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君尉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树脂
  • 2篇复合材料
  • 2篇复合材
  • 1篇树脂复合材料
  • 1篇热力学
  • 1篇自修复
  • 1篇吸附热
  • 1篇吸附热力学
  • 1篇蒙脱土
  • 1篇蒙脱土纳米
  • 1篇蒙脱土纳米复...
  • 1篇纳米
  • 1篇纳米复合材料
  • 1篇环氧
  • 1篇环氧树脂
  • 1篇环氧树脂复合...
  • 1篇硅树脂
  • 1篇剥离型
  • 1篇苯胺
  • 1篇苯酚

机构

  • 3篇江苏大学

作者

  • 3篇许君尉
  • 3篇袁新华
  • 2篇江笑
  • 2篇胡杰
  • 1篇宋浩杰
  • 1篇盛维琛
  • 1篇李小辉
  • 1篇韩志锐
  • 1篇雷燕
  • 1篇陈燕秋
  • 1篇刘永强

传媒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超声波对硅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超声波技术,原位插层聚合法制备了甲基苯基硅树脂/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研究了复合材料内部结构以及超声波时间对蒙脱土分散性和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简单控制超声波时间15和30min,分别制备了不同OMMT质量分数的插层型和剥离型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加入OMMT,无论是插层型还是剥离型,复合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都有所下降,但热失重速率较平缓。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耐热性能明显优于剥离型,温度>500℃时,插层型热失重均小于纯硅树脂。当OMMT含量<8%时,插层型PLS复合材料500℃的热失重均<10%;而剥离型PLS复合材料500℃的热失重较大,超过15%。
袁新华江笑李小辉许君尉宋浩杰刘政
关键词:蒙脱土超声波剥离型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
胺化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制备及其吸附热力学被引量:3
2012年
超高交联树脂上负载不同的胺基,制备了3种不同质量摩尔浓度的胺基修饰的吸附树脂,研究了其对水体系中苯酚和苯胺的静态吸附行为和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树脂对苯酚和苯胺的吸附量均随着胺基质量摩尔浓度增加而下降,但树脂对苯胺的吸附量下降更大.回归方程的相关因子都大于0.99,表明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均能较好地描述苯酚和苯胺在3种树脂上的吸附行为,对苯酚的吸附是物理吸附和氢键吸附的共同作用,而对苯胺的吸附以物理作用为主.所有Freundli-ch拟合方程的指数均大于1,对苯酚和苯胺的吸附均为优惠吸附.热力学数据表明:吸附均是放热过程,吸附质在树脂表面的吸附是自发过程.吸附嫡变绝对值随树脂中胺基质量摩尔浓度增加而增加,胺基使吸附质与树脂结合更为紧密.
袁新华许君尉雷燕江笑胡杰盛维琛
关键词:苯酚苯胺吸附热力学
熔融改性修复剂制备自修复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性能被引量:1
2013年
用3-苯基丙酸通过熔融法改性缩水甘油封端双酚A-环氧氯丙烷共聚物,制备了环氧树脂自修复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3-苯基丙酸可屏蔽修复剂分子链末端环氧环;修复剂填充量增加,修复效果明显改善,改性修复剂质量分数为10%时,120℃修复6 h的修复效率达34.5%;对于不同修复剂质量分数,修复时间从3 h延长到6 h的修复效率提高均比6 h到9 h的提高明显,修复剂分子链分子运动在6 h左右达到新的平衡;修复温度提高,修复效率明显提高,修复熔融温度120~130℃时,修复剂分子链作整链运动;试样多次修复效率随修复次数增加而降低,不添加修复剂试样的修复效果主要来源于二次固化作用,添加修复剂试样的多次修复效率下降趋势明显降低.
袁新华刘永强韩志锐许君尉陈燕秋胡杰
关键词: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自修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