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贤超
- 作品数:34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论毛泽东的文化哲学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1
- 2011年
- 毛泽东从哲学的高度,审视文化现象的本质,构建了文化哲学的理论体系,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这个理论体系,有着积极的当代价值:有利于建设好社会主义新文化,提高文化的感染力;有利于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打造时代的精品文化,提升综合国力的软实力。
- 范湘涛范贤超
- 关键词:毛泽东文化哲学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软实力
- 东学西渐论——21世纪世界主导文化的思考
- 2000年
- 世界文化的一体化已成为当前中国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少人认为 ,在一体化的过程中 ,西学东渐是 2 1世纪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认为 ,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 ,在西学东渐之前 ,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 ,早有东学西渐的历史 ,即使在近代 ,也没有中断东学西渐的过程。随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实现了对旧中学的改造和超越 ,是人类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代表人类文化的先进性质和正确方向。因此 ,在 2 1世纪世界文化的交流过程中 ,东学西渐必将成为 2
- 范贤超周建平
- 关键词:东学西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导文化
- 政治文明初探被引量:8
- 1986年
- 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党中央向我们提出了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文明的战略目标。但是人们常把社会文明的内容确定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们却认为,反映人类社会进步和开化状况的社会文明,除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外,还应包括政治文明。所谓政治文明,就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的总和。具体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关于民主、平等、自由、解放的实现程度。人们在一定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社会革命,对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进行革命的改造,建立和发展新的社会形态。
- 范贤超周建平
- 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社会文明统治阶级民主制度
- 毛泽东在“中苏论战”中的理论建树
- 2014年
- 中苏论战关涉世界的矛盾、战争与和平、国家与革命、反对现代修正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路线纲领和内部团结等诸多问题。在这场论战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赫鲁晓夫修正主义路线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而毛泽东在与赫鲁晓夫修正主义进行的反复较量中,是有诸多理论贡献的。
- 范湘涛范贤超
- 关键词:毛泽东中苏论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理论建树
- 人文素质与科技发展被引量:2
- 2000年
- 人文素质关系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民族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现代科学技术以无比的威力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同时也加速了人文与科技的裂痕 ,造成人文失落、人文素质的苍白 ,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文章通过对人文素质深刻内涵的揭示 。
- 汤新华范贤超
- 关键词:人文素质人文环境人文教育素质教育
- 毛泽东的思维存在同一过程论被引量:1
- 2003年
- 毛泽东在读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对思维与存在关系这一古老哲学问题作过系统的阐述。他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不是简单的等同,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实现两者的同一,必须要有实践观念这个中间环节,这是两者同一的桥梁。由于"同一"的复杂性,这个过程无不具有两重性,它是有限性与无限性、阶段性与连续性、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 范贤超彭臻
- 关键词:毛泽东思维哲学问题
- 毛泽东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被引量:1
- 2007年
- 20世纪30年代,苏联理论界在斯大林组织领导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形成了教科书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成果。这种成果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曾起过积极作用,也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但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不只是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吸收,而是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在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等方面,实现了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
- 范贤超范湘涛
- 关键词:毛泽东
- 毛泽东的矛盾转化条件论被引量:1
- 2005年
- 在毛泽东看来,矛盾转化的关键在于条件。矛盾转化的条件起的是破坏与瓦解对立统一的作用。但不同的条件在矛盾转化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全局性条件与局部性条件、共同性条件与特殊性条件、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对于现实的具体的矛盾转化的过程,应坚持具体矛盾具体分析的方法论原则。
- 范贤超王华生
- 关键词:毛泽东
- 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条基本路径被引量:11
- 2006年
- 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存在着两条基本路径:一条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中国具体实际,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审视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一条是以民族形式理解、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善于从日常生活中、从社会实践中总结经验,并把经验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这两个方面的辩证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一般形态到特殊形态和中国传统哲学从古代形态到现代形态的两个转变。
- 范贤超范湘涛
- 关键词: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哲学
- 毛泽东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被引量:1
- 2006年
- 20世纪30年代,苏联理论界在斯大林组织领导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形成了教科书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成果。这种成果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曾起过积极作用,也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但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不只是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吸收,而是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在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等方面,实现了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
- 范贤超范湘涛
- 关键词: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