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文洁
- 作品数:4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利尿剂与非利尿剂CT尿路造影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对比分析利尿剂与非利尿剂CT尿路造影(CTU)对尿路系统的显示效果并探讨利尿剂CTU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随机将观察对象分成使用利尿剂组和未使用利尿剂组,然后进行CTU检查与图像后处理,获得三维容积显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二维曲面重建(CPR)图像,并对图像中尿路解剖结构与连续性状况的显示效果和尿路的充盈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利尿剂CTU组的VR和MIP图像中的尿路显示效果均优于非利尿剂CTU,尿路充盈程度也优于非利尿剂CTU组;CPR能够弥补VR和MIP对尿路连续性状况显示欠佳的不足,提高尿路的总体显示效果。结论:利尿剂CTU对尿路系统的总体显示效果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对不宜使用利尿剂的患者,CPR有利于提高尿路系统的总体显示效果。
- 麻增林曹保信贺丽英闫玉昌刘苏英苑文洁
- 关键词:CT尿路造影利尿剂
-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胆道梗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6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胆道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47例临床证实的胆道梗阻患者的多层螺旋CT扫描数据并行胆道多平面重建(MPR)与曲面重建(CPR),将50例无胆系疾患又无胆道扩张的CT扫描数据作为对照,分别将两组间的MPR与CPR图像对胆道结构和胆管壁的显示效果以及对胆管系统的显示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再对47例胆道梗阻患者的CT胆道重建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评估其对梗阻部位和梗阻原因判断的准确性。结果:胆道梗阻组中MPR和CPR图像对胆道结构及胆管壁的显示效果优于非梗阻组,CPR图像对胆管系统的显示能力优于非梗阻组。多层螺旋CT胆道重建图像对梗阻原因判断的准确性为89.4%(42/47),对梗阻部位判断的准确性为100%。结论:多层螺旋CT胆道重建图像能够清楚地显示梗阻扩张的胆道结构、胆管壁情况和梗阻的部位,并能对大多数胆道梗阻的原因做出判断,在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麻增林贺丽英闫玉昌张斌吕秀华苑文洁曹保信
- 关键词: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
- 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创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多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脊柱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间69例脊柱创伤患者行16排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维重建后处理分析,将重建后的二维及三维图像与X线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1例患者的X线平片未见明确异常。48例的X线平片发现异常,其中发现骨折35处,可疑骨折19处。经螺旋CT多维重建后处理分析,69例患者均被证实有骨折,共发现102处骨折。结论:多排螺旋CT多维重建图像能够直观清晰地展示骨折处,明确骨折线的部位、形态、断端移位情况及空间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刘苏英麻增林曹保信贺丽英闫玉昌苑文洁
- 关键词:脊柱损伤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X线平片
- 多层螺旋CT在评价血尿原因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尿路造影(MDCTU)在评价血尿原因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48例血尿患者行MDCTU检查和图像三维重组,重组方式包括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和曲面重组(CPR),并对其重组图像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将尿路系统分为梗阻组和非梗阻组,分别对其重组图像中的尿路解剖结构和尿路连贯性的显示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VR与MIP图像的显示效果依赖于管腔内对比剂充盈情况,MPR及CPR图像不依赖于管腔内对比剂充盈情况,两组间CPR对尿路连贯性的显示效果以及对尿路解剖结构的显示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PR的应用弥补了VR和MIP的不足,使整体观察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并有助于诊断。MDCTU的诊断准确率为97.8%(44/45)。结论MDCTU的图像质量好,对血尿原因的综合评价能力较强,在泌尿系统疾病检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当尿路有梗阻、肾功能差或输尿管收缩时,CPR有助于影像学诊断。
- 麻增林贺丽英闫玉昌吕秀华张斌曹保信苑文洁
- 关键词:尿路造影曲面重组血尿尿路梗阻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