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洪升
- 作品数:42 被引量:99H指数:7
-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体外调节Th1/Th2平衡治疗脑胶质瘤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外源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IFN)-γ和IL-4单克隆抗体(McAb)、IL-10McAb在体外能否促使Th2型细胞因子分泌优势向Th1型逆转,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方法体外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加入外源性细胞因子共同孵育,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噻唑蓝(MI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h1/Th2类细胞因子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细胞体积变小,生长密度低,细胞数目少;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6.41±3.60)%,其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细胞只表达Th2类细胞因子,Th1类细胞因子表达缺如,实验组IFN-γ表达增加,IL4和IL-10表达减弱,但是未见IL-2表达。结论外源性细胞因子能够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促进Th2型细胞因子分泌优势向Th1型逆转。
- 许洪升孙飞
- 关键词:TH1/TH2免疫调节胶质瘤
- 脑胶质瘤MGMT表达与体外药敏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研究胶质瘤体外药物敏感性与肿瘤细胞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的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①对手术中取得的胶质瘤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采用MTT法对七种目前临床常用的脑胶质瘤化疗药物在血浆峰浓度下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②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了同组36例人脑胶质瘤标本MGMT的表达,将检测结果与同一标本来源者的药敏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人脑胶质瘤标本MGMT表达阳性率为72.2%,其表达水平与BCNU、DDP、Me-CCNU这三种化疗药物血浆峰浓度下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IR)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而与其它四种药物(Elemene、VCR、VM-26和VP-16)则无这种相关性(P>0.05)。结论当患者肿瘤细胞MGMT阳性表达时,将与BCNU、DDP、Me-CCNU等烷化剂类化疗药物耐药,临床化疗时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检测肿瘤MGMT表达可以作为不具备体外药敏试验条件下的补充,可为脑胶质瘤化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 许洪升张俊英岳伟英牟永告张湘衡赛克陈忠平
- 关键词:胶质瘤化疗
- 抽吸引流高压氧治疗脑脓肿21例临床分析
- 1996年
- 采用抽吸引流加高压氧治疗脑脓肿21例。平均年龄21.8岁,全部经头颅CT扫描,17例呈典型、薄壁均匀一致的环状强化,3例呈不规则环状强化,1例脑炎期呈结节状强化。20例在CT导向下钻颅脑脓肿抽吸引流,1例脑炎期脑脓肿经保守治疗3周后抽吸引流。CT追踪检查6~7d,脓液排出,脓腔基本闭锁。行高压氧治疗3~5个疗程。CT追踪检查6个月至1a,未出现脓肿复发和癫痫发作。认为抽吸引流加高压氧是治疗脑脓肿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黎军许洪升薛长松
- 关键词:脑脓肿CT抽吸引流高压氧治疗
- 利多卡因对脑挫伤鼠局部脑血流量的作用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盐酸利多卡因对急性局部脑挫裂伤大鼠伤侧及对侧脑组织局部血流量(r CBF)的影响。方法 利用Feeney法制作大鼠急性局部脑挫伤模型 ,然后用 0 .2 %盐酸利多卡因进行试验性治疗 ,连续观察大鼠脑挫伤侧及挫伤对侧大脑皮层局部脑血流量的变化。同时对对照组大鼠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利多卡因对正常大脑血流量的影响。结果 盐酸利多卡因使正常脑组织局部血流量自 3 5 .71ml/ 10 0g .min-1下降至 3 0 .93ml/ 10 0g .min-1(P <0 .0 5 ) ,但使挫伤脑组织局部脑血流量明显高于未用药组 (P <0 .0 1)。结论 利多卡因可阻止挫伤脑组织局部血流量的减少并改善其局部脑血流量。
- 许洪升周岱
- 关键词:利多卡因脑挫伤脑血流
- MGMT表达与脑肿瘤化疗耐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5年
- 化疗是恶性脑肿瘤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之一,然而,临床效果尚不理想。肿瘤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是影响化疗效果的重要原因。DNA修复蛋白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比较明确。近年来,对此酶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寻找通过抑制 MGMT表达和/或其活性来提高甲基化类抗肿瘤药物的作用,以改善肿瘤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取得了喜人的进展。
- 许洪升王之敏陈忠平
- 关键词:MGMT表达化疗耐药DNA修复蛋白辅助治疗手段恶性脑肿瘤甲基鸟嘌呤
- 急性脑挫伤后局部脑组织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1997年
- 利用自由落体对Wistar大鼠右侧大脑局部进行撞击,制成急性脑挫伤模型。然后用氢清除法持续测定大鼠双侧大脑皮层局部脑血流量、脑组织含水量及病理形态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1)伤后4小时内双侧局部脑血流量均下降,此水平维持至伤后12小时开始回升并持续升高,48小时脑血流量已达到或稍高于伤前水平。(2)伤后双侧脑组织含水量随时间的延长也逐渐增高,48小时达最高值。
- 许洪升周岱
-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挫伤脑血流量动物模型
- P2X7基因C489T和NQ01基因C609T多态性与原发性帕金森病遗传易感性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嘌呤受体P2X7基因489C>T多态性和依赖还原型辅酶I醌氧化还原酶(NQ01)基因609C>T多态性对散发原发性帕金森病(PD)发病的影响。方法利用Pyrosequenc- ing技术对52例散发原发性PD患者和133例正常健康对照进行P2X7基因489C>T和NQ01基因609C>T突变位点分析。结果PD病例组P2X7 489位点突变型(C/T+T/T)阳性率(88.5%)明显高于对照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3,P<0.05),其患PD的相对危险度(OR)为2.74(95%CI 1.01~7.83)。P2X7 489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PD病例组(59.6%)高于对照组(48.1%,x^2=3.95,P<0.05;OR=1.59,95%CI=0.98~2.59)。NQO1 609位点含T碱基的NQO1基因型在PD病例组占61.6%,对照组占49.6%(OR=1.62,95%CI=0.80~3.29)。T等位基因频率PD病例组(33.6%)高于对照组(28.9%,OR=1.25,95%CI=0.74~2.08),但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2X7基因489位点C/T和T/T基因型、T等位基因以及NQO1基因609位点T等位基因可能是散发原发性PD发病的危险性因素。
- 许洪升杜卫东孙中武唐先发汤华阳郝加虎张铮张学军
-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帕金森病基因
- 肺部多功能自动治疗仪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院用的一种肺部多功能自动治疗仪。该治疗仪有一个圆形的管节座,它上下两端与软硅胶管套接;吸痰管及注药管各穿过管节座中段的上表面,向下延伸,其末端穿过软硅胶管的末端侧壁,与侧壁连接,吸痰管及注药管的上端各与吸...
- 许洪升
- 文献传递
- SN-89型微型动脉夹对鼠颈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
- 1994年
- 应用SN-89型微型动脉夹夹闭鼠颈总动脉,结果表明,夹闭力15、25、35、45g的夹子,夹闭1mm的血管一定时间后,均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其损伤程度与夹闭力及夹闭时间有关.SN-89型动脉夹重量轻,性能稳定,弹簧部体积小,不影响视野。
- 许洪升周岱王中
- 关键词:内皮细胞
-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PSM)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月~2010年1月显微手术治疗32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Simpson Ⅰ级切除22例,SimpsonⅡ级切除6例,SimpsonⅢ级切除4例。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18个月,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病例及复发。结论利用显微外科手术技术、良好的手术暴露、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术中出血、妥善处理上矢状窦(SSS),保护好中央沟静脉以及避免脑重要功能区的损伤是达到良好预后的关键。
- 孙飞许洪升姜得华安刚
- 关键词:矢状窦脑膜瘤显微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