 1篇预后价值
  • 1篇预后意义
  • 1篇预后因素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医科大学
  • 3篇郧阳医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作者

  • 6篇许翔
  • 6篇廖松林
  • 5篇高子芬
  • 5篇白逸秋
  • 5篇张惠信
  • 5篇王德华
  • 1篇姚天樵
  • 1篇张慧信
  • 1篇刘从容
  • 1篇高冬霞
  • 1篇梁瑛
  • 1篇张蔚

传媒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郧阳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1
  • 2篇1998
  • 3篇199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意义被引量:8
1998年
为探讨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预后价值,免疫组化检测85例NSCLC的p53蛋白表达,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检测31例肺腺癌p53基因5、6、7、8外显子突变,研究结果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随访时间的中位数为47个月,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和61%。p53蛋白表达与预后无关(χ2=1.00,P=0.8),而p53基因突变组病人的生存率显著低于无p53基因突变组(χ2=4.81,P=0.03)。本研究结果提示:在NSCLC中p53蛋白表达和p53基因突变可能有不同的预后意义,p53基因突变可作为肺腺癌的辅助预后指标。
王德华廖松林高子芬白逸秋张惠信许翔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肺肿瘤P53基因基因突变
白介素在哮喘与慢性支气管炎气道粘膜细胞的表达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探讨哮喘与慢性支气管炎 (慢支 )气道炎症性质的异同。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两组患者大气道粘膜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特异性抗体 (EG1)、肿瘤坏死因子 (TNFα)、IL - 5、IL - 8的阳性细胞。结果 EG1、IL - 5阳性细胞数表达在哮喘组明显增高 ,IL - 8阳性细胞数表达在慢支组明显增高。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活化及 IL - 5表达水平增高是哮喘性炎症的特点 ,而 IL - 8表达水平增高是慢支气道炎症的特点。
张蔚梁瑛刘从容姚天樵张慧信许翔高冬霞廖松林
关键词: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白细胞介素
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新生血管数目与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2
1997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新生血管与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随访1985~1991年间85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病例,采用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显示新生血管对其病例进行研究。结果:病人的平均年龄55.6±8.4岁,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和61%,中位随访时间为47个月。有淋巴结转移病人平均微血管数目为80±37.9,无淋巴结转移病人平均微血管数目为65.6±34.3,两组之间有差别(F=3.11,P<0.05)。在31例腺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组微血管数目为107.8±37.3,无淋巴结转移组微血管数目为63.9±32.7,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别(F=10.54,P<0.01),单变量生存分析显示,随着微血管数目的增加,病人的生存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新生血管密度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并有重要的预后意义。
王德华廖松林高子芬张惠信张惠信许翔
关键词:血管组织预后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因素及多变量分析被引量:6
1997年
寻找非小细胞肺癌(NSCLC)独立的预后因素,识别手术后复发和死亡的高危险性病人,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随访NSCLC病人85例。采用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及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和DNA图象分析技术,采用Cox回归模型,多变量分析了临床、病理及主要生物学等13项因素。结果本组病例中位随访时间为47个月;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和61%。Cox回归显示,早期复发和死亡的单变量预后因素(P<0.05)为:淋巴结状况、pTNM分期、瘤栓形成、微血管数目、Ki-67抗原标记率、DNA相对含量以及p53基因突变;其中微血管数目和pTNM分期(均P<0.01)为NSCLC独立的预后因素,并由此建立了NSCLC的复发和死亡预测模型,得出了预后指数(PI)。结论PI可能是临床评价病人预后、识别NSCLC手术后复发的高危险性病人很有实用价值的指标。
王德华廖松林高子芬张惠信白逸秋张惠信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COX模型肺肿瘤
Ki-67多克隆抗体评价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活性及预后的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为进一步探讨Ki-67抗原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增殖活性和预后方面的价值,本文采用Ki-67多克隆抗体对85例有详细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的非小细胞肺癌进行了免疫组化研究。病人的平均年龄55.6±8.4岁;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和61%;中位随访时间为47个月;Ki-67平均标记率为30%±24%,此标记率明显高于其它研究者的研究结果;Ki-67标记率与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Ki-67标记率<3O%组病人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0%、75%,≥30%组病人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2%、49%,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别(X2=4.91,P=0.03)。以上结果提示:Ki-67多克隆抗体较单克隆抗体能更好地反映肿瘤的增殖活性,并可作为NSCLC的辅助预后指标。
王德华廖松林高子芬张惠信白逸秋许翔
关键词:KI-67抗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
8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p53基因异常的预后价值
1998年
目的:探讨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5例NSCLC的p53蛋白表达,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检测31例肺腺癌p53基因5、6、7、8外显子突变,研究结果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本组NSCLC病人的平均年龄为55.6±8.4岁(中位数55岁),随访时间的中位数为47个月,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和61%。p53蛋白表达与预后无关(χ2=1.00,P=0.8),而p53基因突变组病人的生存率显著低于无p53基因突变组(χ2=4.81,P=0.03)。同时,p53蛋白表达与PCR-SCP检测的p53基因突变的一致率仅为52%。结论:在NSCLC中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可能有不同的预后意义,p53基因突变可作为肺腺癌的辅助预后指标。
王德华高子芬白逸秋白逸秋许翔张惠信
关键词:P53基因异常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