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肌
  • 4篇心肌细胞
  • 4篇胚胎
  • 4篇胚胎干细胞
  • 4篇细胞
  • 4篇肌细胞
  • 4篇分化
  • 4篇干细胞
  • 2篇人胚
  • 2篇人胚胎
  • 2篇人胚胎干细胞
  • 2篇鼠胚
  • 2篇鼠胚胎
  • 2篇小鼠胚胎
  • 2篇小鼠胚胎干细...
  • 1篇定向诱导分化
  • 1篇悬浮法
  • 1篇诱导分化
  • 1篇贴壁
  • 1篇贴壁法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心肺血...

作者

  • 4篇袁树民
  • 4篇穆军升
  • 4篇伯平
  • 4篇张健群
  • 4篇李献帅

传媒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维生素C-悬滴法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
2014年
目的 利用维生素C作为诱导因子,采用悬滴法形成拟胚体,体外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并检测其分化效率,同时确定这种诱导方法的最佳维生素C浓度.方法 复苏小鼠胚胎干细胞,传代培养后,消化离心后重悬细胞,用悬滴法形成拟胚体,用含1×10-3、1×10-4、1×10-5、1×10-6 mol/L 4种不同浓度维生素C的分化培养基对其进行诱导分化,以不添加任何诱导剂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小鼠出现跳动拟胚体的数量,并计算分化效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特异标志物肌钙蛋白T(cTnT);膜片钳实验检测心肌细胞自发性动作电位.结果 大量的自发跳动心肌细胞在诱导分化后12d左右开始出现.维生素C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最佳浓度为1×10-4 mol/L,其分化出现跳动拟胚体的百分比为81.25%,显著高于不加诱导剂的对照组(12.50%);跳动心肌细胞cTnT染色阳性;跳动心肌细胞检测到自发性动作电位.结论 最佳的维生素C浓度(1×10-4mol/L)能够明显提高体外悬滴法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效率.
穆军升李献帅袁树民张健群伯平
关键词:维生素C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心肌细胞
人和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比较
2013年
目的对比研究人和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方法、效率以及抗缺氧凋亡刺激的能力,为体外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提供基础实验依据。方法按照加或不加诱导剂分为4组:人胚胎干细胞(hESC)加诱导剂组、hESC不加诱导剂组、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加诱导剂组、mESC不加诱导剂组。hESC分别通过不加诱导剂的悬浮法和加诱导剂的直接贴壁法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mESC分别通过加和不加诱导剂的悬滴法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特异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cTnT);显微镜下计数比较4组诱导分化细胞出现跳动心肌细胞的时间、百分比和跳动频率;跳动心肌细胞经24h缺氧刺激后,用凋亡试剂盒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比例。结果hESC不加诱导剂组分化出现自发跳动心肌细胞的平均时间为(13.9±0.9)天,百分比20.8%,平均跳动频率(63.8±5.6)次/min;hESC加诱导剂组分化出现自发跳动心肌细胞的平均时间为(13.0±1.1)天,百分比66.7%,平均跳动频率(63.0±7.0)次/min;mESC不加诱导剂组分化出现自发跳动心肌细胞的平均时间为(14.3±1.0)天,百分比12.5%,平均跳动频率(80.2±3.9)次/min;mESC加诱导剂组分化出现自发跳动心肌细胞的平均时间为(12.2±1.2)天,百分比81.3%,平均跳动频率为(79.9±7.7)次/min。各组跳动心肌细胞cTnT染色阳性,缺氧24h后检测到不同的凋亡比例。结论4组均能成功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其中hESC加诱导剂的直接贴壁法诱导成功在国内尚属首次。两种细胞系加诱导剂均比不加诱导剂分化效率明显提高;mESC诱导成心肌细胞更简单快速,效率更高;在无其他保护因子存在的情况下,hESC诱导的心肌细胞抗缺氧凋亡刺激能力更强,体外维�
李献帅袁树民穆军升张健群伯平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细胞分化
直接贴壁法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利用直接贴壁法体外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并检测其分化效率。方法人胚胎干细胞以1×105个/cm2的细胞密度传代到铺备有基质胶的培养皿中培养,用带8 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条件培养基培养6 d后,更换为RPMI 1640-B27培养基,同时加入100 ng/ml的人重组activin A处理24 h,接着再加入10 ng/ml的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处理4 d,之后更换为不带诱导因子的RPMI 1640-B27培养基,每隔2~3 d换1次培养基,持续2~3周。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出现跳动心肌细胞的时间和跳动频率,并计算跳动克隆百分比,24孔板一组,共记录4组96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特异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cTnT);膜片钳实验检测心肌细胞自发性动作电位;跳动心肌细胞经过24 h缺氧刺激后,用凋亡试剂盒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比例。结果大量的自发跳动心肌细胞在诱导分化13 d左右开始出现。分化出现自发跳动心肌细胞的时间为(13.0±1.1)d,百分比为66.7%,跳动频率为(63.0±7.0)次/分;跳动心肌细胞cTnT染色阳性;跳动心肌细胞检测到自发性动作电位;跳动心肌细胞缺氧24 h后检测到凋亡比率为8.0%±0.5%。结论国内首次利用直接贴壁法在体外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分化效率达到66.7%,分化时间13 d左右。
穆军升李献帅袁树民张健群伯平
关键词:人胚胎干细胞分化心肌细胞贴壁法
悬浮培养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利用不加任何诱导剂的悬浮培养法,体外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并检测其分化效率。方法:人胚胎干细胞克隆用200U/mL胶原酶Ⅳ,370C处理10min后,挑起克隆碎片转移到低黏附性培养皿中悬浮培养以形成EB(拟胚体),4d后将EB转移到基质胶处理过的6孔板中贴壁培养(1-3EBs/cm2),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出现跳动心肌细胞的时间和跳动频率,并计算跳动克隆百分比,24孔板一组,共记录4组96孔;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特异标志物cTnT;膜片钳实验检测心肌细胞自发性动作电位;跳动心肌细胞经过24h缺氧刺激后,用凋亡试剂盒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比例。结果:在悬浮培养14d左右开始出现大量的自发跳动心肌细胞,分化出现自发跳动心肌细胞的平均时间(13.9±0.9)d,百分比为20.8%,平均跳动频率为(63.8±5.6)次/min;跳动心肌细胞cTnT染色阳性;跳动心肌细胞检测到自发性动作电位;跳动心肌细胞缺氧24h的凋亡比例为(8.1±0.4)%。结论:不加诱导剂的悬浮培养可以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分化效率达到20.8%,分化时间14d左右。为进一步的干细胞移植治疗动物心肌梗死模型提供种子细胞。
李献帅袁树民穆军升张健群伯平
关键词:人胚胎干细胞分化心肌细胞悬浮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