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海
- 作品数:83 被引量:350H指数:10
-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重建时相及其与心率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的最佳重建时相及其与心率的相关性。方法 163例患者接受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选择自动化最佳舒张期和最佳收缩期重建模式,按美国心脏协会(AHA)分类指南将冠状动脉树分为15个节段,分3级评价图像质量。分析冠状动脉成像重建的最佳舒张期和最佳收缩期时相位置,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其与心率的相关性。结果 163例患者平均心率为(69.3±14.6)次/分,冠状动脉成像重建的最佳舒张期时相为(75.5±4.6)%R-R间期,最佳收缩期时相为(36.4±4.5)%R-R间期;最佳舒张期、最佳收缩期时相的位置与心率分别存在相关性(r=0.307、0.579,P均<0.05);单一最佳时相重建时,总体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得分为(1.06±0.22)分。结论 DS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存在两个高峰期,即舒张中期和收缩中晚期;随着心率的增高,最佳舒张期时相位于舒张中期越晚的时相,最佳收缩期时相位于收缩中晚期越晚的时相。
- 王明亮董光耿海侯伟娜刘志健缪飞
- 关键词:冠状血管疾病心率
- 螺旋CT的特点及应用
- 1998年
- 螺旋CT的特点及应用潍坊市人民医院(261041)姜涛,耿海,王夕富,张国华螺旋CT是90年代影像学检查的最新技术,其特点是可连续快速扫描和3-D后处理重建图像,由于将高压发生器置入扫描架内,解除了高压电缆对X线管的约束,高压装置、球管和探测器在机架...
- 姜涛耿海王夕富张国华
- 关键词:影像学诊断CT螺旋CT
- 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对无占位效应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DCE-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对非占位性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非占位性乳腺病变患者DCE-MRI及DWI影像数据,从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两方面探讨病变特点。结果DCE-MRI征象中,病灶表现为区域样、节段样强化且时间-信号曲线(TIC)为平台型或流出型时提示恶性征象。取b值为900s·mm-2时测量病灶ADC值,恶性病灶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灶(P<0.05)。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弥散加权成像对非占位性乳腺病变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 朱融董光耿海张书宜唐秀云赵霞
- 关键词:乳腺病灶磁共振成像
- 心脏磁共振结合心脏超声对左心室功能评价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CMR)评价左心室功能,并通过对比UCG探讨CMR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CMR检查患者22例,采用SiemensMagnetom Skyra3.0T超导型磁共振仪进行扫描,均进行MR平扫、电影扫描,所有检查者行CMR前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比CMR和超声心动图测量所得EDV,ESV,EF值,CMR测量EDV,EF值较超声心动图略低,ESV值高于超声心动图。两组间EDV,ESV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EF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MR在评价左心室功能方面准确性及可靠性好,评价指标全面,可应用于各种复杂疾病心脏功能的检查。
- 杨向峰董光耿海葛敏方龙江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左心室功能超声心动图
- 快速ASE序列在MR胆胰管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26
- 1998年
- 目的评价高级转换快速自旋回波(fastadvancedspineecho,Fast-ASE)序列MR胆胰管成像(MRCP)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用Fast-AAE序列做MRCP294例,以二维(2D)和三维(3D)技术处理图像,配置正交(QD)体线圈。结果全部成像均获得成功,其中30例胆胰管正常,264例胆胰管梗阻性病变。此技术对管腔狭窄、梗阻、扩张和充盈缺损的发现准确性高。结论Fast-ASE是在快速自旋回波(FSE)基础上开发的先进扫描技术,克服了传统FSE序列的缺点,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高质鳗的图像,为临床治疗和手术前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
- 董光王世山耿海全世杰郑岗高伟孙希芹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胰腺管胆管
- DKI对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呈平台型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对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呈平台型的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DCE-TIC为平台型的20例(20个病灶)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和61例(64个病灶)乳腺癌患者。测得病变的平均扩散峰度系数(MK)和平均扩散系数(MD)以及ADC值,观察病变形态和强化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X^(2)检验比较两类病变间形状、边缘、背景实质强化、内部强化特征、早期强化率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DKI、DWI参数的差异,绘制ROC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DCE-TIC呈平台型的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形状、边缘、内部强化特征以及早期强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背景实质强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K、MD、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MK、MD和ADC,ROC下面积为0.991,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达0.922、1.000和0.922。结论DKI对DCE-TIC呈平台型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具有良好的鉴别诊断意义,将DKI和DWI联合应用可获得更高的诊断效能。
- 李昌帅梁园园张亚平张敏赵文静孟凡莲耿海
-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 螺旋CT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间质瘤一例
- 2006年
- 张涛王琦耿海王文刚相法伟
- 关键词:螺旋CT诊断十二指肠间质瘤原发性右上腹疼痛不适实性占位
- 心率和心率变异对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评价心率和心率变异对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2007年7月~11月间163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的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资料,探讨最佳时相重建时心率和心率变异对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结果:163例患者增强扫描时平均心率为(69.3±14.6)次/min(42~124次/min),平均心率变异为(7.9±4.5)次/min(1~25次/min),最佳时相重建时,LAD图像质量与心率间无相关性,RCA、LCX和总体图像质量与心率间存在相关性(P<0.05);各支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和总体图像质量与心率变异间无相关性。结论:DSCT冠状动脉成像能在较大的心率和心率变异范围内完成对冠状动脉的观察,高心率对图像质量仍有一定影响,但足以满足诊断。
- 王明亮耿海侯伟娜刘志健董光缪飞
- 关键词:冠状动脉心率
- 双源CT在儿童泌尿系统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双源CT对儿童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24例超声显示肾积水或其它泌尿系统病变的患儿行双源CT平扫、肾实质期扫描(注药后10s)及延迟扫描,将原始资料送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及三维图像重建,获得完整的尿路造影影像。结果:12例儿童泌尿系统成像均获得了满意的三维图像,双源CT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24/24)。结论:双源CT尿路造影适用于儿童泌尿系疾病检查,它具有超高速、低辐射剂量和三维显示等优点,可作为儿童泌尿系疾病的一种有效检查方法。
- 相法伟王荣芳季乐新耿海
- 关键词:儿童泌尿系统
- 螺旋CT对胰腺钩突位置的界定及其径线的测量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为胰腺钩突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非胰腺疾病患者120例,在螺旋CT横断面、冠状面界定胰腺钩突的上下、左右界线,测量钩突的上下、左右、前后径;观察正常胰腺钩突的边缘、形态及与肠系膜上血管的关系。结果:钩突大小、形态在不同个体间差异较大,钩突尖端到达肠系膜上动脉后方者较少,没有超越其左缘者。胰腺钩突的上下径为(2.6688±0.7337)cm,左右径为(2.2550±0.3854)cm,前后径为(1.6292±0.3102)cm。不同年龄、性别患者3种径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螺旋CT对正常胰腺钩突进行了界定、测量,在胰腺钩突肿瘤的术前诊断、评估及手术治疗方面有临床指导意义。
- 刘冠勇李森刘慧泽耿海庄冠一李春友李加起丁伟杜福田丁维宝