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整玉 作品数:9 被引量:76 H指数:5 供职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化学工程 更多>>
广东稻飞虱抗药性测定及混剂增效试验 被引量:4 1994年 广东稻飞虱抗药性测定及混剂增效试验黄彰欣,吴向军,肖整玉,黄端平(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广州510642)稻飞虱是我省水稻的主要害虫,主要有褐稻虱(Nilaparvatalugens(sta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 黄彰欣 吴向军 肖整玉 黄端平关键词:褐飞虱 抗药性 我国稻区稗草对禾草丹的抗药性现状 被引量:21 1995年 对我国三大类稻区稗草抗药性状况和发展进行了3年的系统追踪监测,结果表明:我国稗草对禾草丹已产生了较明显的抗药性。以LC50(致死中浓度,下同)和LC90为标准,最高抗性系数分别为4.27和10.60。在连续使用丁草胺10年以上地区的稗草,对禾草丹的抗药性水平也较高,两者之间存在交互抗性的迹象,稗草对禾草丹的抗药性水平与连续使用丁草胺时间呈正相关,而与α-淀粉酶活性被抑制率呈负相关。在丁草胺使用5年以上稻区的稗草α-淀粉酶活性不仅没有被禾草丹所抑制,还表现出明显被激活的作用,说明抗性稗草由于在除草剂的连续选择压力下,体内的某些生理生化机制产生了质的或量的变化结果。 黄炳球 肖整玉 林韶湘关键词:稗草 Α-淀粉酶 抗药性 杂草 复配杀螨剂对柑桔红蜘蛛毒力及药效研究 1993年 对广州种群的柑桔红蜘蛛,卡死克 LC_(50)为0.80ppm,毒力最高;而水胺硫磷毒力最低,LC_(50)为57.06ppm。用 Man Sour 的等毒法对复方进行增效作用初筛,以三氯杀螨醇和水胺硫磷混配增效作用最显著,共毒系数达151.52,再按孙云沛法测定,增效在2.5倍以上,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药效表证,效果与克螨特或卡死克等标准杀螨剂没有明显差异。 肖整玉 黄炳球关键词:柑桔类果树 红蜘蛛 毒力 杀螨剂 鱼藤根提取物对果菜害虫活性与药效研究 被引量:4 1995年 鱼藤根粉的溶剂提取物对蔬菜、果树、烟草等作物主要害虫的作用活性和药效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其提取物对害虫具有强烈的触杀、拒食和致畸等作用。鱼藤精乳油对害虫的触杀LC(50)(致死中浓度,mg/L,下同)是:柑桔红蜘蛛4.63;菜青虫34.53;萝卜蚜16.83;桃蚜57.29;萝卜蚜和桃蚜混合种群23.41;桔蚜10.24。鱼藤根粉各溶剂提取物对菜青虫幼虫LC(50)是:丙酮33.26;乙醇34.51;苯39.34。用三龄菜青虫幼虫测定,其拒食效果是:50mg/L纯鱼藤酮为91.95%;丙酮提取物50mg/L为80.91%,100mg/L为97.92%;在试验期间内,供试的叶片几乎没有被取食。用丙酮提取物0.28μg/头点滴四龄幼虫7天后,仅有13%的幼虫能正常化蛹,而对照达76.67%。用2.5%鱼藤精乳油250倍防治田间害虫效果是:菜青虫接近5%高效氯氰菊酯(alphacypermethrin)2000倍效果,明显高于50%乐果(dimethoate)1000倍效果;柑桔红蜘蛛:药后48h效果与73%克螨特(propargite)1000倍相当;而对萝卜蚜和桃蚜混合种群、核蚜、桔蚜等与50%乐果1000倍? 黄炳球 肖整玉 胡美英关键词:鱼藤 菜青虫 红蜘蛛 药效 水稻三化螟对杀虫剂的抗药性研究 被引量:7 1995年 以广州市郊、翁源、汕头市郊、四会、花都和始兴等地水稻三化螟对敌百虫、乐果、杀虫双、杀虫单和巴丹等杀虫剂的抗药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这些地区的三化螟幼虫对上述杀虫剂抗性水平都不高,但不同地区的水稻三化螟种群对同一种药剂反应有较明显差异,且抗药性的发展与当地施药水平有密切关系,耐药性的增长在年度间也有递增的趋势,翁源县的王化螟对乐果、巴丹、杀虫双尚处于敏感蚧段,而其它地区则存在种群对杀虫剂的异质性,翁源三化螟可作为杀虫剂的敏感种群。 黄端平 肖整玉 黄彰欣关键词:水稻 三化螟 杀虫剂 抗药性 APSA-80对草甘膦增效机制及药效研究 被引量:2 1998年 在草甘膦(glyphosate)药液中加入φ为01%或02%的APSA-80后,表面张力降低了6156%和6486%;在8种窄叶杂草和9种阔叶杂草叶子上接触角明显降低;药后20~30d,防效在8485%~9656%,单用仅4433%~5233%,药后40d时的杂草干物质积累量被抑制在8385%以上,抑制率比单用提高了2227%~5411%结果还表明:APSA-80具有延长草甘膦持效期、加快杀草速率以及扩大杀草谱等的作用但在草甘膦药液中加入φ为01%或02%的APSA-80。 黄炳球 胡美英 黄端平 肖整玉 肖整玉 ErnestH.Brumbaugh关键词:除草剂 草甘膦 药效 广东稻纵卷叶螟对杀虫剂的抗药性研究 被引量:9 1994年 用点滴法测定稻纵卷叶螟5龄幼虫对杀虫双等4种杀虫剂的触杀毒力反应及抗药性,结果表明,以甲胺磷的毒性最高,其余依次为巴丹、乙酰甲胺磷和杀虫双。在抗药性测定中,除了个别地区对杀虫双有低水平的抗性、相对毒力指数为13.89外,广东不同地区稻纵卷叶螟对杀虫双等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发展是缓慢的,相对毒力指数均在4.06以下。 肖整玉 黄彰欣 黄端平关键词:稻纵卷叶螟 杀虫剂 抗药性 表面活性剂对杀虫剂的增效机制及药效研究 被引量:20 1998年 在敌百虫和兴棉宝药液中分别加入φ为001%~004%的APSA-80,表面张力降低4183%~6043%;在荔枝叶上的接触角降低3700%~6422%,沉积量增加1283%~3541%;室内毒力试验测定表明,敌百虫与APSA-80混用后,LC50比单剂分别降低2373%和1369%,增效系数分别为13111和1175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APSA-80能够明显提高兴棉宝防治荔枝蒂蛀虫的效果。 胡美英 黄炳球 肖整玉 ChrisLee ErnestH.Brumbaugh关键词:药效 表面活性剂 杀虫剂 我国稻区稗草对丁草胺抗药性现状 被引量:16 1995年 1991—1993年,对我国三大栽培类型稻区内9个监测网点的稗草抗药性水平发展动态进行了系统的追踪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稗草对丁草胺已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以LC_(50)和LC_(90)作为标准,最高抗性系数分别由1991年的2.90和2.79,上升至1993年的5.42和11.04。在丁草胺连续使用8年以上地区,抗性水平呈急剧上升之势。稗草对丁草胺的抗性水平与连续使用时间呈正相关,而与α—淀粉酶活性抑制率呈反相关。在广东和辽宁使用丁草胺在10年以上稻区的稗草α—淀粉酶活性不仅未被抑制,还出现明显被激活的作用,说明抗性稗草体内的生理生化对丁草胺已产生了质的或量的改变。 黄炳球 林韶湘 肖整玉关键词:丁草胺 稗草 毒力 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